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迷霧中的閱讀
        ——四十年來的書與回憶

        2018-11-15 02:26:07周立民
        海燕 2018年8期
        關鍵詞:喬伊斯昆德拉小說

        □周立民

        1.外鄉(xiāng)孩子的閱讀起點

        “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边@是張愛玲《金鎖記》的著名開篇,朋友命我回顧一下四十年來的讀寫情況,陳舊而模糊,倒不覺得,歡愉和凄涼……也談不上。四十年前,老家小曲屯初冬田壟上升起的薄霧,通望鎮(zhèn)上的大路兩旁的晨霜,在腦海里清晰如昨。只是,四十年的時光漫長得無法丈量,我已經(jīng)看不清自己當年的模樣。那時,我虛歲六歲,房前屋后玩泥巴的年齡。是真的泥巴,團成一團,捏成一個碗的形狀,用盡力氣,摔到地上,砰的一聲,中心的泥土膨脹而出,誰中間摔出洞大,誰就算誰贏。這個游戲,我們叫“摔娃娃”。農(nóng)村孩子,是“泥巴孩”,手上身上常常沾滿泥。不到入學讀書時,父母很少有什么“學前教育”,更未聽說過“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話,那段日子,就是孫猴子的花果山歲月。

        四十年前,我應該會寫幾個字,也渴望讀書了。跟我一起的玩伴都比我年齡大,他們上學了,放學歸來也不漫山遍野撒歡了,而是靜靜在做一個叫“作業(yè)”的東西。本來大家熱熱鬧鬧做混世魔王,現(xiàn)在剩下我孤家寡人,這怎么行?我也要像他們一樣讀書、寫字,模仿他們做作業(yè),沒有人布置,我自己安排。識字的隱秘快樂與混世魔王的生活無縫對接,盡管只會寫百八字,我很快就用來“寫標語”,從本子上撕下一頁紙,寫上“某某某是大壞蛋”,“蛋”字不會寫,問上了學的小伙伴,歪歪扭扭寫上去。趁著晌午人們都在睡午覺,我躡手躡腳地貼到鄰居家的后門上。做壞事的興奮,像喝了好酒,從嗓子眼爽到腳后跟。

        家里有些書刊,我只能一知半解地猜一猜圖畫的意思,這讓我很不甘心。記得,每年都有一本細長的《農(nóng)家歷》,有節(jié)令、農(nóng)時和生活常識等等,這些都跟日常生活有關,大人們經(jīng)常翻動,我在一旁也躍躍欲試。小人書對我是更大的誘惑,《大鬧天宮》《魯智深》兩本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我央求大人們一遍遍地給我講上面的故事,爛熟于胸還百聽不厭,自己不識字不能自由閱讀還是很掃興。兩本《看圖識字》,是爸爸出差時買的,窄窄地橫翻本,彩色印刷。上面有火車、電車、公共汽車、飛船等等,還有天安門、故宮、頤和園、長城之類,對于玩泥巴的小孩來說,這些都是天宮里的事物,它們離我的現(xiàn)實生活十分遙遠——我熟悉的是,雞鴨牛馬豬,是蝴蝶,蜻蜓,稻田,小溪……顯然,兩本小冊子里的“新世界”對我誘惑更大,我由此也毫不費力地記住了旁邊的漢字。轉(zhuǎn)過年,七歲了,通常都是八歲上學。這時,爺爺從親戚那里給我借來語文課本,開始教我識字。第一課是“人、口、手、山、石、土、田”,接下來是:春天來了……人生識字憂患始,不,我很興奮,我可以自己看書啦,由此,更廣闊的世界才慢慢地向我展開。

        作為一個外省孩子,不是“省”,是外鄉(xiāng),文化上講的偏僻外鄉(xiāng),我的閱讀始終與最前沿的文化環(huán)境不同步。比如,當一個時代結(jié)束,一個新時代開始時,我的閱讀說不定還在過去的時代中。上小學時,我的課外讀物里竟然有五卷《毛澤東選集》,以及批判“叛徒、內(nèi)奸、工賊”劉少奇的材料,還有那個年代的《紅旗》雜志。這是爺爺?shù)臅?,能夠找到的書也很少,我饑不擇食,“有啥吃啥”。當《讀書》雜志已在大呼“讀書無禁區(qū)”,我根本不知道有這么一份雜志,我讀到這篇文章,是在它發(fā)表的十五六年后,它已成為研究資料。再如,八十年代初,“朦朧詩”潮起云涌,直到1980年代末、1990年初上高中,我才有機會霧里看花朦朦朧朧。一個人的成長,并不是有一份歷史地圖攤在面前,讓你把握方向、掌握趨勢,沿著康莊大道向前走。雖說萬壑眾流歸大海,可是默默地獨自流淌的小溪還是很多,歷史從來都不是單一層面推進,地域、階層、個人境況的差別都會體現(xiàn)在各自的境遇上。閱讀的不同步,還有個人性格和選擇上的原因,我們這一代人瘋狂流行的瓊瑤、三毛、金庸古龍的武俠以及汪國真等等,我在當時根本就沒有認真讀過,那個時候,我的心思在另外一些閱讀對象上。

        鄉(xiāng)下、城鎮(zhèn)里,新華書店里出售的書非常有限,完備的圖書館也不存在,我的閱讀偶然性很大,與哪一本書相遇,仿佛是命定。我們鎮(zhèn)上的供銷社文化柜臺里,擺著一本《傳奇》(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2月版),好幾年都無人問津。我要找的是托爾斯泰巴爾扎克魯迅巴金這些人的書,根本不知道這個叫“張愛玲”的人是誰。那時,張愛玲正重返大陸,在學界早已是大紅人,可是鄉(xiāng)間一片寧靜聽不到那些喧鬧的學術鑼鼓。柜臺里的書,長久不更新,我實在沒書可買,才買本《傳奇》充數(shù)。書前書后,都沒有介紹,我讀了一兩篇,又莫名其妙,后悔錯買了一本書。念高中時,張愛玲的書成了大眾讀物,安徽文藝版《張愛玲文集》暢銷一時。喲,這不就是寫《傳奇》的那個莫名其妙的人嗎,有眼不識祖師奶奶……當這個現(xiàn)實由最初的“外鄉(xiāng)”文化環(huán)境養(yǎng)成后,隨著我漸漸向城市和文化中心移動,我的性格中也形成遠離流行的意識,最初可能有些是反叛式的拒絕,現(xiàn)在則是理性的自決,特別是文化多元化之后,沉渣泛起,我不能照單全收,只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書。

