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喀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新疆喀什 844000
在我們的人民軍隊成立初期,因為沒有正確的軍隊建設原則,我們的在斗爭中出現(xiàn)很多嚴重的錯誤。南昌起義后,軍隊渙散,官兵在轉移中自動離隊,無組織無紀律。這種情況到了秋收起義之后軍隊中呈現(xiàn)出了更多的嚴重問題,如在當時有很多士兵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而當兵,哪里給的錢多就去哪里;部隊里沒有嚴格統(tǒng)一的紀律,軍官可以隨便打罵士兵,重者甚至可以槍斃;“而更嚴重是鄉(xiāng)土觀念,只能在家鄉(xiāng)為自己鬧革命,不愿意離開故土去救國救民?!边@些情況直接導致軍隊在很多戰(zhàn)斗中打了敗仗。
面對軍隊當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毛澤東認識到了軍隊的整頓迫在眉睫。于是,毛澤東在1927年9月29日,工農革命軍轉移到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后,便立即著手對軍隊進行改編。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這次改編使得“黨指揮槍”的原則在黨的軍隊中初步確立起來,大大加強了軍隊的思想政治建設,“使得中國共產(chǎn)黨在軍隊中的各級組織,成為領導的核心力量”。但是到了井岡山時期,軍隊的政治工作又是問題頻發(fā)。因此,毛澤東再次明確提出了黨對軍隊“絕對的指揮權”?!霸诩t四軍內部的組織建立了軍、團、營黨委和連支部四級黨組織,班有小組,初步形成了黨指揮槍的組織系統(tǒng)”。1929年12月底,紅四軍召開了第九次黨代表大會,既古田會議。與會代表一致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包括“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原則和制度”等重要內容在內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稕Q議》的核心內容就是“黨指揮槍”而非“槍指揮黨”,自此“黨指揮槍”的原則真正地確立起來。
《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明確規(guī)定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的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一個先進的黨,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她帶領著中國從分裂走向統(tǒng)一,引領著中國人民從貧窮走向富有,她時刻將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正因為如此,想要保持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國共產(chǎn)黨就必須將槍桿子緊握手中。唯有這樣,我們的軍隊才能夠是真正的黨的軍隊,國家的軍隊,人民的軍隊,才能夠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
歷史上,清政府也十分重視國家軍隊的建設。但是,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清政府允許各軍的最高將領自行建立軍隊,各軍的大帥“兵必自招,將必自選”,這就導致清政府對于軍隊建設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和制度,更沒有一套嚴謹?shù)能婈牸o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沒有一致的斗爭目標,更沒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軍事素養(yǎng),甚至有很多人都是憑借內部關系到軍隊里來混飯吃的。事實證明,這樣的清軍戰(zhàn)斗力十分低下,往往剛一開戰(zhàn)就不堪一擊,潰不成軍。以史為鑒,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掌握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從而保證全軍上下與黨和人民一條心,與黨和人民擁有共同的政治信仰,時刻做到“聽黨的話,跟黨走”。在黨的教育和領導下,我們的軍隊建立了完整統(tǒng)一的建設制度和嚴明的作風紀律,擁有著一心向黨的強大凝聚力,時刻保持著為祖國而戰(zhàn),為人民而戰(zhàn)的堅定信念。進而確保我們的軍隊能夠成為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強大的武裝力量。
自古以來,每一位有政治謀略的統(tǒng)治者都會將兵權緊握手中。宋太祖趙匡胤在建國初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采取威逼利誘的“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輕而易舉地將各軍將領的兵權解除,將其死死地攥在自己的手中,從而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他之所以這樣做,正是因為他自己就是通過“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當上皇帝的。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馬基雅維利也曾說過:“一切武裝的先知都勝利了,而非武裝的先知都失敗了?!痹诋敶h內仍然存在著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現(xiàn)象。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就被認為在此方面犯下了極其嚴重的‘政治錯誤’”。當今,雖然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時代發(fā)展的主題。但仍然要清醒地看到,我們所處的大環(huán)境實際上并不太平,黨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性,來迎接和應對來自國內外的各種新的挑戰(zhàn)和威脅。毋庸置疑,在新時代,黨更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使軍隊的政治方向永遠和黨保持一致,從而確保黨的執(zhí)政地位牢固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