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勒夫金
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和其他富商們,這些成功人士向我們證明了早起是有用的
曾兩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好萊塢明星沃爾伯格告訴記者,他每天凌晨兩點半起床,開始一套為時一個半小時的養(yǎng)生套餐——包括健身、高爾夫、祈禱和“冷療”康復,然后每天晚上七點半睡覺。
他不是唯一一個出了名的早起的人。據(jù)報道,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凌晨3點45分起床,而迪士尼老板伊格爾凌晨4點25分的預定訓練顯然激發(fā)了美職籃球員更早起床去健身房。
領(lǐng)英里企業(yè)領(lǐng)導者的簡介中,通常有一個共同點——如果想要成功,那就早起吧!
所以,我們都應該早起嗎?早起真的會提高工作效率嗎?即便確實如此,也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很有可能隱藏了我們不欲為人知的欲望,即黎明前的叫醒服務(wù)只是為了給人營造一種“工作效率高”的印象。
雖然凌晨兩點半起床意味著白天非常漫長而且不能休息,但是沃爾伯格的早睡讓他每晚仍有七個小時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對工作效率非常重要——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認知能力。
華盛頓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兩位美國研究人員巴恩斯和斯伯萊茨對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研究。他們考察企業(yè)是否應確保員工有充足的睡眠。
許多人在天亮時醒來后先去鍛煉身體或者處理家務(wù)和雜事,然后再去處理工作——“百靈鳥”型人可能繼承了這些特征
斯伯萊茨認為,沃爾伯格只是將他清醒時間段的起始時間提早了(盡管是極端的),而他實際上很可能工作效率更高。
她說:“這么做的優(yōu)勢是:你可以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在家人起床或者協(xié)助同事之前有更多時間完成自己的目標。”
但是這么早睡可能會“錯失自己的社交關(guān)系網(wǎng),甚至失去社交能力”,而這些對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她說:“我認為,如果你晚上七點半就睡覺,會錯過和家人一起用餐聊天或者和朋友社交的機會?!?/p>
盡管如此,早起狂人是基因所致嗎?
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在幼年時期像百靈鳥;在青壯年時期又像貓頭鷹;到中老年時期又變回早起的百靈鳥
人類的睡眠模式受生物鐘節(jié)奏的影響,即24小時內(nèi)有規(guī)律的清醒和困倦。許多人往往每天會在同一時間醒來并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前往不同時區(qū)時,時差會影響我們的作息。
根據(jù)這些生物鐘節(jié)奏,研究人員將人類分為兩大類:百靈鳥(早睡早起者)和貓頭鷹(晚睡晚起者)。
巴恩斯說,不同人群會有一些自然差異,但是通常許多人在幼年時期像百靈鳥;在青壯年時期又像貓頭鷹;到中老年時期又回到百靈鳥狀態(tài)。
但他認為像沃爾伯格那樣凌晨兩點半自然醒來的“超級百靈鳥”非常稀少。
巴恩斯說:“從身心健康的角度來看,如果你的日程安排符合你的生物鐘節(jié)奏,那就是最好的狀態(tài)。”
一些人日程安排與眾不同,且又到處宣傳,可能另有目的。
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喜歡吹噓自己早起呢?他們可能只是想制造出自己工作效率高的假象。此外,社會群體往往存在一種偏見,偏向和喜愛早起的人。
2014年的一項研究針對120名在職成年人進行了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主管對上班晚的員工績效評級較差,因為覺得他們不夠盡責。此外,相比“百靈鳥”型主管,“貓頭鷹”型主管對上班晚的同事有負面看法的概率較小。
巴恩斯說:“評估員工的工作日程存在偏見,上班早就會被肯定,那么你想放大什么?你希望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嗎?”
當一天結(jié)束的時候,如果你可以自由安排,你應該根據(jù)身體狀況行事,知道什么時候該休息了。雖然早一點上班可能會讓你更有效率,但還是要問問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早起是否真的會有更多產(chǎn)出?或者只是為了讓自己或者別人相信自己更有效率?
不管是何原因,健康應是第一位的。巴恩斯的研究表明,不健康包括強迫自己保持清醒。如果這樣,不道德行為的概率甚至也會增加。
巴恩斯說:“在你疲憊或者狀態(tài)不佳的時候,不好的事情就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