        行走在大地上,哪怕是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也不可能徹底遠離春夏秋冬,春花秋月會以不同的方式融入生活。書店可獲不多,郵局訂閱的刊物卻送來最早的春風。感謝父親,他訂了不少刊物,《大眾電影》《美化生活》《八小時以外》,還有旅游雜志,我不識字時,早已翻來翻去。它們再次提醒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讀書后,他又繼續(xù)給我訂不同的刊物。我訂過《新少年》《少年科學》《中學生》,在鎮(zhèn)上的郵局買《散文世界》《中學生閱讀》?!吧嗵κ录卑l(fā)生后的第二年,家里開始訂閱《人民文學》;上高中前的暑假,我從鎮(zhèn)上的文化站借了幾年里的《小說選刊》,把當時走紅的中短篇小說看了一遍。上高中后,我又是《收獲》的長期訂戶,并在我們縣城的郵局每期追著買《隨筆》,看過之后,幾個愛好文學的同學還經(jīng)常討論。在這里,我似乎又沒有脫離某種文化潮流,而是漸漸在向它的中心奔去。

        2.馬南 :《燕山夜話》(合集,北京出版社1979年4月新1版)

        《燕山夜話》,米黃色的封面,襯底是花草圖案,上面是手寫的隸書“燕山夜話”四個字,下面是作者的名字,緊跟是一個紅色的篆刻印。整個封面,文雅又大氣。翻開書,是一張黑白照片:鄧拓同志一九五八年在北京。他穿著中山裝,一個口袋插著鋼筆,面孔有些消瘦,照片印刷得有些黑糊糊,更顯得這個人臉上有些滄桑感。我當時對鄧拓后來的遭遇知之甚少,直覺上感到他一臉苦相。

        這書是小學三四年級(1983年、1984年間),父親送給我的,不清楚他是什么時候買的,封底上蓋的印章是“莊河購書紀念”。父親一起給我的還有《陳毅詩詞選集》《沫若詩詞選》,正像前面所說,我可讀的書并不多,拿到什么書都會從頭讀到尾,當時,這部《燕山夜話》給我印象尤深。這并不是一部太適合小學生讀的書,很多最基本的東西我都弄不懂,比如鄧拓怎么又叫“馬南 ”,為什么“ ”不寫作“村”?書前有一篇丁一嵐寫的《不單是為了紀念——寫在〈燕山夜話〉再版的時候》中提到的:“鄧拓同志是萬惡的林彪、‘四人幫’一九六六年大興文字獄的第一個犧牲者。從那時起,揭開了這個革命歷史上黑暗的一頁。”這又是什么意思?我應當問過父親,他的回答我已記不清楚,只記得,鄧拓曾是全國人民批判的對象,一多半人根本沒讀過這本書,但是大家都在念這個順口溜:“鄧拓吳晗廖沫沙,反革命有他仨兒?!睂@些事情,我也并非一無所知,別忘了,我看過一大堆《紅旗》雜志。我還看過剛剛出版的《鄧小平文選》,這是爺爺發(fā)的黨員整黨材料,里面有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談話,對于那個特殊歲月里發(fā)生的事情,鄧小平都有論斷。我看這些書時,風雨早已過去,我是在朗朗晴空下悠閑閱讀。這不是修辭,而是實景。我家房后有一片地,拔了的地瓜秧子,砍倒的玉米秸子都堆在地里,我躺在那上面,拿著《鄧小平文選》似懂非懂地瀏覽歷史風云。秋天,北方的陽光十分和暖,湛藍的天空下,白白的云朵親切又厚絮,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讀書,歷史的嚴酷對于我只是一知半解的知識。

        《燕山夜話》,當年是“反黨黑話”,換一個時空閱讀,我不但找不到任何“反動”之處,反而把它當作少年時代的勵志書。第一篇《生命的三分之一》就說:“古來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當他活著一天,總要盡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第5頁)我當時很喜歡這樣的話,也常常為不能約束住自己而有一種“虛度年華”的自責。那時候讀書學習,一時興起,熱情洋溢,兩天過后,又丟在一旁,很多計劃都半途而廢,對此,我十分苦惱。看鄧拓的文章,引明代學者吳夢祥的話,講讀書學習,沒有什么“秘訣”,不過專心致志,不出門戶,痛下工夫而已?!盎蜃骰蜉z,一暴十寒,則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保ā恫灰卦E的秘訣》,第29頁)這是當頭一瓢涼水,讓我警醒、自誡。他的《新的“三上文章”》又提示我,該怎么抓緊時間學習;《“半部論語”》則讓我明白,讀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

        在方法之外,這書里還有很多知識、情趣,也讓我受益。那時,男女老少都喜歡聽評書,收音機、電視里,劉蘭芳、田連元等人講個不停,《楊家將》是經(jīng)典書目,《燕山夜話》中《兩座廟的興廢》中講到歷史上的“老令公”楊業(yè)以及他兒子楊延昭。武俠小說,我沒有讀過,可是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斷斷續(xù)續(xù)看了不少。想不到《射雕英雄傳》里的道長丘處機也實有其人,還被成吉思汗委任為“掌管天下道教”的要角。(《談“養(yǎng)生學”》)小學生很愛窮根究底,鄧拓滿足了我的這個興趣。除夕古人是如何守歲、怎么飲“屠蘇”,在過年的時候讀一讀,向往一下古代生活,也讓我見識大增。(《守歲飲屠蘇》)《燕山夜話》儼如一部歷史文化的小百科,我經(jīng)常拿它查一點什么,隨便翻開哪一篇都讀得津津有味。

