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媛媛
【摘 要】
目的:對健康體檢者出現(xiàn)暈針暈血反應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給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隨機抽選我院體檢中心靜脈采血者300例進行研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對患者暈針暈血反應進行問詢后分析原因,并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導致體檢者出現(xiàn)暈針暈血的原因包括心理、身體、體位以及環(huán)境因素,干預后,對照組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結(jié)論:對健康體檢者暈針暈血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根據(jù)分析結(jié)果開展針對性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暈針暈血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幾率。提升護理質(zhì)量。
【關鍵詞】 健康體檢;靜脈采血;暈針暈血;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014-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halo halo reac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to provide reasonabl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300 cases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alyzed the cause of the patient's halo halo reaction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Sexual care interventions were compared to the care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causes of dizziness and dizziness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included psychological, physical, postu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auses of halo halo in healthy people are analyzed, and targeted nurs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halo hal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health checkup;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fainting halo; nursing intervention
靜脈采血是健康體檢常見的項目,而在采血過程中,暈針暈血是常見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的體檢體驗和體檢質(zhì)量,必須通過合理的護理措施加以改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健康體檢者300例參與研究,時間為2018年1月-2018年6月,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50例,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齡分布在18-77歲,平均為(45.19±10.24)歲,對照組150例,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齡分布在20-75歲,平均為(46.94±11.4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接近,具有與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體檢者進行問詢,看患者是否存在暈血暈針等既往病史,并對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采血環(huán)境、體質(zhì)因素、營養(yǎng)狀況等進行了解,從而分析出現(xiàn)暈針暈血的原因。
對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在采血前,護理人員充分做好采血準備,對患者進行靜脈采血,并告知體檢防止沾水。對于觀察組,則采用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1)心理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從而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在采血過程中通過耐心的交流溝通緩解采血者的不良情緒。對于體檢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暈針暈血問題的參與者,護理人員應該密切注意患面部情緒變化,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則應該注意幫助患者轉(zhuǎn)移注意力,并積極給予患者鼓勵。(2)環(huán)境護理:維持采血室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通風工作完善,采血現(xiàn)場秩序維持到位,避免人群擁擠,為所有體檢者營造舒適的采血環(huán)境,避免患者由于外部環(huán)境刺激導致的情緒波動、血壓波動等。(3)采血體位管理:可給予患者坐位或平臥位采血,當患者處于坐位時,應該將頭偏向一側(cè),避免采血視覺刺激,防止暈針暈血等問題。(4)暈針暈血處理:對于出現(xiàn)暈針暈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立即停止采血,幫助患者平臥休息,保持呼吸道暢通,必要時可給予吸氧護理,幫助患者恢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體檢者暈針暈血發(fā)生率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jié)果
2.1 暈針暈血原因分析 體檢者出現(xiàn)暈針暈血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擔心、恐懼等情緒的干擾,出現(xiàn)暈針暈血。其次為身體因素,由于采血需要空腹,部分體檢者處于過度饑餓或勞累,營養(yǎng)狀態(tài)不佳,容易出現(xiàn)暈針暈血不良反應。第三位體位因素,第四為環(huán)境因素。
2.2 暈針暈血發(fā)生率對比 對照組暈針暈血發(fā)生率為12.67%(19/150),觀察組暈針暈血發(fā)生率為4%(6/150),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暈針暈血是臨床健康體檢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問題,雖然患者在發(fā)生暈針暈血問題時并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而是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但是,如果不能給予及時針對性護理,也存在并發(fā)其他風險事件的幾率。同時,暈針暈血的發(fā)生,也妨礙了靜脈采血工作的順利進行,影響了臨床體檢和檢驗工作的效率和質(zhì)量[1]。
在靜脈采血的過程中,誘發(fā)暈針暈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內(nèi)在因素和外在環(huán)境因素,具體可分為生理、心理、環(huán)境、體位、體質(zhì)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態(tài)等[2]。研究表明,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暈針暈血的發(fā)生[3]。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事先了解患者暈針暈血原因后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結(jié)果表明,對照組暈針暈血發(fā)生率為12.67%(19/150),觀察組暈針暈血發(fā)生率為4%(6/150),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充分肯定了護理干預對于降低暈針暈血發(fā)生率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艷紅.靜脈采血對象暈針、暈血的原因與護理干預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87):17134-17135.
[2] 張振麗,賈麗萍,吳連珍.門診靜脈采血患者暈針暈血原因分析及護理防治[J].母嬰世界,2018,(3):221.
[3] 徐婷婷.靜脈采血對象暈針、暈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醫(yī)療裝備,2017,(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