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蘇蕓, 牟靜文, 聶 鑫, 李明田*
(1.四川理工學(xué)院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四川自貢643000;2.綠色催化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自貢 643000)
金屬酞菁具有18π電子的平面大環(huán)結(jié)構(gòu),小分子化合物能夠與酞菁環(huán)內(nèi)的金屬原子發(fā)生軸向配位作用產(chǎn)生分子間的電子傳遞,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催化性能,底物可以是烴類、酚類、胺類、雜環(huán)化合物等有機物[1],目前已廣泛用于還原反應(yīng)、氧化反應(yīng)、分解反應(yīng)、聚合反應(yīng)、羰基化反應(yīng)等領(lǐng)域[2 - 3]。但是作為固相催化劑,金屬酞菁存在于溶液中易形成二聚體而降低催化能力,以及由于無法回收而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負(fù)載型金屬酞菁的制備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4]。將金屬酞菁負(fù)載于合適的載體上,一方面可以提高金屬酞菁在溶液中的分散性能,提高催化效率,另一方面負(fù)載型金屬酞菁能夠很好地實現(xiàn)回收,減少催化劑的流失[5 - 7]。前期研究工作表明,金屬酞菁能夠很好地催化兒茶酚胺類物質(zhì)的氧化,而且負(fù)載型金屬酞菁具有比游離金屬酞菁更優(yōu)的催化性能[4,8]。
納米TiO2具有化學(xué)性質(zhì)穩(wěn)定、抗光腐蝕性好、無毒、易合成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yīng)用于日用化工、醫(yī)學(xué)、催化、紡織、吸波和環(huán)保等領(lǐng)域[9]。但TiO2的機械強度和熱穩(wěn)定性較差,在制備與應(yīng)用過程中極易發(fā)生團聚,所以需要對TiO2進(jìn)行改性[10 - 11]。SiO2納米粒子孔徑均勻,比表面積大,在水中分散性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將TiO2和SiO2復(fù)合,可有效提高其親水性,所以TiO2/SiO2材料不僅具有比表面積大、孔容大和孔徑大的特性,而且還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熱穩(wěn)定性,可用于催化劑及其載體[12 - 13]。本文選用具有水溶性的磺化酞菁銅(CuTsPc),通過將其負(fù)載到多孔TiO2/SiO2載體上制備仿生催化劑,并用來研究催化腎上腺素(AD)氧化的性能。
NICOLET6700傅立葉紅外光譜儀(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DXR激光顯微拉曼光譜儀(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VEGA 3SBU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捷克,TESCAN公司);JEM-2010透射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公司);DX-2700X-射線衍射儀(丹東浩元儀器有限公司);Lambda 35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美國,珀金埃爾默公司);TL0614陶瓷纖維馬弗爐(北京中科奧博科技有限公司)。
鈦酸丁酯、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Na2HPO4和NaH2PO4等均為分析純;無水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均為分析純,使用時沒有進(jìn)一步純化;氨水、濃HCl為化學(xué)純;鹽酸腎上腺素溶液(1.0 mg/mL,吉林市華牧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
CuTsPc參照文獻(xiàn)方法[13]合成。
