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陸蓓蘊 圖 林子
商周時期,人們把聚居的地方稱作“邑”,邑就是那時候的國。銅鼎銘文中的“國”字寫成“或”,到周代晚期,在“或”的外面加了個“囗”,繁體字寫作“國”。按照古人的理解,一個國家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軍隊組織,以“戈”代表;四是范圍,以大“囗”代表。把這四個條件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個“國”字,這是一種極富哲理的造字創(chuàng)意。1956年國務(wù)院頒行的簡化字中,將“國”簡化為“國”,其中的“玉”是珍寶,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讓我們像愛護寶物一樣珍愛自己的國家。
孟子曾說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國的基礎(chǔ),國是家的延伸,我們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樹立家國情懷,像愛護自己一樣來愛護我們的國家,維護我們的國家形象。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愛國的故事:岳母刺字,岳飛抗金,精忠報國的故事;蘇武被匈奴扣押19年,不背叛漢朝的故事;南宋文天祥被元朝俘獲,誓死不降,英勇就義的故事。
一、動動手,查一查資料,把下面的詩句填寫完整吧。
1.___________,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2.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3.國破山河在,___________。(杜甫《春望》 )
4.位卑未敢忘憂國,___________。(陸游《病起書懷》)
二、讀一讀下面這些帶“國”字的成語,你能試著再寫出幾個嗎?
精忠報國 國泰民安 國色天香 國富民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捐軀赴國難2.山河破碎風飄絮3.城春草木深4.事定猶須待闔棺
二、禍國殃民、治國安邦、國破家亡、國仇家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