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維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對綠色食品、水果的健康要求也更高了。而葡萄作為一種較普遍的水果,其生長狀況易受人們關注,但葡萄生長環(huán)境多在南方,氣候潮濕,種植面積大,數量多,極易受病蟲害的威脅。本文列舉了幾種葡萄病蟲害發(fā)生的原因及特點并提出對策,以達到減輕病蟲害的效果。
關鍵詞:病蟲害;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6.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59
葡萄是較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水果,大多在南方種植。但南方氣候潮濕,易生病蟲害,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葡萄產生的病蟲害主要有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綠盲春等,導致葡萄的質量和數量大幅下降。另外,還有許多企業(yè)、種植戶沒有建立完善的種植管理制度,防蟲害的技術不成熟,大量噴灑農藥、盲目施肥的現象依然存在,葡萄表層殘留大量農藥,威脅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
1 病蟲害主要特點
1.1 黑痘病
葡萄中央出現針頭大小般的黑色小點,類似小鳥的眼睛,又稱鳥眼病和瘡痂病。其主要特點為:葡萄產生多個小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危害葡萄的幼果、葉片、枝葉。幼果受到感染后,周圍有褐色圓斑,后期中央呈白色邊緣呈紅色,接著病斑硬化至龜裂。黑逗病菌經??恐z在植物組織內越冬,第2年4—5月份產生大量的孢子,每年5月末—6月末為該病病發(fā)的高峰期。
1.2 炭疽病
炭疽病,又稱晚腐病。在葡萄成熟時發(fā)生,每年7月上旬—8月中旬為該病病發(fā)的高峰期。該病危害果粒,造成果實的萎縮或腐爛。炭疽病依靠菌絲在枝干上越冬,第2年產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因此,在夏季高溫多雨期易發(fā)病。
1.3 霜霉病
霜霉病危害葉片、果實、新植。葉片感染后形成淺黃色的圓形至三角形的小斑點,后期變?yōu)楹稚~片枯死。果實感染后易萎縮至掉落。新植感染后產生白色的霜霉層以阻止新植的生長。
1.4 白腐病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果梗、葉片、穗軸、枝梢。果穗感染后會出現褐色斑點逐漸擴大直到果穗變枯、果粒掉落。枝梢感染多在傷口處,發(fā)病時呈水潰狀后變?yōu)楹稚?。葉片感染多在邊緣傷口處,呈褐色。其病菌多在病枝上越冬,每年7月中后期為發(fā)病高峰期。
1.5 紅蜘蛛
南方天氣潮濕適合紅蜘蛛的生長。紅蜘蛛是葡萄蟲害最為嚴重的一類,通過若螨和成螨危害葡萄的幼果和葉片,發(fā)病時果實呈鐵銹色布滿葉片。冬季藏于葡萄藤中產螨,第2年6—7月份傳播。
2 防治措施
2.1 改善葡萄架的通風透光條件
由于葡萄架枝葉密、果實多,如果通風透光條件差極易發(fā)生病蟲害。因此,要及時摘除老葉、抹芽、摘除多余花穗、綁蔓,以保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處于位置較低的果穗,可用繩子高吊。
2.2 果園清潔工作
進行果園清潔工作是防治病蟲害的根本措施。每年春、秋兩季進行,冬季修剪、剝掉蔓上的老皮,將修剪的枝葉填埋或燒毀處理,以防止病蟲害越冬。在生長期發(fā)現病蟲害,要將感染了的果粒、葉片、枝條修剪并燒毀,以防止向其它部位蔓延。
2.3 深翻和除草
果園中的病枝和雜葉、雜草是病蟲害繁衍、越冬的場所,要及時除草并結合施基肥深翻,以將病蟲害翻入到施肥溝里。另外,將葡萄株根部周圍的土壤深翻可將底下的蟲蛹、幼卵翻出,并集中處理。
2.4 加強水肥管理
對葡萄施肥、灌溉時必須根據土壤的肥力和當時生長發(fā)育的條件而定,若果園地勢低洼,要加強排水防澇工作,保證葡萄根部的正常發(fā)育,防止病蟲害的蔓延。
2.5 噴灑無害農藥
由于病蟲害在葡萄藤上繁衍越冬,要長期對葡萄噴灑農藥。可在冬季噴灑3~5°Be石硫合劑,能夠有效防治紅蜘蛛和越冬的真菌。在葡萄生長期時,可交替噴灑退菌特、波爾多液等。
2.6 物理措施
利用病蟲害對光、溫度、聲響的特性和反應、耐受能力采取措施,如某些病蟲害有趨光性的特點,可安裝殺蟲燈以殺死或驅離有害生物,既簡單、環(huán)保又經濟實用。在靠近地面處使用果穗套袋也可有效防治蟲害。
3 總結
葡萄種植的核心工作是防治病蟲害,也是我國葡萄產業(yè)發(fā)展的根本。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對葡萄質量的要求更是嚴格,因此,要把防治病蟲害作為重中之重,企業(yè)和果農要仔細研究病蟲害特點,根據原因找到相應的對策。同時健全管理制度,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原則,創(chuàng)新理念多方面入手,從根本上解決葡萄病蟲害的威脅。
參考文獻
[1]張靜,王建春,劉軍.哈密區(qū)域葡萄斑葉蟬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措施[J].新疆農墾科技,2010,33(1):33.
[2]郭媛貞,鄭建國.南方葡萄園的幾種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策略[J].福建農業(yè)科技,1995(S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