        常看到有人回憶,在讀書求學的過程中,遇到怎樣的“名師”或“高人”指點,讓他醍醐灌頂,直抵大道。在鄉(xiāng)間,能識文斷句就是高人了,大多數(shù)人家,別說書,除了月份牌,連個紙片都找不到,誰肯指點我呢?這時候,《燕山夜話》這樣的書帶給一個少年的幫助和力量就不可低估。它講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即便是常識,對于一個在蒙昧中尋找道路的人,也需要有人捅破這層窗戶紙。在以后求學的道路上,通過書本向前賢“請教”,是我最根本的學習方法。楊絳先生曾把讀書比作“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jīng)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zhì)?!保ā蹲x書苦樂》,《雜寫與雜憶》第281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年7月版)我從未因為不是什么世代書香、名門學府出身而自卑,只要有書,站在我身后的就是那些代表著人類文明頂峰的大師們,還有誰能比他們更給我底氣?

        1980年代初,是結(jié)束過去開辟未來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中,我與《燕山夜話》相遇,現(xiàn)在想來,大有象征意義。書的前面有鄧拓手書的《合集》自序,最后一段頗有豪情,也讓一顆少年的心躍動不已:

        我們生在這樣偉大的時代,活動在祖先血汗灑遍的燕山地區(qū),我們一時一刻也不應該放松努力,要學得更好,做得更好,以期無愧于古人,亦無愧于后人!

        3.《朱自清散文選集》(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

        我的初中,在一個高高的山岡上,四周是高高低低的楊樹、槐樹和綠油油的玉米、高粱。站在操場上向南望,眼下是稻田、村莊,遠處是與藍天交接的大海。學校不大,只有前后兩排房子,每天上午第二節(jié)之后的間操時間,我們都圍在位于兩排房屋中間的排球場,打排球的是老師們,這時候他們筋骨舒展,不似課堂上那么嚴肅。廣播里傳出的歌聲照例是《童年》,應該是成方圓唱的。每逢聽到那幾句歌詞,我都會心一笑:“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后/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p>

        這是一所十分簡陋的鄉(xiāng)村初中,不是重點,不是名校,然而,我遇到的都是多年在教學第一線各懷絕技的老師,雖然考試的壓力始終存在,然而,他們卻能把課堂變成歡樂的舞臺,讓這些野孩子們在笑聲和興奮中記住一個個知識點,傻呵呵地度過每一天。語文老師趙福德,居然是我父親讀書時的老師,教材中的名作家的文章的精彩段落,他可信口背出,這又誘使我想早一點讀到那些文章的全文。讀初中期間,我特別想得到的三本書是《吶喊》《朱自清散文選集》和《紅樓夢》,我們學過的很多課文都選自前兩本書,我自然像一睹為快?!都t樓夢》是中國人津津樂道的“四大名著”之一,前二部,我都翻過了,唯獨《紅樓夢》找不到,沒有見過的風景更有誘惑力,我千方百計想找到它,終于從一位姓王的女同學手里借到,算是如愿以償?!秴群啊罚阪?zhèn)上的文化站圖書室里有,還有魯迅其他作品的單行本??墒牵熳郧宓臅?,卻沒有。我估摸,鎮(zhèn)上的人,更喜歡讀有情節(jié)的小說、傳奇、演義,朱自清的書,要么是散文詩歌,要么是學術著作,即便重印不少,書店也不愿意進貨。

        我只好自己“編輯”朱自清散文選,采取的辦法是中國古人的傳統(tǒng)辦法:抄書。可是,我連整本的朱自清散文選都借不到,只有從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之類的選本中,把能夠找到的朱自清的文章抄下來,有的書里只選了某篇的片斷,先抄下,以后再找機會“補全”。選本中出現(xiàn)最多的是朱自清早期的抒情散文,《匆匆》《溫州的蹤跡》《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等。抄書,是最堅強的誦記方法,很快,文章中的句子就掛在我的嘴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薄斑@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為什么對朱自清這么感興趣?因為初一課本中有一篇他的《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它一開頭就以非常有節(jié)奏感的語句抓住了我的心。一個在農(nóng)村生活的孩子,沒有公園,沒有少年宮,沒有小提琴,他最為可憐也最為奢侈的就是有享受不盡的大自然。在北方,結(jié)束漫漫冬夜,春天是最歡樂、最鮮明和最有動感的季節(jié),朱自清的短文抓住了這一切,他筆下寫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仿佛是我的親歷,是在道出我的心聲。山,水,草,樹,花兒,風兒,鳥兒,可不就是這樣嗎?《春》是要求全文背誦的課文,我在上學的路上情不自禁地吟誦。這一路上,有小水庫,春波蕩漾。經(jīng)過一個小果園,鮮花怒放。迎著風念“吹面不寒楊柳風”,對著雨,“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毖矍暗木坝形淖窒嘧簦兊每侦`起來;紙上的文字有實景印證,變得立體了。那時,我也在讀《紅樓夢》,“牡丹亭艷曲警芳心”一節(jié),“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樣的情景,不用作者過多描繪我都能理解,不就是我們村子、我們家房后的風景嗎?梨花開時,藍天下的白雪;旁邊的桃花,給大地點染了顏色,還有槐花,香氣四溢……是曹雪芹、朱自清這樣的作家,喚起我對文字的感覺和對文學的癡迷,并且從一開始就不是概念上的,而是來自生活,來自實際感受,那些文字,是風,是雨,也是花。