稱取1.2 g CTAB,溶于18 mL去離子水和16 mL氨水(25.0%)的混合溶液中,在攪拌條件下,緩慢滴加正硅酸乙酯6 mL,滴加完畢后,繼續(xù)向混合液中滴加9 mL鈦酸丁酯的HCl溶液(5 mol/L),在50 ℃下攪拌反應(yīng)4 h后,過濾,濾餅用乙醇洗滌后抽濾、干燥,固體置于馬弗爐中在550 ℃煅燒6 h,除去模板劑CTAB,即得多孔TiO2/SiO2。將1 g TiO2/SiO2置于水和乙醇(1∶1,V/V)的混合溶劑中,分散均勻后加入0.1 g CuTsPc,靜置24 h,抽濾、真空干燥,研磨,得到CuTsPc-TiO2/SiO2復(fù)合材料。
采用KBr壓片,對TiO2/SiO2和CuTsPc-TiO2/SiO2進(jìn)行紅外光譜測試,范圍為450~4 000 cm-1;對TiO2/SiO2和CuTsPc-TiO2/SiO2進(jìn)行X-射線衍射XRD測試,角度為5°~80°,步進(jìn)角度0.02°/s,采樣時間0.5 s,管電壓和電流為40 kV和30 mA;對TiO2/SiO2和CuTsPc-TiO2/SiO2進(jìn)行拉曼光譜測試,范圍為200~2 300 cm-1;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對樣品進(jìn)行形貌觀察和分析。
稱取一定量CuTsPc-TiO2/SiO2,將其分散于不同pH值的0.1 mol/L的Na2HPO4-NaH2PO4緩沖溶液(PBS)中,在一定溫度下恒溫10 min,加入適量的AD溶液,混合均勻后恒溫反應(yīng)一定時間。過濾除去CuTsPc-TiO2/SiO2,濾液以相應(yīng)的PBS作參比,用紫外-可見光譜儀記錄相應(yīng)AD的吸收光譜,掃描范圍為200~800 nm。
為了評價CuTsPc-TiO2/SiO2的催化活性,引入公式:
η=At/Amax
(1)
其中,At代表反應(yīng)tmin后356 nm處的吸光度,Amax為同一組內(nèi)數(shù)值最大的吸光度值。通過公式(1)可評估不同的條件下CuTsPc-TiO2/SiO2催化劑的相對催化活性。同一條件下的實驗至少平行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實驗誤差小于5%。
圖1 TiO2/SiO2和CuTsPc-TiO2/SiO2紅外(IR)光譜圖Fig.1 IR spectra of TiO2/SiO2and CuTsPc-TiO2/SiO2
2.1.1紅外光譜在450~4 000 cm-1的范圍內(nèi)測得的TiO2/SiO2和CuTsPc-TiO2/SiO2的紅外光譜如圖1所示。圖1中TiO2/SiO2的紅外光譜,3 430.01 cm-1和1 628.5 cm-1為表面-OH和樣品表面吸附水的振動峰;471.14cm-1和680 cm-1附近的吸收峰分別是Ti-O-Ti的彎曲和收縮振動吸收峰;788.14 cm-1和1 087.87 cm-1是Si-O-Si的伸縮振動峰和不對稱伸縮振動峰[14]。理論上TiO2和SiO2的相互作用可分為物理吸附(弱的范德華力)和化學(xué)鍵結(jié)合(Ti-O-Si鍵的形成),紅外光譜中930~970 cm-1的吸收峰是Ti-O-Si鍵的振動吸收,是TiO2/SiO2復(fù)合氧化物特征吸收頻率[15 - 16],因此在TiO2/SiO2紅外光譜中出現(xiàn)了959.39 cm-1吸收峰,表明制成了TiO2/SiO2復(fù)合粒子。與TiO2/SiO2相比,CuTsPc-TiO2/SiO2的紅外光譜與其基本相似,沒有CuTsPc的特征峰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峰重合,另一方面是CuTsPc進(jìn)入孔洞中。
2.1.2XRD分析圖2為TiO2/SiO2和CuTsPc-TiO2/SiO2的XRD測試結(jié)果。由TiO2/SiO2的XRD圖可知,2θ為24.86°、30.88°、37.84°、48.04°、53.96°、55.16°、62.72°處是銳鈦礦TiO2的衍射峰,這與文獻(xiàn)報道[17]一致,沒有出現(xiàn)SiO2的特征衍射峰,可能SiO2是無定形態(tài)[18]。CuTsPc-TiO2/SiO2與TiO2/SiO2相比,兩個圖譜幾乎相同,沒有出現(xiàn)CuTsPc的特征衍射峰,其原因是CuTsPc在TiO2/SiO2中處于分散狀態(tài),沒有結(jié)晶態(tài)的緣故。
2.1.3拉曼光譜采用拉曼光譜儀在200~2 300 cm-1范圍內(nèi)測試TiO2/SiO2和CuTsPc-TiO2/SiO2的拉曼光譜,測試結(jié)果如圖3所示。TiO2/SiO2的拉曼光譜圖中出現(xiàn)了398 cm-1、521 cm-1和643 cm-13個TiO2的特征峰,這與文獻(xiàn)報道[19]類似。對比CuTsPc-TiO2/SiO2和TiO2/SiO2的拉曼光譜圖,可以看出CuTsPc-TiO2/SiO2的主要峰中包括TiO2/SiO2的主要峰,其中出現(xiàn)的1 000~1 600 cm-1之間的峰為酞菁中苯環(huán)的特征峰[20],表明CuTsPc負(fù)載到了TiO2/SiO2上。
