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浪,余 洪 ,劉衛(wèi)花
(海南省中醫(yī)院,海南 ???510203)
腦梗死急性發(fā)作可能對機體下丘腦、神經(jīng)中樞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引發(fā)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等癥狀,即腦心綜合征,是導致腦梗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直接關系到預后[1]。目前,臨床處理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尚無特效藥物,因化學藥不良反應多,故臨床在中醫(yī)藥上尋找更佳療法。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為三七皂苷,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多用于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的治療[2]。但目前鮮有關于血塞通治療腦心綜合征相關研究?;诖?,本研究中通過對照研究并分析血塞通治療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的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經(jīng)臨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急性腦梗死;表現(xiàn)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癥狀,心電圖顯示ST-T段改變,QRS波變寬,伴病理學Q波,確診為并發(fā)腦心綜合征;年齡30~76歲;發(fā)病時間≤72 h;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入院時患者神志清醒,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既往有腦梗死病史;合并冠心病、嚴重高血壓、嚴重糖尿病;凝血障礙、血液性疾??;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重癥昏迷、其他嚴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相關藥物過敏;正參與其他研究。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患者6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30)
對照組患者采取吸氧、抗血小板、水電解質(zhì)紊亂糾正、營養(yǎng)神經(jīng)、對癥支持治療等常規(guī)干預。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Z53020664,規(guī)格為每支2 mL∶100 mg)400 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日。兩組均以7 d為1個療程,干預2個療程。
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價: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評價,包括感覺、意識水平等內(nèi)容??偡?~42分,分數(shù)越低,提示神經(jīng)功能損傷越輕。
心電圖改善情況:行心電圖檢查,包括心律失常、心肌酶異常、ST-T段改變、心功能異常等指標。
心肌損傷指標: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3 000 r/min轉速離心,血清提取后通過干式免疫熒光定量法測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鈣蛋白I(TnI)水平,相關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基蛋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炎性指標測定: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常規(guī)離心,血清提取后待測,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測定 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 6(IL -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相關試劑盒均購自北京方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不良反應:觀察并記錄治療期間藥品不良反應。
療效判定標準[4]:腦梗死以治療前后NIHSS評分改善情況為依據(jù)?;救?,治療后NIHSS評分比治療前下降>90%;顯效,治療后NIHSS評分比治療前下降45% ~90%;好轉,治療后NIHSS評分比治療前下降18% ~44%;無效,治療后NIHSS評分比治療前下降<17%。腦心綜合征以心電圖、心肌酶檢查為主要依據(jù)。基本痊愈,治療后心律失常等癥狀基本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心肌酶上升者恢復正常;顯效,治療后心律失常等癥狀明顯緩解,心電圖基本恢復正常,心肌酶上升者明顯下降;好轉,治療后心律失常等癥狀有所改善,心電圖、心肌酶上升者均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心律失常等癥狀變化不大、不變或加重,心電圖異常不變或加重,心肌酶進行性上升。以前三者合計為總有效。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至表5。所有患者用藥期間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n=3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相關指標比較[例(%),n=30]
表4 兩組患者NHISS評分和心肌酶相關指標比較(±s,n=30)
表4 兩組患者NHISS評分和心肌酶相關指標比較(±s,n=30)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P<0.05。下表同。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t值P值NHISS評分 CK -MB(U /L) TnI(ng/mL)治療前29.35±1.57 29.16±1.43 0.490 0.626治療后12.28±2.14 18.79±2.51 10.810<0.001治療前39.64±4.03 41.16±4.23 1.425 0.160治療后16.42±1.75 31.29±3.24 22.118<0.001治療前4.58±0.46 4.70±0.57 0.897 0.373治療后1.41±0.42 3.82±0.34 24.428<0.001
表5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n=30)
表5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n=30)
組別 CRP(ng/L) IL -6(ng/L) TNF- (pg/L)治療組對照組t值P值治療前10.95±3.50 11.28±4.01 0.340 0.735治療后3.76±1.48 8.13±2.50 8.239<0.001治療前26.80±6.04 27.10±6.43 0.186 0.853治療后8.36±3.19 14.58±3.73 6.941<0.001治療前15.63±0.50 15.60±0.68 0.195 0.846治療后7.92±0.46 10.15±0.34 21.353<0.001
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包括:腦梗死急性發(fā)作時損傷下丘腦、腦干及邊緣系統(tǒng),導致心臟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功能異常,進而引發(fā)心律失常等系列癥狀;腦梗死后患者應激反應明顯,兒茶酚胺等物質(zhì)大量釋放,致使冠脈痙攣;心血管、腦血管病變病理基礎部分相同,腦梗死多由冠脈粥樣硬化引起,而炎性反應、應激反應等或多或少會加重心肌缺血[5]。目前,臨床治療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尚無特效方案,王曉莉等[6]研究顯示,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能明顯改善急性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患者腦組織及心肌損傷,促其神經(jīng)功能恢復。但rt-PA治療受時間窗影響大,通常于發(fā)病6 h內(nèi)應用。張玲[7]研究顯示,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療效較好,但該研究尚未分析其不良反應。近年來,中醫(yī)藥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中應用較多,補陽還五湯能明顯改善急性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氣虛血瘀證)患者心電圖異常癥狀,療效明確,安全性高[8]。
祖國醫(yī)學認為,腦梗死屬“中風”范疇,發(fā)病根本在于氣虛,繼而氣滯血瘀致病。《直指方》曰:“氣為血帥,氣行而血行,氣止而血止”,認為氣虛對血流有影響,長時間氣虛累及血液,造成血瘀,閉阻腦竅,引發(fā)“中風”。腦心綜合征應該屬于中風并?。ㄈ缧募隆⑿乇裕┓懂?,氣運行不暢導致血流速度減緩,表現(xiàn)出“氣滯血瘀”特點,致使心脈失養(yǎng)。通常腦、心于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關聯(lián),為此中風發(fā)病雖在腦,但會累及心,且氣虛血瘀貫穿中風并發(fā)心悸等過程,可見其治療以益氣活血法為主[9-10]。血塞通注射液為中藥制劑,具有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功效,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量。相關研究表明,血塞通注射液能明顯減少機體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有利于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11]。
腦心綜合征多表現(xiàn)出心律失常等心電圖異常癥狀,且心肌缺血會損傷心肌功能,評價指標通常包括CK-MB,TnI,為此本研究將心電圖、心肌酶相關指標作為觀察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常規(guī)治療,加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療后整體總有效率顯著高,心電圖顯示心律失常、ST-T段改變率顯著低,NHISS評分、CK-MB、TnI水平顯著低,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能明顯改善腦心綜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等癥狀,減輕心肌損傷,促進其神經(jīng)功能恢復。胡奇華等[12]的研究表明,IL-6,CRP,TNF-α 等炎性因子參與腦心綜合征發(fā)生過程,認為其對疾病判斷、預后改善有重要評估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顯著降低,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能有效抑制機體炎性反應,這可能與血塞通注射液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血腫吸收等有關[13]。
綜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能顯著改善腦梗死合并腦心綜合征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及心電圖異常癥狀,減輕機體心肌損傷,降低炎性指標水平,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