        直到讀高中,我才買到一本《朱自清散文選集》,這是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百花散文書系的一種,這套書雖然是選本,但是對我最初接觸現(xiàn)代作家的作品提供了很多營養(yǎng),有很多喜歡的作家,我最初都是從這套選本中開始閱讀的。上大學時,在大連天津街新華書店前的書攤上,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套《朱自清全集》(剛出了八卷),雖然六十幾塊錢,在當時也不便宜,我還是毫不猶豫地拿下。朱自清這種“傳統(tǒng)”散文家在當時已經(jīng)風光大減,不再有“階級斗爭”,不再為過年吃一頓餃子憂心忡忡,1990年代初,整個在80年代憂國憂民的激情轉(zhuǎn)換到對具體而微的生活的熱情中,由生存到生活,人們開始講究格調(diào)、情趣、品位,吃苦茶的周作人,談吸煙的林語堂,雅舍里的梁實秋,他們的散文和各種選本風靡書市。沈從文、張愛玲,邊城風光,奇異的風俗,大家族的神秘,女性內(nèi)心的幽曲,讓當年迷戀三毛、瓊瑤、席慕蓉的人又找到新的寄托。這個時候,買來裝幀精美的《朱自清全集》,似乎不合時宜,而且,再也不像當年,我可讀的東西太多了,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我還是要買朱自清,這是償還心愿。

        寫到這里,我不由得懷念起天津街當年的那些小書攤。新華書店,白天營業(yè),很多書上貨并不及時。下班之后,擺出來的小書攤,卻把握了讀者心理,都是讀者盼望已久的書。從含金量而言,我始終認為1990年代才是當代文學真正的繁榮期,而我的1990年代最激動人心的閱讀都是書攤提供的。如《蘇童文集》《陳染文集》,長江文藝“跨世紀文叢”中的很多書,華藝出版社出的當時作家的集子,張煒、張承志、余華、韓少功、李銳……還有各種重印的外國文學名著,這也是圖書發(fā)行體制改革之后的結(jié)果,原來由國營體制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由此被打破,文化紛亂且繁榮。

        那時,吃過晚飯,坐23路公交車到友好廣場,走到天津街,這些書攤在街兩旁一字擺開。春天,北方的風很大,吹得書和招貼嘩嘩作響,也吹得我的頭發(fā)一片繚亂,然而,風是暖的了,吹著人有一種張揚的快意。每家書攤都不大,用木板搭在三輪車上或箱子上,賣的書各有側(cè)重,我一家家逛過去,常買書的攤位攤主漸漸都熟悉了,親切地打聲招呼之后,他已經(jīng)能根據(jù)我的喜好告訴我,哪些是新上的書。很久就要找的書突然從眼前跳出來,那種興奮溢于言表,趕緊抱在懷里,生怕別人搶去——兩個人同搶一本書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小攤進的書冊數(shù)都不會太多,搶不上就得等下次進貨,而讀書人得了“秘籍”誰不想先睹為快?窮學生,囊中羞澀,想買的書又是那么多,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不得不扳著指頭算計買那本舍哪本,有時候還紅著臉請攤主給留哪一本,攤主也都通情達理地爽快答應?,F(xiàn)在買書,打開手機,點幾下就行了,要想買什么書,錢好像也不缺,方便倒是方便,然而尋書、翻書、買書、背書那種過程、實在感、快樂也隨之被簡化了,直奔結(jié)果的事情,這個結(jié)果總讓人感到茫然而不真實,因此,我常常記不清哪本書是怎么買來的,也經(jīng)常不能確認自己是否買過某一本書,在過去,這種事情絕對不會發(fā)生。

        我忘不了在這些書攤中穿梭和流連忘返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一夜之間,它們都消失了。大約是城市升級改造,更強調(diào)秩序吧?我總感覺越來越豪華的城市,少了許多沁入人心的溫暖。這種溫暖就像朱自清寫的鄉(xiāng)野雨夜:“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xiāng)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nóng)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保ā洞骸罚?/p>

        4.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蕭乾、文潔若譯,譯林出版社1994年4月、6月、10月分三卷出版)

        這套書,我也是在天津街書攤里分卷買的,拿到上卷時心花怒放。

        我剛剛在北京見過兩位譯者。1994年4月,我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巴金國際學術研討會,認識很多研究者。從初中開始,我就迷戀巴金的作品,整個高中學習緊張的灰色歲月里,是巴金的書給了不盡的力量。進大學之后,我嘗試開始寫一點關于巴金的文章,能夠在那樣的盛會見到很多仰慕已久的師長,真是眼界大開。蕭乾先生,是作為巴金先生的老朋友被請來的,他受關注,還因剛剛殺青的《尤利西斯》的翻譯。這部“天書”將以完整的面目出現(xiàn)在漢語世界中,是文學界的一件大事。在它之前,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已經(jīng)出版,1980年代,“現(xiàn)代派”是一個可以引起爭議甚至批判的名詞,十年之后,有兩部巨著中譯本降臨,人們不再聞之色變,而是如逢甘霖,不能不說風氣大變。蕭乾說,美聯(lián)社的記者曾經(jīng)對他專訪過,后來的通訊稿上是這么寫的:“今天中國政府居然準許譯這本書,是更大的驚奇,因為喬伊斯的意識流技巧早就以太主觀的罪名被共產(chǎn)黨否定了?!保ㄐ蜓裕暇?,第25頁)西方人把它當作檢驗中國思想言論尺度的一把尺子了。

