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激
讀王瓊《丁酉仲秋步韻少陵秋興八首》,甚有感觸,不禁翻出杜詩重新研讀了一遍。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合稱李杜。他的《秋興八首》,因秋寄興,表達暮年的苦況和憂國的悲蒼,是他七律的代表作,甚有名氣,亦甚有影響。步其原韻賡和,很難準(zhǔn)確把握韻律,表達感情。然而,初生牛犢不怕虎。王瓊的步韻翻其意而用之,表達的是紅塵依舊,初心不改,不廢“余霞紅曳”“廣宇青隨”的追求。較為圓熟,甚是獨到。
詩的第一首,是八首詩的總起。面對瑟瑟秋風(fēng),森森空林,盡管星搖波寒,花墜露冷,但仍是初心不改,堅持朝既定的目標(biāo)奮進。楚砧,典出唐曹松《題湖南岳麓寺》:“此地良宵月,秋懷隔楚砧?!闭?,原本是搗衣石,此處則泛指楚地的歡聲笑語。
詩的第二首和第三首,寫的是時光易逝,紅塵依舊,愁看黃花,顧影自憐。作者一連用了“征笳”“蝶夢”“輕肥”幾個典故,感嘆世人仍以肥馬輕裘論英雄,而自己并無多少建樹。征笳,本是指旅人吹奏的樂器,這里是用來借喻要走的道路。蝶夢,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的原意是,人們?nèi)绻艽蚱粕馈⑽镂业木辰?,則無往而不快樂。作者感嘆自己恰如“菊風(fēng)恬淡冰懷瘦”,達不到夢蝶的境界了。輕肥,典出孔子《論語·雍也》:“乘肥馬,衣輕裘?!苯枰愿袊@世人的眼光,仍是看重名利地位。
如果說,詩的第一首是起,第二、三首是承,那么詩的第四首至第六首就是轉(zhuǎn)了。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大書世事變化,抒發(fā)幽思情懷。最后一首是合,回應(yīng)第一首,寫黃州煙雨,今非昔比。扁舟已成歷史,現(xiàn)代化的高鐵,正風(fēng)馳電掣;湖光玉璧生輝,風(fēng)情萬種;噴泉樂奏,舞步翩翩,已成為人間樂園。真?zhèn)€是“憑欄莫道秋蕭瑟,恍覺風(fēng)前聽楚砧”了。
八首詩,起、承、轉(zhuǎn)、合,結(jié)構(gòu)嚴密;寫景抒情,波瀾起伏,詩意盎然??梢娮髡邔Χ旁姟肚锱d八首》穎悟非常,感同身受。尤其是杜詩中不忍明言、不能盡言之藝術(shù)處理,巧妙地引入詩中,更使作品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思索余地。從次韻來看,亦步步緊扣,律正韻圓,無一出韻者,可謂下筆老到。且詩的語言綺麗、精彩,有獨特的思考。如寫秋天,“秋到枝頭清露濕,水流天際落花飛”;如抒胸臆,“一從霞染波前影,幾度霜摧別后顏”;如寄懷東坡:“亭畔棲霞曾問鶴,坡前拽杖更吟鷗”。如此等等,遣詞清趣,對仗工整,而且充滿駢文色彩,非常難得,可見作者筆下功底不凡。
詩林步韻賡和,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xiàn)象。唐宋以降,步韻賡和詩開始風(fēng)行。由于對聲韻的要求日趨規(guī)范,步韻賡和詩在依韻、用韻上更加嚴格,按原韻原字先后次序,不容通變。因此,往往逼著步韻賡和者絞盡腦汁,刻意出新。王瓊的這八首步韻賡和詩,正因為出新,才獨具張力。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黃岡市東坡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任東坡赤壁詩社副社長、本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