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
1
對于李白來說,世間之酒就是詩;對于世間之人來說,李白的詩就是酒。李白自稱“酒中仙”,他在一生之中喝過多少次酒,自已也不知道;曾與誰對酌,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我只能深潛在他的墨香里,傾聽他舉起酒杯時的一聲聲大笑;只能穿行在他的詩句里,打撈出一段散發(fā)著酒香的記憶。
2
公元742年,李白與賀知章相遇于長安。名滿天下的賀知章解下腰間的金龜,換得美酒,兩人酣暢淋漓地大醉一場,成了詩友、酒友和知己。那次,李白雖然醉了,但他卻記住了賀知章說過的一句話:“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謫仙”一詞使李白這個布衣之人名動京城!那天,長安的酒氣熏香了千年的時光!
公元744年,賀知章告老還鄉(xiāng),李白將才思釀成了一壇酒,捧給了賀知章:“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彼麄兣e起酒杯,定下了再次相見之約,依依惜別。
這次分別,成了永別。公元746年,李白乘船南下,依照兩年前之約前往會稽去拜訪賀知章。途中獲悉賀知章已于一年前病逝?!盎綗o賀老,卻棹酒船回。”李白站在船頭,迎著江風仰天長嘆:誰與我對酌?
3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公元744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他在洛陽遇到詩圣杜甫,便相偕漫游宋州(今商丘)的梁園。又遇到懷才不遇的高適。這年李白四十四歲,俠骨仙風,神采飄逸;杜甫三十三歲,清癯有神,老成持重;高適四十五歲,氣宇軒昂。他們一邊痛飲,一邊懷念著阮籍、調(diào)侃著信陵君和司馬相如。李白酒醉后,聽著遠處傳來的琴聲,在墻壁上題寫了《梁園吟》。
黃昏時分,小和尚欲洗掉墨跡還粉壁以清白。在附近撫琴的女子是李白的鐵桿粉絲,她千金買壁以存詩墨。這個女子是前朝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煜。
在高適的撮合下,李白娶宗氏為妻,開始了“一朝去京闕,十載客梁園”的生活。
公元755年,李白應(yīng)永王李璘之邀而入幕。永王敗北后,李白被投入監(jiān)牢之中,他給“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高適寫信求救,高適害怕受到連累而漠然置之。滿面風霜的李白立在涼風之中慨然長嘆:誰與我對酌?
4
“長風吹月渡海來,遙勸仙人一杯酒?!崩畎鬃蕴枴扒嗌従邮俊?,是一位虔誠的道教信徒,他一直行走在尋仙訪道的路上。其實,李白又何須尋仙訪道?他就是在塵世渡劫的上仙!
風和日暖,春光爛漫的時節(jié),他在深山中與一位隱士對酌。不知喝了多少杯酒,喝醉了的李白如山花一般純真,如山溪一般明凈。他半睜著惺忪的雙眼,拖著長腔說:“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古來圣賢皆寂寞”,李白也不例外。李白的一生都在抱憾而行,他自信“我輩豈是蓬蒿人”,卻在失意與落寞之時,慨嘆“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薄俺榈稊嗨鳎e杯消愁愁更愁?!崩畎自谕砟暝僖淮问艿搅嗣\的嘲弄,他提起酒壇,一次又一次地與命運對酌。
獨自喝完了幾壇酒后,他踉踉蹌蹌地行走在鋪滿了落葉的山徑上,行走在詩意的月光下,發(fā)出了一聲聲長嘯:誰——與我——對酌?
5
關(guān)于李白的仙逝,我更愿意相信民間的說法。
李白在被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的路上,天下大赦,經(jīng)過長期的輾轉(zhuǎn)流離,終于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fā)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涂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公元762年,李白扁舟載酒,獨酌于當涂的江上。那晚,一輪明月俯看著眾生,薄霧給江面披上了一層輕紗。他身著一襲青灰色的長袍,傾聽著清風傳送來的世外之言,長歌當哭?!按簌i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唱完,他縱身一躍,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一生之中,最鐘情之事,當屬飲酒。他愛美酒的醇香,用才情釀成了一壇壇酒,讓歷史的書頁飄散著美酒的醇香。他最鐘情之物,當屬明月。他愛明月的那份高潔,把自己的背影投入歷史的江水之中,成了一朵高潔的浪花。
雪夜獨酌
1
放一支古曲,酒杯中盛滿了古曲的悠揚;斟一杯酒,古曲中彌漫著酒香的醇厚。酒與古曲成了一對十指相扣的戀人。
點一支煙,茶杯里盛滿了孤獨;泡一杯茶,煙霧里盛滿了茶香。煙與茶成了兩個情同手足的兄弟。
掬一捧雪,放在瓷盤中,雪純粹了瓷盤的淡雅,瓷盤淡雅了雪的純粹。雪與瓷盤成了一對耳鬢廝磨的夫妻。
塵世間的相遇是如此曼妙,如此美好!