圖2 TiO2/SiO2與CuTsPc-TiO2/SiO2的XRD圖Fig.2 XRD patterns of TiO2/SiO2and CuTsPc-TiO2/SiO2
圖3 TiO2/SiO2和CuTsPc-TiO2/SiO2的拉曼光譜圖Fig.3 Raman spectra of TiO2/SiO2and CuTsPc-TiO2/SiO2
2.1.4形貌分析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對CuTsPc-TiO2/SiO2的形貌進(jìn)行掃描,結(jié)果如圖4所示。由圖4a可以看出,CuTsPc-TiO2/SiO2是形狀不規(guī)則的顆粒,呈松散的團聚狀態(tài);在圖4b中,大的深色部分是CuTsPc,淺色部分為TiO2/SiO2顆粒,TiO2/SiO2呈現(xiàn)無序交聯(lián)的多孔結(jié)構(gòu),CuTsPc不均勻的分散在TiO2/SiO2上。
圖4 CuTsPc-TiO2/SiO2的掃描電鏡(SEM)(a)和透射電鏡(TEM)(b)圖Fig.4 SEM(a)and TEM(b) images of CuTsPc-TiO2/SiO2
綜合以上結(jié)果,說明成功地制備了多孔TiO2/SiO2負(fù)載的磺化酞菁銅CuTsPc-TiO2/SiO2復(fù)合材料。
AD屬于兒茶酚胺類物質(zhì),含有兒茶酚和胺基,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2]。AD具有鄰苯二酚的骨架,其α位有一個-CH(-OH)基團,在催化劑作用下容易被氧化生成相應(yīng)的氧化產(chǎn)物,圖5為不同時間下AD在0.1 mol/L PBS(pH=8.0)中被CuTsPc-TiO2/SiO2催化氧化的吸收光譜圖。由圖5可知,在0.1 mol/L PBS中AD的特征吸收峰出現(xiàn)在279 nm[2]。在CuTsPc-TiO2/SiO2的催化下,AD的吸收光譜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隨著催化氧化反應(yīng)的不斷進(jìn)行,在279 nm處的吸收峰強度不斷增加,同時在356 nm處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吸收峰且強度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強,這是醌式腎上腺素的特征峰[21],表明CuTsPc-TiO2/SiO2能夠有效地催化AD氧化。實驗結(jié)果還證明,AD濃度在2.5×10-4mol/L和1.0×10-3mol/L時,未被氧化時,279 nm處的吸收峰強度分別為0.134和0.811,而氧化產(chǎn)物在356 nm處吸收峰的強度分別為0.721和0.775,強度與濃度的線性關(guān)系不好,因此選擇最合適的濃度5.0×10-4mol/L,其相應(yīng)強度為0.343和0.361。
采用公式(1)計算,得到反應(yīng)時間對CuTsPc-TiO2/SiO2催化AD氧化的催化效率影響的示意圖,其結(jié)果如圖6所示??梢钥闯觯涸陂_始的60 min內(nèi),η值迅速增加,在40 min時已經(jīng)達(dá)到了最大催化效率的60%,高于游離金屬酞菁的催化效率[7],而后η值雖然仍在增加但增加幅度較小,80 min時才達(dá)到最大催化效率的90%。在測試時間范圍內(nèi),雖沒有到達(dá)完全催化氧化的程度,但從最后20 min內(nèi)的吸收光譜可以觀察到AD氧化幾乎已經(jīng)結(jié)束,若再延長催化時間,其相對催化效率可能會出現(xiàn)下降現(xiàn)象[2]。
圖5 在不同時間下CuTsPc-TiO2/SiO2催化AD氧化的紫外-可見(UV-Vis)吸收光譜Fig.5 UV-Vis spectra of AD using CuTsPc-TiO2/SiO2 as catalyst pH=8.0,T=45 ℃,[AD]=5.0×10-4 mol/L,[CuTsPc-TiO2/SiO2]=0.74 mg/mL.a-f:0,20,40,60,80,100 min.
圖6 CuTsPc-TiO2/SiO2催化AD氧化的催化效率與時間的關(guān)系Fig.6 Effect of incubation time on the catalytic efficiency of CuTsPc-TiO2/SiO2 to AD oxidationpH=8.0,T=45 ℃,[AD]=5.0×10-4 mol/L,[CuTsPc-TiO2/SiO2]=0.74 mg/mL.
