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麗
摘 要:競技體育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體育競賽為主要特征,以創(chuàng)造優(yōu)異運動成績、奪取比賽優(yōu)勝為主要目標的社會性的體育活動。本文通過列舉競技運動賽事案例或競賽運動員事例,來分析探究競技運動的現(xiàn)代社會價值。
關鍵詞:競技運動;社會價值
一、激發(fā)競技運動員的自我奮斗精神
在競技比賽中,運動員們還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各項體育競技運動的成績,創(chuàng)造出新的記錄,這使得競技運動中所記載的成績,成為運動員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鞭策運動員們不斷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激勵著人們努力奮斗。例如,田徑徑賽中的每一個0.01秒記錄打破,田賽中的每一毫米的突破;短道速滑的起跑,游泳姿勢,跳高的姿勢等每一種新技術動作的創(chuàng)新;花樣滑冰,花樣游泳等每一次精彩的表演,這都體現(xiàn)了人類在追求卓越過程中的競爭性,這可以激發(fā)競技運動員朝著記錄自我奮斗。
二、起到了競爭與合作的教育作用
在競技比賽中,不僅僅是表現(xiàn)的個人的競技水平,更有合作精神的體現(xiàn)想要。即使是在單人競技項目賽事中,運動員的競技想要達到一定水平,除了本身的技術和天賦,還得靠團隊的背后的支持和運作。例如劉翔在110米跨欄項目上勇得桂冠,除開劉翔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以外,還離不開教練的指導,康復師的恢復,營養(yǎng)師的調節(jié),運動心理的調節(jié),運動生物力的技術指導和分析等等,一個奧運冠軍的誕生靠的是一整個團隊的支持。
在團體項目中,自然就更加強調競技與合作的精神,比如,籃球、足球以及排球等團體項目,除開背后團隊的支持,還有隊員的團結合作,集體項目不單單是靠個人的競技運動水平,其中還包含著各種戰(zhàn)術意識的協(xié)調配合。除了這些,還有就是對手之間的合作,就像是林丹和李宗偉之間的友誼,即是對手,又是合作者,如果沒有對手,也就沒有這么精彩的比賽。這種競賽的合作公平的道德精神,給參賽者和觀賽者都起到了一定的道德教育作用。
三、提高人們的生活品位
隨著現(xiàn)在的物質水平提高,經濟不斷地發(fā)展,人們的不僅僅在物質上面滿足,更加重視對精神的追求。所以,觀看高水平的體育競賽對人們來說,是休閑生活的一部分,競技比賽除了能突破自我,更能給觀眾一種美的感受。這也是競技比賽的一種重要的功能。
四、促進社會大眾群體對體育的參與
競技體育可以帶動社會大眾體育的發(fā)展,當優(yōu)秀運動員的競賽表現(xiàn)被社會大眾所熟知,尤其是青少年所熟知,這會讓青少年不自覺的模仿和學習。就像是學校體育里面,一旦校隊有突破性的成績進展,必定會對學校的學生產生影響,會帶動學校體育的發(fā)展,能夠積極引導同學進行相關項目的關注和鍛煉。而NBA籃球賽的明星效應更是一樣,詹姆斯的各種球技動作,包括整場比賽的表現(xiàn)得分很容易影響到觀看比賽的社會大眾人群,他們會把詹姆斯作為榜樣進行模仿,進行籃球活動,從而促進社會大眾對體育的參與程度。
五、顯示國家和社會團體的綜合實力
從古代奧運會的發(fā)展和舉辦目的可以得出,奧運會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減少城邦之間的斗爭,通過規(guī)則化的競技,顯示城與城之間的實力,從而進行城邦的城邦話語權的歸屬爭奪?,F(xiàn)在,競技體育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示著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的綜合實力。前面也提到過,競技體育不光包含著運動員自己的成績,還包括整個團隊的實力,其中就包含著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綜合能力。比如說現(xiàn)代奧運會,中東戰(zhàn)火紛爭國家地區(qū)的運動員很少或者根本無法參賽,而伊斯蘭教信仰的國家中要求女性頭戴面紗,這就表示這些國家的女運動員從某個角度來說是禁止參加沙灘排球的,這就是國家實力和文化的表現(xiàn),顯示著國家或地區(qū)的社會團體綜合實力。
六、促進經濟與社會發(fā)展
體育可以促進經濟的發(fā)展,自從1984的洛杉磯奧運會不再虧空之后,體育運動競賽就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在此之前,奧運會舉辦會使國家財政呈現(xiàn)“赤”字。除開大型的賽事,可以通過拉贊助和廣告商、門派收入等方式來增加財政收入以外,還可以通過銷售跟體育有關的周邊促進產業(yè)的發(fā)展。就像是足球的世界杯,在門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場外的球迷更是在外場等候,這是更是滋生了販賣球場泥土和空氣的生意,或許平常是難以置信,但出乎意料的是,球場內的空氣卻銷售得很快。
七、排解不良心緒,增強抗壓能力
觀看和參與體育競賽都有利于進行心理排解壓力和發(fā)泄。根據調查研究,在世界杯等大型賽事期間,犯罪率相較于平常會有所下降,這可以說明,在觀看球賽的時候,人們的不良情緒會有一定程度的排解;而從事體育競技活動,能夠進行較好地排壓,是一種調節(jié)心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陶茜.簡析競技體育的社會價值[J].運動,2013(13):11-12.
[2]徐鴻斌.競技體育的社會價值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4):154.
[3]夏堯遠.競技體育價值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3):432-433.
[4]趙洪生,孫志權.淺析競技體育的現(xiàn)代社會價值[J].東北電力學院學報,2004(05):46-47+63.
[5]楊國慶,韓風月.競技運動與社會價值傳播[J].體育與科學,199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