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輔導員的工作實效狀況如何,關系到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甚至是國家的前途和未來。分析了輔導員工作實效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輔導員的工作實效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輔導員工作實效原因建議
輔導員工作實效是指輔導員在教育、管理、服務等方面取得的實際效果,即輔導員工作內容對大學生思想與行為方式所產生的正向強化作用、對學校改革發(fā)展的促進和對輔導員自身建設的完善。有效地提高輔導員的工作實效,不僅能夠進一步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和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然而,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輔導員的工作實效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為此,本文主要針對輔導員工作實效中存在不足的原因進行探索、分析,并提出提高輔導員工作實效的合理化建議。
一、輔導員工作實效不足的原因
輔導員工作取得的實效是顯而易見的,這是多年來輔導員工作者積極努力探索和長久努力不懈的結果。但與此同時,輔導員工作實效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輔導員角色定位不準
輔導員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是很多人甚至輔導員自己對自己的定位不精準,認為輔導員就是一般的學生管理者,把諸如各類繳費、組織學生補考、安全保衛(wèi)管理等涉及到學生大小事務的事情都要求輔導員去做。由于日常管理工作太多太雜,輔導員很難拿出時間和精力去深入學生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動態(tài),使輔導員的工作偏離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個中心,甚至影響了輔導員在學生心目中的影響力和威信,并使輔導員的工作實效受到削弱。
2.輔導員專業(yè)知識欠缺
目前,很多高校的輔導員所學專業(yè)都不是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專業(yè)。雖然他們大多在原專業(yè)都是學習的佼佼者,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社會科學和教育管理科學方面的理論功底較差,缺乏一定的科學管理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技能。與此同時,由于輔導員事務性工作較多,必然會減少外出學習和培訓交流的機會,這就導致了輔導員的管理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高。特別是在當前的新形式下,對于學生提出的有關社會問題和人生問題均不能給予很好的解決。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顯得力不從心,影響了實效性的發(fā)揮。
3.輔導員隊伍不穩(wěn)
穩(wěn)定是一支隊伍生存和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穩(wěn)定,就會人心渙散,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更談不上戰(zhàn)斗力。很多高校對輔導員工作重視不夠,輔導員自身感覺職業(yè)聲望太低,導致輔導員心理失衡,一些輔導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同開始動搖,不安心工作,想盡辦法希望離開輔導員隊伍。與此同時,部分高校在輔導員職稱評定和激勵機制方面存在著機制性障礙,一味地要求輔導員發(fā)揮愛崗敬業(yè)、奉獻精神,輕視了投入和收益之間的關系。很多輔導員一旦有合適機會便轉崗成為專任教師或者應聘學校管理崗位,離開輔導員隊伍,導致輔導員隊伍具有流動性大、穩(wěn)定性差的特點,嚴重影響著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更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實效性的增強。
二、提升輔導員工作實效的建議
1.明晰角色定位,明確工作職責
2005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進一步完善了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由此可見,高校輔導員的主要角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這是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對高校輔導員角色的定位與要求,也是一個核心角色。因此,高校應當把輔導員從繁重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使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圍繞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基本任務來開展。
2.完善學習培訓機制,提升理論知識水平
就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而言,大部分輔導員是非專業(yè)畢業(yè)的人員。然而,輔導員天天面對的是思想活躍、求知欲強的大學生,同時還要對學生的活動加以指導,沒有一定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是難以勝任的。因此,高校應從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長遠發(fā)展考慮,建立健全輔導員隊伍學習培訓的有效機制,拓寬輔導員的知識面,使輔導員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此同時,高校應當多給輔導員外出學習交流創(chuàng)造機會,學習其他高校的先進學生工作方法,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3.重視職業(yè)發(fā)展,拓寬發(fā)展空間
高校應當重視輔導員個人發(fā)展和輔導員隊伍建設,可以考慮把輔導員作為學校黨政后備干部培養(yǎng)和選拔的對象。同時,在選拔中層干部時,也可以優(yōu)先考慮有輔導員工作經(jīng)歷的干部,以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增強輔導員的職業(yè)地位,使輔導員在工作中得到理解、重視和認同。此外,高校還應當建立完善以物質激勵為基礎、政策激勵為保證、關懷激勵為核心的輔導員崗位激勵機制。為輔導員量身設計專業(yè)的技術職務,能讓輔導員在公平的競爭的環(huán)境下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術職務。同時,對表現(xiàn)突出的輔導員還應當給予其評先評優(yōu),優(yōu)先晉升職稱職務等獎勵。健全的激勵機制會有效地激勵輔導員的工作激情,提升工作信心,從根本上穩(wěn)定輔導員隊伍,使輔導員隊伍成為一支有吸引力、生命力、影響力的隊伍,提升輔導員的工作實效。
參考文獻:
[1]蔡英靈.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研究[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01) :115.
[2]馬新.高校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若干問題探討[J].宿州學院學報,2005,(06) :110-112.
[3]楊楠.淺談高校輔導員激勵機制的構建[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4,(01)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