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梅巧 張良 卞曉波
摘要 以金徐薯69為試材,研究了不同扦插時間對鮮薯產量、商品薯產量、商品薯率的影響及其產量的動態(tài)變化,并確定了適宜的扦插期和收獲期。結果表明,不同的扦插時期對金徐薯69的鮮薯產量、商品薯產量、商品薯率有直接影響。適當提早扦插、適時收獲可獲得較高的鮮薯產量。金華地區(qū)最遲扦插期應掌握在7月上旬以前,收獲時間掌握在扦插后120~140 d。
關鍵詞 金徐薯69;扦插時期;鮮薯產量;商品薯產量;商品薯率
中圖分類號 S5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016-01
金徐薯69是一個烘烤專用甘薯新品種,由金華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徐薯18為父本、徐薯781號為母本雜交選育而成。2015年通過浙江省品種審定。金徐薯69表皮光滑,萌芽性好,長蔓,薯皮、薯肉分別為紅色和橘紅色,胡蘿卜素含量較高,干率適中,烘烤品相和食味優(yōu)。為了了解金徐薯69的最佳扦插期和收獲期,以及不同扦插時期條件下其生長發(fā)育的動態(tài)變化,課題組于2016年進行了扦插時期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在婺南農業(yè)高新園區(qū)金華市農科院科研基地進行。地塊為泥質砂壤土,前作馬鈴薯,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條件良好。供試甘薯品種為金徐薯69。
1.2 試驗設計
根據(jù)扦插時期,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5月23日、6月12日、7月2日(CK)、7月22日、8月11日。4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12 m2。
1.3 試驗過程
3月16日采用“大棚+小拱棚”雙膜覆蓋甘薯育苗,4月12日出苗。扦插前起壟,壟寬65 cm,溝寬20 cm。每株苗3~4節(jié),單行斜插,密度5.25萬株/m2 [1-2]。四周設保護行。不同處理扦插后63 d開始取樣挖薯,每隔20 d在第4重復挖根區(qū)挖根1次,每次5株,測定鮮薯產量、薯數(shù)、商品薯產量等相關項目。11月3日各小區(qū)收獲測產,測定小區(qū)總產量和商品薯產量[3-5]。整個生育期無災害性天氣。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扦插時期對金徐薯69鮮薯和商品薯產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扦插日期的推遲,鮮薯及商品薯產量均呈下降趨勢,表明適時提早扦插有利于提高鮮薯和商品薯產量。5月23日扦插處理甘薯產量表現(xiàn)最佳,鮮薯和商品薯產量分別為33 537.0、28 279.5 kg/hm2,分別較CK增產8 301.0、6 924.0 kg/hm2,增幅分別為32.89%、32.42%。8月11日扦插處理甘薯產量表現(xiàn)最差,鮮薯和商品薯產量分別為5 559.0、4 129.5 kg/hm2,分別較CK減產19 677.0、17 226.0 kg/hm2,減幅分別為77.97%、80.66%。
2.2 不同扦插時期對金徐薯69商品薯率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扦插時間的推遲,商品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以6月12日扦插處理商品薯率最高,為90.5%;8月11日扦插處理商品薯率最低,為74.3%。由此表明,適時提早扦插雖然可以提高金徐薯69的鮮薯產量和商品薯產量,但對商品薯率有一定的影響。
2.3 不同扦插時期商品薯產量和商品薯率的動態(tài)變化
從表2可以看出,早于對照的各扦插期處理的商品薯產量隨挖薯時間的推遲呈上升趨勢,而商品薯率隨收獲期的推遲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商品薯產量最大值出現(xiàn)的時間落后于商品薯率最大值出現(xiàn)的時間。商品薯最高產量出現(xiàn)時間為扦插后140~160 d,而商品薯率最高出現(xiàn)時間為扦插后120~140 d。其中5月23日、6月12日和7月2日扦插期處理的最高商品薯產量收獲時間為11月2日,而最高商品薯率收獲時間為10月13日。
2.4 適宜收獲期確定
經對挖根區(qū)(第4重復)的測定,5月23日、6月12日和7月2日扦插期處理的最高商品薯率時間在10月13日,最高商品薯產量時間在11月2日,最高商品薯率和最高商品薯產量時間均在扦插后120~140 d。7月22日和8月11日扦插期處理的最高商品薯產量時間在11月2日即收獲期,但此時產量已顯著下降。由此表明,金徐薯69適宜收獲期可掌握在扦插后120~140 d,扦插期應掌握在7月上旬以前,以收獲較多的商品薯。
3 結論與討論
(1)不同扦插時期對金徐薯69產量有直接影響,即隨著扦插日期的推遲,鮮薯產量和商品薯產量呈下降趨勢。
(2)不同扦插時期對金徐薯69商品薯率也有一定影響,商品薯率隨著扦插期推遲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以6月12日扦插的商品薯率最高。
(3)不同扦插時期各處理的商品薯產量動態(tài)變化隨收獲期推遲呈上升趨勢;而商品薯率動態(tài)變化隨收獲期的推遲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6]。
(4)不同扦插時期各處理的商品率在各個時期的表現(xiàn)不一致。
(5)為了獲得較高的產量,金華地區(qū)金徐薯69收獲時間可掌握在扦插后120~140 d,最遲扦插期應掌握在7月上旬以前。
4 參考文獻
[1] 陳孝賞,莫云彬.扦插密度和氮、磷、鉀對紫甘薯產量的影響[J].天津農業(yè)科學,2016,22(11):120-123.
[2] 趙嬌娜,于琪.不同扦插密度對早熟甘薯新品種“心香”產量的影響[J].北京農業(yè),2014(33):42-43.
[3] 賴小芳,陳劍,王伯誠,等.脫毒甘薯浙薯13扦插密度試驗[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4(8):1154.
[4] 程林潤,李朵姣,卞曉波,等.甘薯“金薯926”扦插期試驗[J].上海農業(yè)科技,2014(4):104-105.
[5] 劉偉明.甘薯新品種浙薯132早收栽培扦插密度與施肥技術[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1,50(2):242-243.
[6] 張真,徐進,張光進,等.扦插時期對迷你型甘薯生長和商品率的影響[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7(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