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明
當人們還沉浸在中秋、國慶兩節(jié)團圓喜慶的回味之中時,重陽已至。戊戌重陽成為新中國喜迎七十年華誕之際的第一個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其重要性和象征意義遠非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從本期雜志“有容堂”征聯(lián)主題來看,主辦者分明是將尊老敬老的話題上升到社會穩(wěn)定、國家文明的高度來考量。眾所周知,人生一如草木,從青澀到金黃,實非人力所能逆轉,乃天地造化使然。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不僅深諳這樣的道理,而且始終將尊老敬老視為支撐和維系民族精神大廈和道德秩序的根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一古訓,像一把文明的尺子,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時無刻不在丈量著人類進步的程度。曾幾何時,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嚴重侵蝕,讓綿延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集中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倫理道德遭到破壞,老幼無序、三觀紊亂已然成為現(xiàn)實社會中一部分人的常態(tài)。它不僅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尊嚴和權益,而且對社會的穩(wěn)定、國基的穩(wěn)固構成嚴重的威脅。尤其是對于一個已經(jīng)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來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對老年人的認識問題,任何說辭和舉措都將變?yōu)橐患埧照?。此刻,我們還要感謝《對聯(lián)》雜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們在市場競爭的夾縫中苦苦掙扎之時,不是丟掉自己的骨氣去迎合生存的需求,而是把視角對準老年人這個弱勢群體,著實讓我感動。他們通過傳統(tǒng)文化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反映當下老年人真實訴求的同時,也期冀著通過這種方式喚醒一部分對此等現(xiàn)象麻木的人們。
老,是人生無法違逆的自然規(guī)律。當老齡化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時,人們正確面對和尋求解決的方法,才是人間正道。君不見,有如啃老、坑老、虐老、騙老等一系列侵害老年人權益的丑陋現(xiàn)象,仍不時在現(xiàn)實生活中閃現(xiàn)。對此,我們不應一味地強調(diào)這樣或那樣的客觀原因,而應首先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讓尊老敬老變成每個人的自覺行為。我們不否認因時代的快速發(fā)展無形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生活壓力,但這絕不能當做忽略曾養(yǎng)育我們的父母長輩生存質量的理由。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繼續(xù)前行的人生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教導我們說,沒有老一輩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樣,全國幾億老年人勵精圖治闖出來的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還有待于年輕一代與老年朋友們攜手同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續(xù)寫新的篇章。
晚霞輝盛世;
華夏頌嘏年。
祝天下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也更加期待著尊老敬老之風重新蕩漾在中華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