        我在《世界文學》上讀過《尤利西斯》的選摘,似懂非懂,卻大有興趣——年輕人就是這樣,越不懂越神秘的東西越有興趣。在北京,會議就餐我恰好與蕭乾夫婦坐在一起,禁不住問了他不少翻譯的情況,對我這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還是認認真真地談了不少(我總認為,我給《大連日報》寫過一篇《與蕭乾談〈尤利西斯〉》這樣的稿子,可是查不到)。有這樣一層關系,我特別關心這部書的出版。它是分卷出版的,盼望下一卷的心情猶如一日三秋般漫長。初版本是三卷平裝,出齊后又出了兩卷精裝本,我喜歡精裝書,便跟書攤的攤主商量,拿平裝補差價換精裝,他同意了。我記不得,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還能買很多書,靠的是零星寫稿子的稿費,還有就是節(jié)省。不然,精裝、平裝兩套齊收才對。不過,去年,我還是從網(wǎng)上把三卷的平裝本又買了回來,平裝與精裝封面設計差別很大,平裝那個米黃色的封面,很具現(xiàn)代感的設計,才是我熟悉的《尤利西斯》。

        我曾帶著書,在風和日暖的時候,到勞動公園去讀。公園一進大門有賣大碗油茶,兩三塊錢一碗吧,我和太太當年都吃過,前兩天還在一起感慨:再也沒有吃過那么好吃的油茶。其實,是再也沒有那么好的年華了,我拿著書,心無掛礙,一讀就是一個下午。從公園高處俯瞰城市,高樓不算多,車流熙熙攘攘,傍晚時分,華燈初上,小說主人公布魯姆的感覺襲上我的心頭。我也是這個城市里的流浪者、游蕩者,這里沒有我的家,沒有親人,身邊過往的人好像很親密又很疏離,年輕人的自負、倔強又讓人覺得全世界沒有人理解我,那種孤獨尖銳地刺痛了我,讓我悵然不已。

        有時,我也會到海邊走走,《尤利西斯》里也寫過海邊:

        夏日的黃昏開始把世界籠罩在神秘的擁抱中。在遙遠的西邊,太陽沉落了。這一天轉(zhuǎn)瞬即逝,將最后一抹余暉含情脈脈地投射在海洋和岸灘上,投射在一如往日那樣廝守著灣水傲然屹立的親愛的老霍斯岬角以及沙丘海岸那雜草蔓生的岸石上;最后的但并非微不足道的,也投射在肅穆的教堂上。從這里,時而劃破寂靜,傾瀉出向圣母瑪利亞禱告的聲音。她——“海洋之星”,發(fā)出清純的光輝,永遠像燈塔般照耀著人們那被暴風顛簸的心靈。(蕭乾、文潔若譯本,中卷第299頁)

        大連是一個被海環(huán)繞的城市,不論怎么走,都會走到海。我們學校在白山路,星海廣場剛剛開始動工,常去的海邊是南大亭、星海公園、金沙灘、黑石礁等等。小說里的海,我不陌生。下午沒有課,我經(jīng)常一個人到海邊去轉(zhuǎn)一轉(zhuǎn),看人撿海菜,撈海帶,好像沒有遇到小說里寫的少女吧?都說《尤利西斯》是“天書”,難讀,有五六千條注釋幫忙,已經(jīng)容易多了。不過,要深入理解,的確需要很多相關知識和閱讀才行,我自不量力,那幾年一直在喬伊斯的海洋里遨游。這書是熱氣騰騰的豆腐,心急吃不得,還會燙著,完后大罵:這是一堆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當代讀者最大的挑戰(zhàn)恐怕是耐心和細心,有了這些,你才能在迷宮里不斷發(fā)現(xiàn)精彩絕倫的細節(jié)。每次去海邊,看的都是這片海,可是每一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尤利西斯》也能做到這一點。一頭扎進喬伊斯文字中時,是在肢解作品,而放下書,又會覺得,它的結(jié)構(gòu)編織得渾然一體,這個作者真了不起。

        中譯本前面有一篇蕭乾題為《叛逆·開拓·創(chuàng)新》的序言,他介紹的喬伊斯,很符合我的想象,讓對我這個人充滿好奇和敬意。1907年,喬伊斯在的里雅斯特的演講中,這樣評價他的祖國的:“愛爾蘭的經(jīng)濟和文化情況不允許個性的發(fā)展。國家的靈魂已經(jīng)為世紀末的內(nèi)訌及反復無常所削弱。個人的主動性已由于教會的訓斥而處于癱瘓狀態(tài)。人身則為警察、稅局及軍隊所摧殘。凡有自尊心的人,絕不愿留在愛爾蘭,都逃離那個為天神所懲罰的國家。”(上卷,第9頁)這個大師,不是僅僅靠玩點什么“意識流”手法得來的,他的目光何其敏銳、深刻?!队壤魉埂烦霭婧螅瑩?jù)說愛爾蘭一位國務大臣登門拜訪喬伊斯,表示要把它推薦給諾貝爾獎委員會,喬的答復是:“那不會給我?guī)砟莻€獎金,倒會使你丟掉國務大臣的職位?!保ㄉ暇恚?3頁)喬伊斯說得沒錯,保守的諾貝爾獎最終沒有授給喬伊斯(也可以說,喬伊斯沒有給諾貝爾獎顯示榮耀的機會),哪怕名聲大噪,喬伊斯總是“異端”“非主流”?!艺J為在1990年代,我的精神成長期,喬伊斯的選擇(包括他后來執(zhí)意要寫一部《芬尼根守靈》)給了我很大的暗示、鼓勵或者說精神支持,我需要一種力量告訴我:走自己的路,頭也不要回。

