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有一首詩,柔軟得像春風(fēng)十里,“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fēng)中?!狈磸?fù)咀嚼,這首詩趣味盎然。客人來訪,主人不在,會心生些許不悅,不過沒關(guān)系,門外的花兒會陪著你,它們會如同好客的主人一樣,給你賓至如歸的感覺。見花如面,那些花是主人給予客人的精神喂養(yǎng)。
這唯美的畫面給人以啟迪:活著,要有點愛好和追求來喂養(yǎng)精神,愉悅身心,這樣,即使生活有種種不如意,也會有賞花的心境,生活才會富有色彩,生命才會靈動溫潤。
出差時,曾在地鐵站遇到一位老人,頭發(fā)稀疏,皆白,胡須飄飄,也皆白。然而,老人精神矍鑠,活力十足。他手里拿著一支大毛筆,旁邊放著一只水桶,水桶里裝滿了水。只見老人手里的毛筆在水桶里蘸了蘸水,在水桶邊上捋捋筆毛,然后,在地上一筆一畫地寫毛筆字。那字起承轉(zhuǎn)合,抑揚頓挫,頗有大家風(fēng)范,可是,不一會兒,那水就蒸發(fā)了,地面上了無痕跡??衫先瞬⒉唤橐?,仍然一如既往地寫下去。字一邊現(xiàn)身,一邊蒸發(fā),老人自得其樂。
有好事的人問他,老人家,您可是書法協(xié)會的?老人搖搖頭。看您寫的字體剛勁有力,您可以參加書法大賽,博得一個功名,揚名立萬,多么美好的事情呀!老人又搖搖頭,我一大把年紀(jì)了,功名早就看淡,在我眼里,功名就像我用自來水寫的字,一會就蒸發(fā)了,我最在意的是追求過程中的精神享受。聽后,在場的所有人都對老人行注目禮。
精神的喂養(yǎng)沒有功利性,才能不被牽絆,無拘無束地享受精神愉悅,才能達(dá)到汪曾祺大師的“只記花開不記人”的至高境界。老人旁若無人地專注于自己的追求,又何嘗不是“只記花開不記人”的境界呢?這種精神的喂養(yǎng),令人肅然起敬。
有追求,就有了精神寄托,用追求喂養(yǎng)精神,精神明亮,生活會多姿多彩,人生會風(fēng)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