圖7 pH值對CuTsPc-TiO2/SiO2催化AD氧化效率的影響Fig.7 Effect of pH on the catalytic efficiency of AD oxidation(a:CuTsPc-TiO2/SiO2,b:none)T=45 ℃,[AD]=5.0×10-4 mol/L,[CuTsPc-TiO2/SiO2]=0.74 mg/mL,time=100 min.
采用公式(1)計算,得到溶液pH值對CuTsPc-TiO2/SiO2催化AD氧化的催化效率的影響,見圖7。從圖7可以看出,有催化劑時在pH值從3.0~8.0的范圍內(nèi),η值是逐漸地增加,而在pH=8.5處稍有下降,然后在pH=9.0時又突然增大,其現(xiàn)象不同于游離金屬酞菁催化AD氧化的現(xiàn)象,其可能的原因是由于pH值過大AD發(fā)生自動氧化增加了其氧化的程度[2]。未添加催化劑的條件下,當(dāng)pH≤8.5時,未見催化反應(yīng)發(fā)生,當(dāng)pH≥9.0時,有明顯的氧化反應(yīng)發(fā)生,pH=10.0時,已達(dá)到最高催化效率的83.2%,說明在高pH值環(huán)境下AD能夠自動地被空氣中的O2氧化。前期的催化機理表明:酸性環(huán)境不利于催化底物AD和O2與Cu(Ⅱ)的配位而形成AD離子進(jìn)一步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但pH值過大時,AD又能夠自動被氧化,因此研究AD催化氧化的pH值范圍應(yīng)該小于9.0。
從40 ℃到70 ℃的測試溫度范圍內(nèi),η值是先增加后減小的,在55 ℃達(dá)到最佳,與游離金屬酞菁的催化[2]和Y型分子篩負(fù)載FePc催化AD氧化[22]的現(xiàn)象相似,其中MPc(M=Mn(Ⅱ),Fe(Ⅱ),Ni(Ⅱ),Cu(Ⅱ))和FePc/Y的最佳催化溫度分別為55 ℃和50 ℃。這可以理解為:溫度越高越有助于催化底物AD和O2與中心離子的配位與解離,配位作用有助于提高催化效率,而在沒有完成電子轉(zhuǎn)移之前,配體的離去則減小催化反應(yīng)的速率,在測試的溫度范圍內(nèi),這兩種作用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是η值先增加后減小,說明先是配位作用后是離子的解離作用占主要地位。
圖8 CuTsPc-TiO2/SiO2的重復(fù)利用性能Fig.8 Reusability of CuTsPc-TiO2/SiO2 for AD oxidationpH=8.0,T=55 ℃,[AD]=5.0×10-4 mol/L,[CuTsPc-TiO2/SiO2]=0.74 mg/mL,time=100 min.
45 ℃時,在pH=8.0的PBS中,CuTsPc-TiO2/SiO2催化AD氧化的催化效率隨著催化劑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當(dāng)CuTsPc-TiO2/SiO2的用量在0.74 mg/mL時,η就達(dá)到52.7%,且增加到2.82 mg/mL時,η才達(dá)到91.3%,而且在3.36 mg/mL時達(dá)到最大,其后在3.62 mg/mL時又降低。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此催化劑結(jié)構(gòu)較大,大分子之間相互屏蔽,造成空間位阻,不利于反應(yīng)活性中心、AD和O2之間相互碰撞。綜合考慮,在其他組催化實驗中催化劑的用量均為0.74 mg/mL。
在最佳催化條件下,考察了CuTsPc-TiO2/SiO2的穩(wěn)定性。反應(yīng)結(jié)束后,離心分離回收催化劑,并用去離子水和乙醇洗滌2~3次,再在100 ℃焙燒除去催化劑表面的副產(chǎn)物,然后用于下一次反應(yīng),結(jié)果示于圖8。從圖中可以看出,催化劑使用后其催化性能有所降低,但降低并不明顯,使用4次后仍然保持80%以上的催化劑活性。
成功制備了多孔TiO2/SiO2粒子,再用浸漬法,將磺化酞菁銅負(fù)載到多孔TiO2/SiO2粒子制備了復(fù)合粒子CuTsPc-TiO2/SiO2。腎上腺素在PBS中能夠被CuTsPc-TiO2/SiO2有效地催化氧化,采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評價了催化效率,合適的催化條件是:pH=8.0,T=55 ℃,催化劑用量為0.74 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