        二十多年來,我買了能夠買到的所有的中文版喬伊斯作品、傳記和研究著作,塞滿了書櫥好幾個格,而且遇到新出的,還是一如既往掏腰包。直到去年在臺北,厚厚的兩大卷九歌版的金隄譯本,我還是依舊不計重量地背回來,哪怕,家里早有了人文版的,可見,我對喬伊斯的熱情始終不見。研究資料最初并不多,傳記就是薄薄的小本,后來艾爾曼的《喬伊斯傳》中譯本出版,讓我餓狼般大快朵頤??墒?,我還是要提到陳恕的《〈尤利西斯〉導讀》,這雖然是一本小冊子,當年讀《尤利西斯》,卻幫了我大忙。后來,我有幸多次見到溫文爾雅的陳恕教授,他是冰心先生的女婿,我們在一起開會談的都是冰心。我很希望有機會跟他好好請教一些與《尤利西斯》有關的問題,我總認為自己沒有準備好,沒有資格跟他談。去年十月,我突然得到他去世的消息,非常懊悔失去了當面向他請教的寶貴機會。然而,他的書帶給我的恩惠永遠不會忘,在漫漫閱讀之路中,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學者給了我不同的幫助和啟示,每逢從放他們著作的書架前經(jīng)過,我都會向他們投去感謝和敬意的目光。

        讀《尤利西斯》,再次激起我寫小說的熱情。初中時,我就嘗試寫小說,到高中時,學習壓力很大,只要有機會,我還是會沉浸在虛構(gòu)世界中,在畢業(yè)時,還在本地刊物上發(fā)表過作品。大學,讀的是中文系,中文系干什么?就是正大光明地讀小說、寫小說嘛,喬伊斯又點燃我雄心勃勃的烈火。我記得《尤利西斯》中提到愛爾蘭的民歌《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這是一個好題目,我就拿它寫篇小說,表達在炎熱的夏天里,我穿行在城市中的感受。情緒凌亂,不可捉摸,文字也充滿跳躍性,嚴重模仿喬伊斯。我還寫了很多,大學畢業(yè)前,還在炮制長篇小說。不過,作品的命運和人的命運一樣,有時候是不由自主的。那時候,精力充沛,寫小說的同時,我開始寫書評、短評,還有很多研究計劃,沒多久,這些寫作占據(jù)我更多時間,所有的編輯都讓我寫這寫那,沒有一位約我寫一篇小說。好吧,就這樣,腦子里不知道有多少小說的題材都被我擱下了。我要像灰太郎那樣說一句:我還會回來的?!垡獙Φ闷饐桃了埂?/p>

        不過,讀《尤利西斯》時,作為《大連日報》的通訊員,我寫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文章,采訪出租車司機啊,畫廊啊等等,都是耿聆老師布置的任務,是命題作文。它們從未收入我的作品集中,時過境遷,我想沒有人會讀這些文字,然而,我非常懷念那些寫稿的日子,也從不認為白寫了這些文字。作為練筆,它們對于我學習使用文字起到關鍵的作用,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寫作也一樣。我曾在一本書的后記中,寫過當年路過人民廣場,看著蘇軍烈士銅像,去世紀街報社送稿子的難忘經(jīng)歷:

        我也曾無數(shù)次從他腳下走過,特別是讀大學的一年冬天,每周都要有一次早起去報社送晚上趕出來的稿子,再趕回學校上課。一來一回,從銅像前經(jīng)過的時候,我都要多看它幾眼,寒風中是稀稀寥寥的幾個老人在晨練,是那個持槍迎著風雨的銅像的孤獨身影,灰蒙蒙中還有幾只白鴿掠過戰(zhàn)士的頭頂展翅高飛,或是默默站在槍管上靜思。那正是我內(nèi)心比較孤寂的一年,清晨的這幅畫面至今仍常常在我眼前浮現(xiàn)。(《憂思與行動——馮驥才周立民對談錄》第249頁,漓江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1994、1995年之后,再一次集中閱讀《尤利西斯》,是我工作之后,即將再一次走進校園讀研究生時。我還記了半本筆記,筆記上顯示,2002年7月9日午間開始讀第一章;讀到第十七章時,已經(jīng)是次年的6月16日午夜。我還寫了一段感慨:“布魯姆日午夜12點,讀這一章,看街頭萬象,此套書是去年布日,文潔若女士寄贈給我的。不想時光流逝,歲月如梭,斷續(xù)閱讀,至今已一年了,尚未結(jié)束,甚為徒費時光而懊悔。當自勵自強,不浪費時間,勤思苦讀為好?!边@次重讀,跨越兩個城市,是在我的生活轉(zhuǎn)換期。2002年7月,我正在為告別生活了十年的城市大連而手忙腳亂,記憶中那個夏天很熱,除了帶點冰碴的東西,我什么都吃不下。我住在泡崖新區(qū),經(jīng)常去一家冷面館吃冷面,誰知道,9月中旬來到上海,已經(jīng)立秋,還天天揮汗,而大連的冷面,我又吃不到。2003年的布魯姆日,我寫下那段話,應當是在上海復旦大學北區(qū)的宿舍里(現(xiàn)在有位復旦的網(wǎng)紅老師陳果,那些年就亭亭玉立地在通往宿舍的大道上晃啊晃啊,我們都知道她,就是這個北區(qū)??上М斈昃W(wǎng)絡沒有今天這么發(fā)達,不然,她早就是網(wǎng)紅了)。剛剛過去的冬天多雨,春天多陰天,讓人的心頭陰云密布。北區(qū)宿舍外面,有一家賣打折書的小書店,每有新書,大家奔走相告。我隔三岔五就往宿舍拎回一包包書,其中有孫周興編選的一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版),厚厚兩大卷有一百萬字。這時,海德格爾風早已刮過,而我在讀《尤利西斯》同時,那些陰郁的日子里,還捧著這兩卷海德格爾讀個不停。我的讀書,采取的是涸澤而漁的辦法,喜歡這個人,就買來他所有作品的譯本,直到最近還在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他的文集。他對于技術的追問、科學與沉思的思考、語言本質(zhì)的探討,給我觀察身邊光怪陸離的消費世界和無所不在的技術控制提供了依據(jù)。

        轉(zhuǎn)眼間,我離開大連已經(jīng)超過十五年,在上海生活已經(jīng)超過我在大連市區(qū)里的生活時間。然而,閉上眼,我發(fā)現(xiàn),我跟喬伊斯對都柏林的了如指掌一樣,在大連,我從不迷失方向;而上海,我從來都沒有這種把握。這就是故土?大連,是我的都柏林嗎?