2
雪夜獨坐把清盞,且與先賢共清歡。試問青蓮居士,清寒的雪夜,我給你當一名煮酒的書童可否?王安石家墻角的那枝梅花今年又開了吧?借縷暗香寄存在我的字里行間如何?輕問易安居士,寂寥的雪夜中,我去你家當一名守院的更夫可否?醉問雪芹,凄涼的雪夜中,我給你家當一名掃雪的家仆如何?
今夜,我們共同舉杯,且飲一杯酒,共銷萬古愁!
3
雪花輕揚,翩然翻飛,不悲不喜,飄進原野,飄進田疇,飄進村落。很想效仿古人,踏雪穿過原野,穿過田疇,穿過村落,行囊中裝滿了晶瑩的才思,去尋訪一位魂棲紙硯的清雅之友。到達友宅后,不聲不響地離開,在歸途中與那個純粹的自己相遇。
雪花輕揚,翩然翻飛,不嗔不怨,飛入小院,飛入檐下,飛入我的字里行間。多想效仿古人,懷揣閑逸踏雪而行,從字里行間走出,從小院中走出,走到斷橋邊,輕嗅一朵梅花的清香后,不聲不響地離開,在歸途中與那個優(yōu)雅的自己相遇。
4
一滴水,在陽光的注視下,化為一縷輕煙;一縷輕煙隱居在虛空之中,歷經(jīng)了三百多個日夜的清修,終于修煉成了一朵六角瓊花。六角瓊花帶著水的氣息、煙的神韻、花的氣質(zhì)飄飄悠悠地把塵世裝扮成了一篇童話。行走在雪國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童話故事里的主角。從童話故事里回到塵世,我們都已白發(fā)蒼蒼,卻心甘情愿。
雪花閃耀著神性的光芒,在大地的懷抱中再次化為一滴水,完成了一個輪回。每一個輪回之中,每一朵雪花都會遇到一個懂她的人,把雪花的身影譜寫成一曲歌謠。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歌謠,《詩經(jīng)》中才多了一份純凈,唐詩中才多了一份浪漫,宋詞中才多了一份溫婉,元曲中才多了一份蒼涼。
5
為了追尋一份純凈,我把春夜的閑愁浸泡在《詩經(jīng)》中;為了尋覓一份浪漫,我把夏夜的落寞浸潤在唐詩里;為了邂逅一份溫婉,我把秋夜的悵惘浸透在宋詞中;為了偶遇一份蒼涼,我把冬夜的清寂浸沒在元曲里。
我在先賢的字里行間一次又一次地洗滌心懷,一次又一次地打掃心宅,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清修。忘卻了來路,也不問歸宿,奢求修煉成一朵雪花,悄無聲息地從虛無中來,悄無聲息地到虛無中去。
6
人與人之間的邂逅,恰似一朵雪花與一朵雪花的相逢。
雪花與雪花之間也許只有一瞥之緣,也許可以相伴而飛,也許可以相擁而眠,也許可以一起融化成冬日里的一滴淚。別時終須別,守時當惜緣。離別之時,只要彼此帶著對方的靈魂的馨香,便可無憾!
生命的歷程只是從虛無走向虛無的一段行程。不要去奢望被世人記憶,也不要奢求什么永恒,我們都是被忽略不計的那朵雪花。
7
鋪開紙,茶香在紙的素心中氤氳,成了一片片飄飛的閑情,撫摸著雪夜的孤獨;提起筆,酒香從我的筆尖溢出,成了一縷縷和煦的風,拂動著雪夜的落寞。
我在雪夜里獨酌,成了一朵輕盈的雪花,飄進你的小院中,注視著你在軒窗里靜坐。
我在雪夜里寫下一行行文字,這一行行文字成了一朵朵翩然的雪花,飄落在你的窗臺上,注視著你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