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yán)芳玲
(金堆城鉬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華縣 714102)
金堆城鉬礦是一個以鉬為主,含有銅、鉛、鋅、磁性鐵等多金屬的大型露天開采礦山。公司在回收鉬的同時,對礦床中伴生的硫、銅、磁性鐵也進(jìn)行了綜合回收利用,并為公司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近年來,隨著采場平盤的下降及南露天礦石的開采,采場礦石類型及伴生有益元素的品位分布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磁性鐵在礦床中分布不均勻,查明現(xiàn)采場不同類型及特殊區(qū)位礦石中磁性鐵的分布規(guī)律、品位變化等,對華光公司組織生產(chǎn)、制定生產(chǎn)計劃等有積極的指導(dǎo)意義。
金堆城鉬礦石賦礦巖性主要為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有少量的石英巖?,F(xiàn)3種礦石類型在采場均有出露。
安山玢巖呈暗綠色、黑綠色,硬度高,致密塊狀,受到熱變質(zhì)和蝕變作用影響較強,黑云母化、角巖化強烈,形成顯微-細(xì)粒片狀變晶結(jié)構(gòu)、角巖結(jié)構(gòu)等。組成巖石的礦物主要為斜長石、白(絹)云母、黑云母、石英,其次為綠簾石、綠泥石、碳酸鹽礦物等[1],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磁鐵礦等。安山玢巖主要分布在礦區(qū)的東部、西部、北部邊幫。
花崗斑巖呈肉紅色,斑狀結(jié)構(gòu),塊狀構(gòu)造,主要由斑晶和基質(zhì)組成,斑晶主要為鉀長石、斜長石、石英和少量角閃石,基質(zhì)礦物成分基本與斑晶相同。巖石受到后期構(gòu)造作用影響,裂隙發(fā)育,沿其裂隙有后期熱液脈充填,在熱液脈附近,花崗斑巖蝕變比較強烈,具絹云母化、硅化、碳酸鹽化、螢石化、云英巖化、輝鉬礦化等,局部蝕變強烈部位,花崗斑巖蝕變形成云英巖。其主要分布在采場中心部位。
石英巖受到后期構(gòu)造作用影響,裂隙發(fā)育。石英巖呈半自形-它形粒狀變晶結(jié)構(gòu),塊狀構(gòu)造。主要礦物為石英,少量絹云母呈細(xì)小鱗片狀沿石英顆粒間分布[2]。石英巖主要分布在采場西南邊部,出露較少。
金堆城鉬礦床中磁性鐵主要以磁鐵礦的形式存在,有少量磁黃鐵礦[3]。
金堆城鉬礦石中磁性鐵礦化特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安山玢巖的熱液蝕變礦物,另一種是石英黃鐵礦熱液礦脈中形成的磁鐵礦。分布于安山玢巖中的磁鐵礦,多呈半自形-自形粒狀,粒徑介于0.01~0.3 mm,以浸染狀-星散狀(見圖1)-帶狀少量分布;分布于后期熱液礦脈中的磁鐵礦:多呈半自形-自形粒狀,少量呈長板狀、粒狀形式出現(xiàn),粒度粗大,在0.01~2.0 mm之間,集合體多與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關(guān)系密切[4](見圖2)。
圖1 磁鐵礦呈稀疏浸染狀分布于安山玢巖中磁鐵礦與黑云母、白(絹)云母呈半規(guī)則連生1-磁鐵礦;2-非金屬礦物
圖2 石英黃鐵礦熱液脈中磁鐵礦磁鐵礦邊緣及裂隙赤鐵礦化1-黃鐵礦;2-赤鐵礦;3-磁鐵礦;4-非金屬礦物
3.1.1 mFe在北露天采場不同類型礦石中的含量分析
在露天礦北采場采礦范圍內(nèi)分2種礦石類型采集了99個樣品,進(jìn)行了磁鐵礦的品位分析。結(jié)果見表1。
