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黛
東京有個性嗎?東京塔來自法國、東京車站模仿荷蘭、和服源自大唐盛世、浮世繪里多是唐宋遺風(fēng)——但突然間,櫻花雨成片飄落,你抬頭,巨型企鵝出現(xiàn)在大樓上空朝你微笑,你踩到雕刻成牡丹花的井蓋,你聽到電車呼嘯而過的聲響,對岸是陽光下閃亮的海洋,你跑入地鐵站,無意間登上一節(jié)仿古設(shè)計的車廂,木墻面,墨沙發(fā),金把手,下一站,可能就是宮崎駿的天堂。
東京有個性嗎?東京塔來自法國、東京車站模仿荷蘭、和服源自大唐盛世、浮世繪里多是唐宋遺風(fēng)——但突然間,櫻花雨成片飄落,你抬頭,巨型企鵝出現(xiàn)在大樓上空朝你微笑,你踩到雕刻成牡丹花的井蓋,你聽到電車呼嘯而過的聲響,對岸是陽光下閃亮的海洋,你跑入地鐵站,無意間登上一節(jié)仿古設(shè)計的車廂,木墻面,墨沙發(fā),金把手,下一站,可能就是宮崎駿的天堂。
你突然發(fā)現(xiàn),這“很日本,很東京”。
對于一個旅人而言,“設(shè)計感”是東京給我的最深印象,“設(shè)計”是人類天才,設(shè)計成就氛圍,無論是日料、茶道、武士道,日本的文化總是形式大過內(nèi)容,但形式,不同于喊口號,是營造觸動人心的氛圍,從視覺美感,到心靈震撼。
一場櫻吹雪——城市與自然
櫻花紛飛,不止日本。但提及櫻花,你最先想到的,還是漫畫里那緋紅的云、光下陰影,還有那個東京。仔細(xì)看,不難發(fā)現(xiàn)東京人在櫻花上的“設(shè)計”——目黑川的兩旁、千年之淵的湖面、為夜櫻準(zhǔn)備的燈籠盞盞、一車車販賣的櫻花酒、隔三兩步就看到的櫻花團(tuán)子,還有層出不窮的“櫻花限定”。
東京的櫻花,仿佛輕舟,接駁城市與自然、摩登與傳統(tǒng),圓繁華都市的田園夢想,是西服革履的流觴曲水,造平凡路人的浪漫情懷,一年一次,一次七日,若花是人非,且行且珍惜。
我們樂于接受這樣的“設(shè)計”,心甘情愿一擲千金,同時光賽跑,來赴這場櫻花之約。
一場櫻吹雪,一杯櫻花酒,一條目黑川,一陣春風(fēng)來,滿川光影,兩岸落櫻,只是舉著杯,你緋紅了臉,也許緋紅了眼,記憶里,多了一場紀(jì)念。
仰望落下的櫻花雨,櫻花樹下喝茶,穿百褶裙的少女在合影、碰杯,老爺爺拿起畫板,畫筆追著櫻花落下的速度,歌聲飄忽,少年撿起一把花瓣,塞進(jìn)行李箱,帶走一封四月的情書。
此情此景,少了櫻花,少了人,都是遺憾。端著酒杯,站在燈籠下,隔著櫻花雨,看人來人往,你一定會明白,無東京,不櫻花。
3700萬人口,13條地鐵線,如此龐大的都市卻打開了自然與城市的邊界。那把“設(shè)計”的鑰匙,遠(yuǎn)不止是櫻花。這種連接,在小小的餐廳造景里,在大量日式、西式的庭院里,甚至在地鐵線的名字上——搭“百合海鷗線”,去人造沙灘臺場,邂逅夕陽下的海鷗。
大概也是這樣的東京,才能誕生“言葉之庭”的故事。
一場夜未眠——城市與燈光
夜來臨,燈光成畫筆。比起香江的五光十色、內(nèi)地一線城市的金碧輝煌、東京的畫少了一分奪目,卻多了協(xié)調(diào)。就連以燈紅酒綠著稱的新宿、繁華心臟銀座都因為設(shè)計規(guī)整、猶如書簽的招牌、極少撞色的光彩,多了一份耐看的華麗。
筆者一向反感在高樓上印各種雞血口號、鳥獸蟲魚,通體明亮、繽紛流光,像土豪套上金鏈一堆,越炫富,越顯土。
東京之夜,由調(diào)色女皇石井干子點染。
在六本木之丘上眺望,看東京塔從黃昏到夜晚,像從內(nèi)至外逐漸點燃的火炬,在一片星星點點的光亮中,格外醒目,與對面橙紅的車水馬龍對望,隔著玻璃,都能觸摸到這座城市的心臟和血脈,東京夜色,仿佛從漫畫里浮出。紅磚、歐式風(fēng)情的東京火車站,只用琥珀色燈光照亮,留下恰好的陰影,像一個頂著深藍(lán)色禮帽的紳士,擁抱每一個夜歸的人。走入地鐵站,指示光柱被調(diào)成一杯“摩卡咖啡”,行走之中香氣滿懷。而就連路邊的一棵樹,都要伴著一小圈紅玫瑰、一大圈白玉蘭,再被成堆郁蔥的葉包圍。
鏡面、燈光、綠化、自然的恩賜——東京是一座被設(shè)計好的華麗城市。你可以說,不喜歡刻意、更喜歡原始和粗糙,不喜歡會發(fā)熱的馬桶、十幾款有名字有設(shè)計的指甲刀,但一個好的城市,至少能提供更精致生活的選擇。
設(shè)計,源于有心。而一個有心的城市,會在新宿御苑的某個竹亭、鋪滿大理石的某個地鐵站臺、仰望到東京塔的某個街頭、某個便利店的某個座位、安慰風(fēng)雨里某個拼搏的少年。縱然我相信它會有《東京教父》里殘酷的都市陰影,卻更相信,這樣的城市,會上演《東京教父》般巧合、溫暖的結(jié)局。
關(guān)于東京人
在接觸到的東京人里,大多是禮貌的,但也都是行色匆匆,談不上熱情。
但在看櫻花的時候,有一個日本老太太幫我按住一朵飄下差點滾落目黑川的櫻花,笑著對舉著相機(jī)的我說“どうぞ”(請)。在富士山,不巧遇上云層遮擋,當(dāng)?shù)氐睦蠣敔斢萌照Z跟我們解釋后,還拿著印著櫻花和富士山的畫冊追上來描繪富士山的形狀(大概怕我們聽不懂),補(bǔ)償了富士山躲起來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