        5.米蘭·昆德拉作品

        布拉格,是什么樣子,照片上看,很精致、很漂亮,不過,提到米蘭·昆德拉,我想到的總是,讀大學時,光線不足的宿舍,我是在那里讀的這些書。宿舍很狹小,中間有一排公用的桌子,兩邊是上下床,一個房間有八個人。走廊里混合著水房里飄出的各種氣味,某位老兄拖鞋與水泥地摩擦的慵懶聲音,還有錄音放出的流行歌曲。我們宿舍里曾有一臺破錄音機,循環(huán)不斷放送的是鄭智化的《水手》《星星點燈》。我的書都堆在床下的紙箱和皮箱里,每個學期結(jié)束帶回家,有時候撐不到一個學期,父親到市里出差時也會幫我捎回去一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坐在書桌前看書顯然不大適合(那書桌的更主要功能是打牌),每個人都是躺在床上——這算是私人空間——看書。這個學校顯然不是什么好大學,清華、北大學生那種要到圖書館搶座位的情形,我從來沒有見過,盡管這里圖書館座位很少,但請放心,座位不用搶,除了完成老師作業(yè),好像沒有誰喜歡泡在這里。這個學校里,下了課,學生們都花枝招展買零食或會情人去了;男生們是打撲克,逛大街,看錄像,踢足球。這些事兒,我都不大在行,我所能做的只有:在城市街巷中漫游,在教室里寫作(教室里常常還有一位女同學,在抄寫、背誦英語單詞,偶爾,我們會聊兩句,然后又接著各做各的事情),在宿舍的床上看書。

        1990年代的中國,比之前少了很多禁忌,或者說,潮水涌來,再也擋不住了。像米蘭·昆德拉的小說,1980年代上半期估計很難在中國順利出版。盡管到1990年代,書上還印著“內(nèi)部發(fā)行”,但這只是標簽,有一陣子他的書擺滿街頭的書攤。這批作品大部分是放在“作家參考叢書”中由作家出版社出版,32開本,壓膜的封面,印制比較簡陋,但是封面設計醒目、有特點。我不知道,那幾年它共印了幾次印了多少,我看的第一本昆德拉的小說是《生活在別處》。昆德拉,何許人也,知道不多,盛傳他的小說里性描寫很多。那時候,寫“性”成了文學作品不可缺少的佐料,亨利·米勒的書印得花花綠綠,到處都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反復被盜印,我買了一本,看完后塞到床下,沒過幾天就被同學偷走了。所謂的“陜軍東征”那些作品,《廢都》《白鹿原》等等,好像都在比賽把“性”寫得驚世駭俗??墒?,昆德拉的小說,我一看,就是蜻蜓點水嘛,大失所望。失望之后,發(fā)現(xiàn)我沒有看懂,不知道他在寫什么,書里有大段的議論或曰哲學思考,這叫寫小說?繼續(xù)讀他的其他的作品,仿佛又明白了一點什么,特別是看到極權主義下人的扭曲、驚懼和不同選擇,似乎也不難理解。當時還有一股昆德拉的語言潮流。比如“媚俗”這個詞,不知多么頻繁地出現(xiàn)在論文中、媒體里。那是一個商品大潮剛剛開閘的時代,人人一面洋洋自得地“媚俗”,一面故作高雅地批判它,這是很有意思的文化現(xiàn)象。昆德拉的小說題目,也變成流行語:生活在別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為了告別的聚會……大家不問究竟,脫口而出。

        十多年后,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米蘭·昆德拉作品的新譯本,我相信從準確上,它們更可信,可是看到有教授出來辨書名,覺得他可能陷進昆德拉引用的那句猶太諺語中了:“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fā)笑?!薄稙榱烁鎰e的聚會》譯為《告別圓舞曲》,《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譯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或許都更符合作者的原意,可是,他忘記了,人們的情感記憶中早已接納了前面譯名的語言節(jié)奏,語言在準確之外,語感、語調(diào)甚至美感更重要。當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韓少功、韓剛譯的,教授跟作家爭辯語言,你說讀者會更相信誰?我真擔心是自取其辱。是啊,《告別圓舞曲》或許更體現(xiàn)昆德拉對作品音樂性的思考,然而,總讓人想到這是一部古典作品,“為了告別的聚會”,相反相成中有一種語言的張力。這是多么棒的書名,當年,我還曾送給一個女生一本這書,就是看中這個書名,結(jié)果,未曾“告別”成功,后來天天“聚會”。人,無法反抗自己的命運。