表1 北露天采場不同類型礦石中mFe的平均品位
由表1可以看出,北露天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中磁性鐵的含量差異較大,安山玢巖中磁性鐵含量較高,平均1.12%,花崗斑巖磁性鐵含量較低,平均0.26%,相差了4~5倍。這主要與磁性鐵的形成關(guān)系密切,安山玢巖中的磁性鐵主要是在安山巖的蝕變過程中,暗色礦物蝕變?yōu)榇判澡F和黑云母,花崗斑巖中的磁性鐵主要是各種礦脈中有少量的磁鐵礦[5]。
3.1.2 磁性鐵在北露天采場主要橫剖面的含量變化分析
選擇了幾條采樣數(shù)據(jù)較全的橫剖面上的磁性鐵品位列于表2,繪制品位曲線圖見圖3。
表2 橫剖面線磁性鐵含量表
備注:表中*數(shù)據(jù)為采場該點附近爆孔平均品位。
圖3 橫剖面線磁性鐵品位變化曲線
由圖3可以看出,磁性鐵的分布有2個高值區(qū)間,在縱剖面7~9附近形成谷底,兩邊值較高。低谷區(qū)位正是礦體縱剖面中心,花崗斑巖出露位置,兩邊高峰區(qū)是安山玢巖出露區(qū)位。進(jìn)一步說明磁性鐵在采場安山玢巖中含量較高。另外,縱5剖面線附近的高峰明顯高于縱11附近峰值,說明礦體西邊安山玢巖中的磁性鐵含量高于礦體東邊安山玢巖。這可能與安山玢巖的礦物組成及蝕變強度有關(guān)。
3.1.3 磁性鐵在北露天采場主要縱剖面的含量變化分析
同樣選擇了礦體中心幾個主要縱剖面繪制了品位曲線圖,見圖4。
從縱剖面曲線圖來看:(1)7、9縱剖面磁性鐵含量低,4、5縱剖面磁性鐵含量較高,這主要是7、9縱剖面處于礦體中心,主要出露礦石為花崗斑巖。(2)從橫Ⅺ—ⅩⅧ剖面,磁性鐵有增加的趨勢,說明礦體由南向北,磁性鐵的含量逐漸提高。
圖4 縱剖面線磁性鐵品位變化曲線圖
采集了南露天采場不同類型礦石61個樣品,進(jìn)行了磁性鐵的品位分析,結(jié)果見表3。
表3 南露天礦不同類型礦石中mFe的含量分析表
由表3可知:(1)磁性鐵在各類礦石中含量不同。在安山玢巖中含量較高,平均0.52%;在花崗斑巖中較低,平均0.26%;在石英巖中含量最低,平均0.02%。(2)單個樣品中磁性鐵含量最高的也是安山玢巖。(3)磁性鐵含量小于0.1%的樣品以石英為主(由于南露天采礦范圍較小,采樣數(shù)據(jù)較少,在此不對其各剖面進(jìn)行分析)。
為了便于分析比較,把南北露天不同類型礦石中磁性鐵的含量歸納于表4。
由表4中可知,露天礦采場安山玢巖中磁性鐵的含量較高,平均0.64%;其次是花崗斑巖,平均0.26%;石英巖含量最低,平均0.20%。
表4 全露天礦采場不同類型礦石mFe的平均品位
(1)金堆城鉬礦露天采場磁性鐵主要以磁鐵礦的形式存在,有少量磁黃鐵礦。
(2)金堆城鉬礦石中磁性鐵的礦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安山玢巖的熱液蝕變礦物,其磁鐵礦結(jié)晶粒度較小;另一種是石英黃鐵礦熱液礦脈中形成的磁鐵礦,結(jié)晶粒度粗大。
(3)金堆城鉬礦露天采場磁性鐵的分布不均勻。安山玢巖中磁性鐵的含量較高,平均0.64%;其次是花崗斑巖,平均0.26%;石英巖含量最低,平均0.20%。
(4)安山玢巖中磁性鐵含量變化較大,在2.79%~0.1%之間;北露天安山玢巖中磁性鐵的平均含量(1.12%)比南露天(0.52%)高一倍多;北露天礦體西邊(5縱附近)安山玢巖中的磁性鐵含量明顯高于礦體東邊(11縱附近)安山玢巖。
(5)露天礦采場,由南向北磁性鐵的含量逐漸提高。
(6)由于露天礦采場磁性鐵的分布極不均勻,可能造成選鐵生產(chǎn)中指標(biāo)波動較大,生產(chǎn)不穩(wěn)定等,應(yīng)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