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中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
真人CG動畫電影《奇幻森林》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喬恩·費儒執(zhí)導,尼爾·塞西領銜主演,伊德瑞斯·艾爾巴、本·金斯利、斯嘉麗·約翰遜、克里斯托弗·沃肯聯(lián)袂獻聲,講述了一個在狼群中成長的男孩毛克利的森林歷險記。該片于2016年在美國、中國內地同步上映,“真人”和“CG”的完美結合使《奇幻森林》捕獲了全球觀眾的心,同時也榮獲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第70屆英國學院獎最佳特效成就獎、第44屆安妮獎最佳真人電影角色動畫獎?!镀婊蒙帧犯木幾灾闹Z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瑟夫·魯?shù)聛喌隆ぜ妨值摹秴擦种畷罚v述了成長于狼群之中的男孩走出森林又回歸森林的奇幻之旅,從故事背景及故事發(fā)展的角度來說,迪士尼對《奇幻森林》的創(chuàng)作比較忠于原著,但影片并沒有呈現(xiàn)毛克利重返人類村莊并在成年后回歸森林的故事情節(jié)。就影片《奇幻森林》來看,毛克利出生于探險者之家,成長于狼群之中,作為另類存在的毛克利無法像狼一樣奔跑、攻擊,無法保護自己的同時還受到老虎、巨蟒、猩猩等森林中動物的排斥和威脅。但幸運的是,毛克利也獲得了狼群的庇佑、黑豹的教導和棕熊的幫助,在經歷狼群生活和獨立探索后,毛克利這個森林另類終于綻放異彩,憑借勇氣和智慧收獲了包括森林至尊大象在內的尊敬。
從觀影者的角度出發(fā),《奇幻森林》最為吸睛的地方在于“真人實景+CG技術”的表現(xiàn)形式,《奇幻森林》的所有場景拍攝有森林草原的實景拍攝,也有在攝影棚內借助技術完成,從宏大壯美的熱帶森林自然風光到黑豹、棕熊、巨蟒身上的細微皮毛都活靈活現(xiàn),頗具律動感和逼真感,而毛克利的飾演者尼爾·塞西也成為影片中唯一出現(xiàn)在銀幕上的真人演員。所謂“CG”,簡而言之就是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而CG動畫就是計算機動畫電影,與手繪動畫電影和定格動畫共同成為當今動畫影壇三大動畫類別。21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CG動畫電影也逐漸成為動畫電影之主流,越來越多的動畫創(chuàng)作團隊投入CG動畫的創(chuàng)作之中,包括《海底總動員》《馬達加斯加》在內的許多CG動畫都名揚海內外,整個動畫電影領域已經迎來了“CG 時代”。作為美國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公司的翹楚,近年來迪士尼動畫對CG技術的探索與應用程度不斷提升,同時注重將“真人”與“CG”相結合,為觀眾呈現(xiàn)出更加真切的觀影體驗。事實上,早在20世紀50年代,迪士尼公司就開始了真人動畫電影的創(chuàng)作,《海底兩萬里》《現(xiàn)代美人魚》《公主日記》等影片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依托深厚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和先進的創(chuàng)作技術,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真人CG動畫電影自然備受觀眾的喜愛和業(yè)界的好評,而《奇幻森林》無疑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影片。本文立足迪士尼優(yōu)秀的真人CG動畫電影《奇幻森林》的劇情及人設,從異域奇觀、虛擬現(xiàn)實和角色造型等方面解讀《奇幻森林》的視覺美學,在呈現(xiàn)影片視覺之美的同時,探析其包含的人文之韻。