        我追隨昆德拉閱讀,一直到前兩年他的《慶祝無意義》,很難說昆德拉就是多么偉大的小說家。然而,他的小說,尤其是他的小說論,對我是產(chǎn)生很大的沖擊,它們動搖了過去接受的很多思想教育,動搖了固有的、單一的小說觀念。昆德拉說過:“小說家跟這群不懂得笑的家伙毫無妥協(xié)余地。因為它們從未聽過上帝的笑聲,自認為掌握絕對真理,根正苗壯,又認為人人都得‘統(tǒng)一思想’。然而,‘個人’之所以有別于‘人人’,正因為他窺破了‘絕對真理’和‘千人一面’的神話。小說是個人發(fā)揮想象的樂園。那里沒有人擁有真理,但人人有被了解的權利。”(《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fā)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第339頁,韓少功、韓剛譯,作家出版社1991年3月1版4印本。本文也是《小說的藝術》最后一章,但我對比了孟湄、董強和韓譯三種譯本,決定還是選用韓譯)他還說:“小說的母親不是窮理盡性,而是幽默?!辈娬{(diào):“我覺得今天歐洲文明內(nèi)外交困。歐洲文明的珍貴遺產(chǎn)——獨立思想、個人創(chuàng)見和神圣的隱私生活都受到威脅。對我來說,個人主義這個歐洲文明的精髓,只能珍藏在小說歷史的寶盒里?!保ㄍ?,第340、344-345頁)這些觀點滲透在他的那些談論“小說的藝術”的隨筆中,《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帷幕》《相遇》,我認為這些作品的貢獻不低于昆德拉的小說。我最初讀《被背叛的遺囑》,用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那個本子,封面是深藍色的,有昆德拉黑白照片,那張面孔似乎很特別。孟湄的譯文有些疙疙瘩瘩,但是,還是震撼了我。我明白了什么樣的小說才是真正的小說,好小說,偉大的小說。這些隨筆,比大多數(shù)中外學者的“文學理論”更讓我領悟文學的真諦。讀那本書時,大概正是世紀之交,2003年余中先的新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我也讀了好幾遍。它直接誘發(fā)了我的當代文學評論的寫作,有昆德拉樹立的這些標準,我對閱讀的中國當代小說有了一點點感受和判斷,也充滿激情地寫下一篇篇閱讀感受。這要感謝昆德拉,連文章該如何分章節(jié),調(diào)整節(jié)奏,并形成統(tǒng)一格局,教我的師傅都是昆德拉。

        甚至在我的第一本書后記中都能找到閱讀昆德拉的痕跡,這篇寫于2001年1月1日,也就是新世紀第一天的后記中,我直接引用昆德拉的話:

        巴金的許多歲月是和我們一起走過的,在這些歲月中,我們又做了什么,我們又是否挺身而出了?對此,巴金感到羞愧,我們就可以大言不慚?這令我想起了前不久看到的一段米蘭·昆德拉的話,他說:“人是在霧中前行的人。但是當他向后望去,判斷過去的人們的時候,他看不見道路上任何霧。他的現(xiàn)在,曾是那些人的未來,他們的道路在他看來完全明朗,它的全部范圍清晰可見。朝后看,人看見道路,看見人們向前行走,看見他們的錯誤,但是霧已不在那里?!薄翱床灰婑R雅可夫斯基道路上的霧,就是忘記了什么是人,忘記了我們自己是什么。”(《被背叛的遺囑》第222頁)我們沒有權利因為今天煙消霧散就去嘲笑昨天還在煙霧中跋涉的人們。評判一個歷史人物需要放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進行分析,說這些并非是推卸歷史責任,而只是強調(diào)對歷史人物所活動的歷史環(huán)境的了解和認識的必要,對巴金也同樣,我們不需要造神,但更不應隨便將我們精神和思想文化上應有的積累一筆勾銷。(《另一個巴金》第225-226頁,大象出版社2002年3月版)

        回想自己四十年的閱讀,我覺得在“在霧中前行”的比喻很貼近,很多書,最初接觸時候,我并不十分明了,讀過了也不見得清楚,但是,在大家一路相伴地前行中,偶爾回頭時,霧消云散,一切都明晰了。這也不等于說,當年的相遇都是錯誤的,每一段經(jīng)歷都有不可替代的記憶,經(jīng)歷就是不枉的財富,彼時彼地的體驗照樣值得珍惜?;厥讈頃r路,那些帶給我深深記憶的書,不可勝數(shù)。比如有兩套全集,一直與我相伴,《魯迅全集》《巴金全集》,它是我精神的水源。還有的書,帶著記憶的傷痕,我不敢輕易翻起,比如趙振江譯的兩本洛爾卡的詩集《深歌與謠曲》與《詩人在紐約》(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3月版),2012年3月,我在季風書園買的,放在枕邊斷斷續(xù)續(xù)地讀著。當年,8月3日清晨,我得到爺爺去世的噩耗,而前一天晚上,我讀的就是這詩集,我再也不敢翻開它。近六年過去,我最近才有勇氣讀下去,讀到的一首居然是:“誰能說曾見過你并在什么時候?/被照亮的黑暗令人痛心疾首!/鐘表和風同時發(fā)出聲響/當失去你的黎明升起在東方。”(《悼何塞?德?西里亞?伊?埃斯卡蘭特》,《詩人在紐約》第275頁)爺爺去世在“黎明”即將升起時,也是上海臺風來襲時,文字與心情,有時候真有一種冥冥中的牽扯。記得那天,在機場候機,我發(fā)出這樣一則微博:

        多少年前,他用借來的小學課本教我最初認字:人,口,手,山,石,土,田……前幾年,眼睛失明,我的書他都讀不了。今天清晨,他突然離去。他是我的爺爺,一個月前還跟我說,一輩子吃了很多苦,還做過日本人的勞工,現(xiàn)在終于結(jié)束了八十六年的人生勞役,祝福他從此快樂。正趕回家鄉(xiāng)路上,據(jù)說那里大雨傾盆……(8月3日13∶06來自Android客戶端)

        那一刻,記憶和情感,再一次照亮了最初的路。

        猜你喜歡
        喬伊斯昆德拉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米蘭·昆德拉(素描)
        當代人(2022年6期)2022-06-27 10:14:46
        論維柯對喬伊斯小說詩學的影響
        米蘭·昆德拉的A-Z詞典(節(jié)選)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7:06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不給善良增加負擔
        喬伊斯·卡洛爾·奧茨作品綜述
        這閃爍的遠方
        鹿鳴(2015年6期)2015-06-10 14:36:50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国产一级一厂片内射视频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9| 日日天干夜夜狠狠爱|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牛影视| 激情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久草青青91在线播放| 免费女人高潮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爆乳| 成人av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毛片av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极品av在线播放|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尖叫黑人激情在线| 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不卡|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播放|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无遮挡大片| 中文字幕久久人妻av| 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337人体做爰大胆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日韩精品一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精品乱码 | 不打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аⅴ天堂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激情视频网站免费在线| 48久久国产精品性色aⅴ人妻| 免费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