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
摘 要:茶小綠葉蟬,同翅目,葉蟬科俗稱浮塵子、葉跳蟲等,發(fā)茶小綠葉蟬是我國茶區(qū)茶樹葉蟬類的體量最大的害蟲,也是分布最廣的一種重要茶樹害蟲,其在全國各產茶省、自治區(qū)均有發(fā)生。該蟲以成蟲、若蟲刺吸茶樹嫩梢汁液,消耗養(yǎng)分與水分;雌蟲產卵于嫩梢組織內,使芽生長受阻。危害后使受害茶樹芽葉蜷縮、硬化、葉尖和葉緣紅褐枯焦,芽梢生長緩慢,受害芽葉葉緣變黃枯焦,葉脈發(fā)紅,生長停滯硬化,甚至脫落,受害的芽葉制茶易碎,味澀,品質差。是主要茶葉害蟲之一。嚴重為害夏秋茶,對茶葉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通過試驗,了解和展示參試藥劑對茶小綠葉蟬的防治效果,為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和現場。
關鍵詞:苦盾;葉蟬;防治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引文
通常在茶園防治茶小綠葉蟬的方法中,最為通用的就是化學防治。尤其是在越冬基數較大的茶園,通常茶農會在11月至翌年3月噴施40%樂果乳劑、50%殺螟松乳劑、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劑1400倍液,減少越冬蟲口基數;而在采茶期一般是茶小綠葉蟬成蟲第1次盛發(fā)期高峰前用藥防治。因為現在面臨大量的出口貿易壁壘應當選用植物源農藥,生物農藥進行防治,一般會使用:0.3%苦參堿、0.5%苦參堿、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以及1.8%阿維菌素。由于在茶園的實際防治體會中,個人更傾向于使用0.3%苦參堿,所以本文就個人對0.3%苦參堿、0.5%苦參堿、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以及1.8%阿維菌素3種防治茶小綠葉蟬的藥品進行了實驗并對實驗數據進行了比對整理給出了防治效果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藥劑
“苦盾”牌0.3%苦參堿水劑,“苦盾”牌0.5%苦參堿水劑,生產廠家為新疆五家渠農佳綠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水分散粒劑(自購),生產廠家為正邦化工;
1.8%阿維菌素乳油,生產廠家為天津漢邦植物保護劑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1.2.1 試驗地點
光山縣凈居寺茶場茶園:光山縣地處大別山北麓,淮河以南,為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qū),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年降雨量1000mm左右,無霜期226d,年平均氣溫15.4℃,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990h。土壤為黃棕壤、黃褐土等,質地疏松、肥沃,pH值在5.5~6.5之間,呈酸性或微酸性。山青水秀,山巒疊翠,云集霧繞,植被完好,森林覆蓋率達50%非常適宜茶樹生長。而且境內無工業(yè)污染和其它污染源,水質、空氣、土質均無污染,生產無公害茶,得天獨厚,條件優(yōu)越。凈居寺名勝風景區(qū)凈居寺茶場茶園就坐落在該區(qū)域因為該區(qū)域是茶葉主栽區(qū),選取該茶場茶小綠葉蟬常發(fā)的茶葉園作為試驗地。試驗地的為丘陵地形,土質為黃棕壤,偏酸性,選取其中種植品種、肥水管理及其它栽培條件基本相同的0.67hm2面積為試驗區(qū)域。
1.2.2 試驗處理與小區(qū)
0.3%苦參堿100mL/667m2,分800倍、1200倍、1500倍3個濃度梯度;
0.5%苦參堿50mL/667m2;
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
1.8%阿維菌素;
清水空白對照。
參試藥劑示范區(qū)面積667m2,空白對照區(qū)面積66.7m2,不設重復。
1.3 施藥時期及方法
受光山縣2017年天氣影響,6月下旬至7月上旬茶小綠葉蟬始上升危害,選擇在茶小綠葉蟬發(fā)生高峰期7月上旬施藥,具體施藥時間為清早露水未干時施藥。方法為:用手動噴霧器進行常量噴霧,使用前2次稀釋,噴霧均勻周到。
1.4 調查時期和方法
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1、3、5d調查茶小綠葉蟬殘存活蟲量及蜘蛛等天敵存活量。調查采取東西南北中5點取樣,調查活蟲數,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
2 結果與分析
2.1 調查方法及數據
調查方法使用的是檢葉數蟲法(百葉蟲數)。用5點取樣法,每樣點調查100張葉片,葉片為位于茶叢中、上部當年新葉,先查看正面,再輕輕翻轉葉片,檢查葉片反面的成、若蟲數,晴天在晨露未干前調查,陰雨天則全天都可進行。調查時動作要輕、快,防止蟲子逃脫,避免重、漏數。調查結果見附表。
表格說明:為方便記載,分別用字母命名各處理,把0.3%苦參堿800倍區(qū)域為A處理,0.3%苦參堿1200倍區(qū)域為B處理,0.3%苦參堿1500倍區(qū)域為C處理,0.5%苦參堿50mL/667m2為D處理,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8~10g/667m2為E處理,1.8%阿維菌素100mL/667m2 為F處理,清水空白對照為G處理。
2.2 試驗結果及分析
根據試驗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本試驗所用的生物農藥苦參堿幾個濃度以及2種對照農藥對茶小綠葉蟬的防治效果表現不同。藥后1d效果從高到低為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81.5%、1.8%阿維菌素70.1%、0.3%苦參堿1200倍59%、0.3%苦參堿800倍57.1%、0.3%苦參堿1500倍34.6%、0.5%苦參堿50mL/667m2 30.4%;藥后3d(藥后第2天天氣小雨,第2天夜晚至第3天大雨,對藥效造成一定的影響)效果從高到低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1.8%阿維菌素、0.3%苦參堿1200倍均為100%,0.3%苦參堿800倍、0.5%苦參堿50mL/667m2均為97.7%,0.3%苦參堿1500倍最低,為90.4%;藥后5d效果從高到低0.3%苦參堿1200倍100%、0.5%苦參堿50mL/667m2 97.2%、0.3%苦參堿800倍97.1%、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96.7%、1.8%阿維菌素94%、0.3%苦參堿1500倍93.8%。
3 小結
從試驗結果看,供試藥劑0.3%苦參堿1200倍總體防治效果最好,藥后第1、3、5天防治效果分別是59%、100%、100%;其次是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藥后第1、3、5天防治效果分別是81.5%、100%、96.7%;然后依次是1.8%阿維菌素100mL/667m,藥后第1、3、5天防治效果分別是70.1%、100%、94%;0.5%苦參堿50mL/667m,藥后第1、3、5天防治效果分別是30.4%、98%、97.2%;0.3%苦參堿800倍,藥后第1、3、5天防治效果分別是57.1%、98%、97.1%;0.3%苦參堿1500倍區(qū)域,藥后第1、3、5天防治效果分別是34.6%、91.7%、93.8%。但是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維鹽和1.8%阿維菌素100mL/667m2 2種對照藥劑對天敵的殺傷力較強,不建議在茶園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