《奇幻森林》的導演喬恩·費儒曾表示,電影導演總是希望帶給觀眾“大吃一驚”的視覺審美體驗,對于計算機動畫電影來說更是如此。在創(chuàng)作《奇幻森林》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團隊始終在思考如何調動有效資源給觀眾帶來多元化的場景呈現(xiàn)、令人驚艷的瞬間及使人深思的體驗。事實上,這些給觀眾帶來“吃驚”審美體驗的源頭就是“奇觀”?!捌嬗^”最早出現(xiàn)在社會學研究領域,主要是指社會生活中可視的客觀景色,從本質上來說是物化了的世界觀,而將“奇觀”引入電影藝術領域后,“奇觀”主要指向視覺文化的呈現(xiàn)形式,奇觀電影也成為沖擊以故事性為主要表達方式的傳統(tǒng)電影的重要力量。伴隨著奇觀電影的發(fā)展,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正走向以圖像為中心的表達方式,而這也體現(xiàn)了消費主義、娛樂文化及科技發(fā)展對電影藝術發(fā)展的影響。
在《奇幻森林》中,為了呈現(xiàn)異域奇觀的場景,帶來令人驚訝,甚至是過目難忘的審美體驗,創(chuàng)作團隊先后深入熱帶雨林、非洲草原等地拍攝,展現(xiàn)異域的自然風光與地域風貌,使觀眾在影片所構建的奇幻森林中欣賞到十分真切的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觀,在異域拍攝的基礎上,《奇幻森林》的創(chuàng)作團隊還利用CG技術對大自然中的叢林、瀑布、山峰等景觀進行了再制作,從而呈現(xiàn)出奇觀化的視覺效果。同時,在《奇幻森林》中,我們能夠看到許多絕妙的微觀場景設置和拍攝鏡頭,比如在森林電影不可或缺的奔跑鏡頭的運用中,《奇幻森林》采用了上下晃動的鏡頭進行拍攝,輔以高速運動的拍攝方式,表現(xiàn)出在速度層面的奇觀化審美特征,同時也帶給觀眾以緊張刺激的審美體驗。
影片《奇幻森林》最為奇特之處在于人類男孩的森林生活,而這一奇特的故事的基礎就是CG技術。依托CG技術,《奇幻森林》將男主人公毛克利置于森林動物之中,從其幼兒時期的群居生活到后來獨立自由的成長都與不同的動物相伴,而這些通過CG技術合成的動物也成為推動劇情的關鍵元素??傊?,《奇幻森林》為觀眾呈現(xiàn)出了一幕CG化的虛擬現(xiàn)實。
影片伊始,男主人公毛克利在森林中飛快奔跑,身后的黑豹巴希拉緊追不舍,晃動的運動鏡頭傳遞出了森林中危機四伏的氣氛。但事實上毛克利并不是黑豹巴希拉的獵物,而是黑豹巴希拉疼愛的學生,數(shù)年來黑豹巴希拉一直致力于對毛克利的教導,希望他真正懂得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并通過不斷的訓練擁有防御危險的能力。除黑豹之外,狼群始終庇佑著毛克利,毛克利也將狼群視為自己的家。狼爸爸阿克拉是群狼之首,孔武有力;狼媽媽拉克莎撫養(yǎng)著幼狼,溫柔善良。影片中的阿克拉和拉克莎雖為動物,卻與人類社會中的父母十分相似,它們給予毛克利的愛也伴隨著毛克利最初的成長。隨著影片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故事沖突浮出水面,曾經被毛克利父親所傷的老虎謝利·可汗了解到毛克利的存在,并在森林的休戰(zhàn)期來到狼群置下戰(zhàn)書,威脅狼群交出毛克利。為了使狼群免于荼毒,毛克利在對“親人們”的不舍中離開了,在黑豹巴希拉的護送下踏上了重返人類村莊之路。可以說,此時的毛克利無疑是森林中的另類,動物們對人類的排斥及老虎謝利·可汗的威脅都使毛克利難以自處,陷入了自我身份認同的困境之中。
在離開狼群、走向村莊的過程中,毛克利遭遇了老虎謝利·可汗的襲擊、巨蟒卡奧的誘惑,幾經危難后遇到了棕熊巴魯,開啟了全新的成長篇章。在狼群生活時,毛克利經常被教導要遵從森林的法則,要改掉人類的習慣,杜絕使用“小伎倆”,從體能訓練到生活習慣再到思維方式都要努力成為一只“狼”;而棕熊巴魯卻告訴毛克利要敢于打破法則,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創(chuàng)造幸福自由的生活。在動物們看來,毀壞蜂巢并囤積蜂蜜過冬的棕熊巴魯狡猾而懶惰。但正是這只懶熊使毛克利認識到了智慧的價值,在幫巴魯利用工具摘取懸崖上的蜂巢時,毛克利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類身份帶給自己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在與巴魯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毛克利還大膽地打破大象是神圣的、不能隨意接近大象的“森林法則”,利用工具將跌入深坑中的小象救起,獲得了象群的尊重??梢哉f,走出群居生活的毛克利的自我意識伴隨著獨立的生活而成長,一方面他明確了自己的“動物”屬性,放棄村莊而堅持留在森林之中;另一方面他認可了自己的人類身份,開始學會使用自己制作工具的能力,不再抑制活躍的思維,運用智慧解決問題,自由自如地投入森林生活之中。