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龍峰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新三礦,河北邯鄲056200)
新三礦162601工作面為綜采工作面,工作面煤層為單斜煤層,煤層走向 NW55°,傾向 NE,傾角 7~15°,平均為 11°,煤層厚度2.8~4.5m,平均4.2m。工作面采煤方法為傾斜長壁輕型綜采放頂煤后退式方法。工作面地質構造較為復雜,掘進時揭露8條斷層。目前揭露兩條正交斷層,受斷層影響,工作面第34臺~43臺支架煤壁及頂板較破碎,出現(xiàn)片幫,尤其在35~38臺支架處由于空頂時間較長而發(fā)生冒頂,冒高約4~5m,致使綜采工作面推進較為緩慢,嚴重影響到綜采工作面回采生產(chǎn)與安全。為加快推進,早日推過該構造帶,需另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防止煤層片幫空頂,使工作面安全順利推過該構造帶。
根據(jù)現(xiàn)場觀察及以往其他礦的實際經(jīng)驗,宜采用化學注漿加固的方式,對工作面斷層帶附近煤壁及破碎頂板進行超前注漿加固,使其凝結成為一個整體,提高煤壁及頂板的黏結強度,減少煤壁片幫范圍及深度,控制頂板垮落,確保工作面安全生產(chǎn)。在2601工作面推采過程中除實施以上技術措施外,重點對煤層注漿進行了實驗研究。合理的煤層注漿可增加煤體顆粒之間的黏聚力,降低煤的脆性,增加煤壁及頂板的整體性延緩煤壁的片幫漏頂,給工作面一定的拉架時間,有效的控制煤壁及梁端頂板的片幫冒落,形成不易脫落的再生頂板。
針對本次工作面的特殊情況,設計在工作面構造變化處從煤壁面布置注漿孔,對工作面受構造破壞的煤壁及偽頂頂板進行注漿加固。注漿時以割煤循環(huán)為單位,根據(jù)工作面推進速度確定注漿段長度適當進行注漿,保證工作面正常推進。
注漿加固從注漿材料來看分為無機和有機(即化學)兩種。無機材料以水泥或水泥-水玻璃雙液為主,該類漿液為顆粒型,而且凝固時間不宜調節(jié),跑漏嚴重,漿液在凝固過程中離析析水,凝固體強度上升慢且脆性大,主要用于裂隙較大,無動壓影響且變形量較小,自身強度較高的圍巖注漿,對于冒頂處理無能為力。而化學漿液為溶液型,可以滲透到細小的裂隙和孔隙內,漿液反應速度快而且反應時間可調,凝固體有較高的彈性,強度上升快,在幾分鐘內可達到最終強度的90%以上。
根據(jù)回采工作面冒頂治理的使用特性,煤巖體極為松軟破碎,且穩(wěn)定性差,煤壁及頂板承受動壓影響等因素要求注漿材料應具有凝固速度快、固結體強度上升快、材料應有較好的韌性等特性。因此選用波雷因注漿材料。
波雷因注漿材料由A、B兩種組分組成。當A、B兩種組分以相同的體積充分混合后,能形成較高強度并具有較好韌性的固結體。該漿液具有較高的粘合力和較好的機械性能,與煤、巖層有較好的親和力,固結體的柔韌性能承受一定的地層變形。材料注入破碎煤體、巖石后,低黏度混合物保持幾秒鐘,迅速進行一系列的復雜化學反應,與煤巖體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固結體,從而起到加固煤壁及頂板的作用。其性能指標如下:
波雷因性能指標:
基本組分 A料 B料密度(25°C)/g/cm3黏度(25°C)/mpa.s包裝(塑料桶)/kg 1.23 220 27 1.05 200 23混合比保存期(25°C)開始反應時間(s)膨脹倍數(shù)抗壓強度(MPa)黏結強度(MPa)1∶1 6個月35~60 2~3 58 5.5
波雷因漿液A、B兩種料以1∶1的比例注入煤巖體裂隙中,以孔口管為中心,向四周滲透和擴散,充填破碎、松散的煤巖體裂隙,并且在材料自身二次發(fā)泡、膨脹的推動下,滲透到圍巖的深部微細裂隙內,漿材膠凝后將松散、破碎的煤巖體膠結在一起,起到擠壓充填、粘接補強且具有一定塑性變形能力的作用。
注漿孔開孔位于頂板以下2.0m,孔間距2.5m,孔深6m。鉆孔垂直工作面方向上仰20~23°,以終孔進入頂板1m為準,每一循環(huán)鉆孔布置要與前一循環(huán)成交叉五花布置。
①注漿終壓
根據(jù)圍巖條件與類似工程經(jīng)驗,確定6m注漿孔注漿終壓為:3~5MPa。
②注漿擴散半徑 R=(γgha/2s+a)β
式中:γ為水的容重,g為重力加速度,s為漿液剪切強度,
h為注漿壓力,a為巖層的間隙等值半徑,β為時間系數(shù)
實際施工時通過調整漿液的膠凝速度、滲透性和注漿終壓,保證實際有效擴散半徑不小于1.5m。
③單孔吃漿量Q=AπR2 L n B
式中:A為損耗系數(shù),R為有效擴散半徑,L為注漿段長,
n為開口孔隙率,B為漿液充填系數(shù)
預定每孔注漿量為300~350kg。如果單孔注漿量達到了設計數(shù)量而未達到設計終壓時,停止注漿,以設計量為準。
注漿泵和淺眼幫錨桿機采用壓風作動力,用φ25mm高壓膠管將壓風接至注漿或打眼地點,前端加裝φ25mm高壓球閥。
打眼設備:工作面煤壁及頂板采用風動錨桿機鉆眼,配φ28mm和φ32mm相應規(guī)格的鉆頭。
注漿設備:采用ZBQ-5/12型風動雙液注漿泵,技術參數(shù)如下。
型號 壓力比 最大排量(L/min)供氣壓力(MPa)(m3/min)質量(kg)外形尺寸(mm)耗氣量ZBQ-5/12 65:1 20 0.2~0.6 1.5 60 900×400×730
標孔→鉆孔→檢查鉆孔質量→安裝注漿管及封孔部件→封孔→準備漿液→開泵注漿→凝固→檢查注漿質量→驗收。
注漿量:工作面注漿量按循環(huán)計算。每循環(huán)預計需打孔5個(按注漿范圍為12.5m),用量為1.75噸。預計走完構造段(約75m)需25個循環(huán),預計總注漿用量43.75噸。
通過使用局部短壁注漿的方法,且注漿孔1.5m范圍內能形成較硬的黏結層,煤機割煤后煤壁基本不片幫漏頂,壓縮了維護頂板的時間,減少了人員維護頂板的材料費用支出,采煤機開機率由原來的18%提高到52%,經(jīng)濟效益和安全效益顯著。
工作面注漿技術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節(jié)省材料,工人勞動強度低,黏結效果良好等特點。該技術的應用,使工作面局部頂板破碎地點頂板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證了安全生產(chǎn),該工藝可使煤體有效凝結,防止煤壁片幫漏頂,大幅度提高工作面推進速度,大大降低被頂材料損耗,改善工人工作量,在三軟煤層、破碎頂板采煤工作面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