除了老虎謝利·可汗的追殺,毛克利還面臨著猩猩路易王的威逼利誘。猩猩路易王希望毛克利利用人類的身份潛入村莊尋找能讓整個森林震顫的“紅色的花”,即火,并通過“紅色的花”來統(tǒng)治森林。面對猩猩路易王的威脅,毛克利不僅沒有屈服,還燃起了拯救森林、還森林以祥和寧靜的斗志,他來到村莊找到“紅色的花”并重回森林,用“紅色的花”威震老虎謝利·可汗,并利用自己的智慧成功使謝利·可汗葬身火海,最終在象群的幫助下成功撲滅了森林之火,而騎著大象回到動物之中的毛克利也獲得了森林動物們的尊重。在《奇幻森林》中,毛克利在森林中的成長故事無疑是虛擬的,但其中關于家庭、友情、成長、救贖等主題的言說卻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CG化的虛擬現(xiàn)實在帶給觀眾以陌生感和視覺沖擊的同時,也呈現(xiàn)出了豐富的現(xiàn)實價值。
在《奇幻森林》中,角色造型在“奇觀”的呈現(xiàn)和虛擬現(xiàn)實的構建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真”與“幻”交織并存的角色造型中,《奇幻森林》的視覺沖擊效果得以強化,同時也在兩類角色造型的對比中呈現(xiàn)出了更深刻的意蘊。
所謂角色造型中的“真”,主要是指影片《奇幻森林》中銀幕上唯一的真人演員,即男主人公毛克利,毛克利的飾演者是真實的演員,其外貌形象、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都更加真實自然,有利于對毛克利這一處在成長過程中的人物形象的刻畫。在《奇幻森林》中,毛克利是一個善良、勇敢、機智的形象。在群居生活中,為了狼群的安危,毛克利主動提出離開森林、去向陌生的人類村莊;在與棕熊巴魯共同生活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巴魯摘取過冬用的蜂巢,毛克利不惜攀上高高的懸崖,被蜜蜂蜇傷;在與老虎謝利·可汗和猩猩路易王的斗爭中,毛克利也毫不退縮,拒絕用“紅色的花”來換取自身的安全。通觀毛克利的成長故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身上純良的品性,而這種性情也在真人演員舉手投足之間自然流露而出。相對于“真”而言,《奇幻森林》中更多的是“幻”之角色造型。換言之,除了毛克利之外,影片中的所有動物形象都具有“幻”之色彩,這類角色造型是完全借助CG技術創(chuàng)作而成,在現(xiàn)實世界已有的動物形象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造,賦予其擬人化的動作設計和表情呈現(xiàn),在達到逼真效果的同時滿足角色塑造及推動劇情發(fā)展的需要。可以說,這類角色造型是對現(xiàn)實世界中的客觀事物的模擬,從某種角度而言也是一種超越?!镀婊蒙帧分谐尸F(xiàn)的動物在數(shù)量層面和品類層面都十分豐富,在休戰(zhàn)期河邊飲水的場景中,就有狼、老虎、犀牛、烏龜、羚羊、刺猬、孔雀等許多種動物,就整部影片的故事主線來說,狼、老虎、黑豹、棕熊、猩猩是出鏡最為頻繁的動物形象,這幾個動物形象在表情設置方面擬人化程度較高,但在肢體動作設計方面也并未脫離其本身的動物特性,在“幻”的同時不失“真”,這也是《奇幻森林》在角色造型方面的成功之處。
《奇幻森林》通過不同類型的角色造型給觀眾帶來亦“真”亦“幻”的視覺體驗的同時,也在“真”“幻”對比之中呈現(xiàn)出影片的生態(tài)批判價值。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激化,尤其是在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自然成為被無盡索取的對象。在影片《奇幻森林》中,動物們對人類男孩毛克利的排斥以及對“紅色的花”的懼怕都體現(xiàn)出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也體現(xiàn)出人類與動物、人類與自然之間并不和諧的生態(tài)關系,通過影片男主人公毛克利在森林之中從另類存在到備受尊重的成長故事,《奇幻森林》也體現(xiàn)了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景,而這也是《奇幻森林》最主要的現(xiàn)實批判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