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摘 要】預防口腔常見病的發(fā)生是提高群體口腔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徑,各年齡階段存在共性及個性特點,根據年齡、致病原因等,對不同人群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宣講口腔健康知識、樹立正確口腔健康觀念、落實口腔疾病預防措施,降低口腔疾病的發(fā)生率,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自我保健、受益終身。
【關鍵詞】各年齡階段 ;患病特點;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5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1
口腔疾病是困擾我國居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口腔科普知識宣教的開展,人們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在逐年提高。防范大于治療,只有了解各年齡階段口腔疾病患病特點,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好預防工作,達到口腔的健康標準,行使良好的口腔功能。
1 各年齡階段口腔患病特點:
1.1 嬰幼兒階段:
嬰幼兒階段處于出牙期,會出現(xiàn)乳牙早萌、乳牙晚萌等疾病。此外,嬰幼兒在進食時候,奶瓶的奶嘴恰好放置于上頜牙處,奶液經常浸泡、腐蝕牙齒,并且嬰幼兒剛剛萌出的牙齒發(fā)育尚未完全,容易在乳酸等的作用下脫礦,從而形成奶瓶齲。
1.2 幼兒園階段:
兒童飲食偏愛于甜食、軟質食物,例如蛋糕、牛奶、糖類、餅干等,這類食物含糖量比較高,容易黏滯于牙齒上發(fā)酵形成乳酸等,導致齲病發(fā)病率大大提高。幼兒園小朋友還未完全掌握刷牙方法,刷牙不認真,容易導致牙齒細菌滋生。
1.3 學生階段:
換牙期會出現(xiàn)乳牙早失、乳牙滯留、恒牙遲萌等疾病,這與學齡期兒童自身口腔清潔習慣、飲食習慣以及自身發(fā)育情況有很大的關系。
1.4 成年人口腔階段:
成年人頜面骨骼、肌肉及牙齒發(fā)育已經成熟,現(xiàn)階段成年人對牙齒關注度下降,口腔問題逐漸增多。牙結石、齲齒、牙周病、牙齒敏感、口腔異味、口腔黏膜病損等已構成了中國成年人最常見的口腔問題。這與成年人不良生活習慣、不健康飲食結構、自身系統(tǒng)性疾病、心理壓力等因素密不可分。
1.5 妊娠期口腔階段:
妊娠期婦女激素水平發(fā)生改變,雌激素、孕激素大幅度升高,機體免疫力下降,口腔清潔、菌群平衡的環(huán)境被破壞,容易導致細菌入侵。妊娠期婦女有孕吐的臨床癥狀,大量嘔吐會導致胃酸侵蝕牙齒,發(fā)生脫礦,從而導致牙齦炎、齲病、牙周病等疾病的發(fā)生。
1.6 老年人口腔階段 :
臨床統(tǒng)計證明,齲病、牙周病、楔狀缺損、牙齒磨耗、顳下頜關節(jié)疾病、牙齒缺失和口腔粘膜疾病等疾病是老年口腔的主要問題,近年來研究證明某些全身疾病與口腔疾病密切相關。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大,牙齦會發(fā)生萎縮、牙齒發(fā)生磨損甚至缺失,從而導致老年人飲食過程中,牙齒正常工作關系改變,牙縫增大,食物常常嵌頓于牙縫中,容易滋生細菌,此外,老年人體質弱,口腔清潔能力和抵抗力下降,或者是部分老年人多年沒有認真清潔假牙導致菌斑堆積而患上口腔疾病。
2、各年齡階段口腔疾病預防措施:
2.1 嬰幼兒階段:
父母應認識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習慣,有利健康。應認識到需要定期口腔檢查,6-12個月1次,密切關注嬰幼兒乳牙萌出情況,如有異常,需要立即去醫(yī)院進行診治。父母應該避免嬰幼兒嘴含奶嘴入睡,做到喝奶后清水漱口,學會使用專用指套清潔嬰幼兒口腔,每天早晚定期為嬰幼兒清潔牙齒,積極預防奶瓶齲。
2.2 幼兒園階段:
做好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和口腔保健工作,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與家長配合共同促進兒童口腔健康。父母認真監(jiān)督小朋友早晚刷牙,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盡量少食甜食、軟質食物,多進食水果、蔬菜等,幫助幼兒改掉進食時口含食物不下咽的不良習慣,避免幼兒喝碳酸飲料。每隔3-6個月父母需要帶幼兒去醫(yī)院進行口腔檢查,關注幼兒乳牙萌出及健康,氟化泡沫防齲工作的定期開展,乳磨牙的窩溝封閉,同時積極預防兒童鄰面齲的發(fā)生。
2.3 學生階段:
此時期是牙合系統(tǒng)快速發(fā)展期(處于混合牙列期),口腔疾病的高發(fā)期,口腔健康觀念和行為形成期,也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時期。直接關系到恒牙合關系的建立和恒牙列的健康。
對學生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的刷牙與飲食衛(wèi)生習慣,定期口腔檢查和監(jiān)測,如果出現(xiàn)乳牙早失、乳牙滯留、恒牙遲萌等疾病,需要早診斷、早治療,盡早矯正。積極預防前牙外傷和頜骨骨折。糾正不良習慣,青少年時期是進行牙齒畸形矯正的最佳時期,需要及早進行錯頜畸形的矯正。
2.4 成年人口腔階段:
成年人牙齒發(fā)育完全,在此階段,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刷牙工具,例如,牙刷頭部偏小,刷毛端比較圓鈍,這樣可以確保牙刷在口腔內轉動自如,降低對口腔的損傷;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現(xiàn)在最為常用的刷牙方法為Bass刷牙法。定期進行口腔疾病檢查,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尤其要避免牙周、牙體疾患,改良膳食營養(yǎng)結構,戒煙戒酒,少食甜膩食物,此外,成年人還需要進行日常鍛煉,增強體魄,平和心態(tài),少接觸放射性物質,預防系統(tǒng)性疾病。
2.5 妊娠期口腔階段:
對妊娠期婦女進行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識,掌握正確的保健方法。婦女懷孕后需要定期檢查口腔,如果患有疾病,需要結合孕婦身體素質以及胎兒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措施。(妊娠4-6個月是口腔疾病治療的適宜期,注意保護措施下X線,不要投射盆腔和腹部,后三個月避免全麻,需要處理時選擇局麻)。建立良好衛(wèi)生習慣,合理營養(yǎng)飲食。產前咨詢教育,做好嬰幼兒口腔護理準備工作,掌握基本口腔護理知識。孕婦每餐后或嘔吐后半小時再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徹底清潔牙齒,重點去除牙齒和牙齦交界處的牙菌斑。每天使用牙線清潔牙齒鄰面,特別是后牙智齒的位置,每天使用含氟漱口水漱口。
2.6 老年人口腔階段
通過個人、醫(yī)生、社會的共同努力最大程度保持老年人口腔健康,采取綜合保健措施,老年人應該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少進食麻辣、燙熱的食物,禁止吸煙喝酒,去除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等,定期尋找醫(yī)生進行洗牙和口腔檢查,如有問題者,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對牙齒進行相應的治療措施,例如調整過銳牙尖邊緣、治療創(chuàng)傷性潰瘍、拔除嚴重損壞的牙齒并進行鑲牙。同時,老年人還需要口腔保健和全身保健相結合,提高自身機體免疫力。
口腔健康目標:至少保持20顆功能牙,維持口腔基本功能,或者通過最低限度修復,盡可能恢復口腔功能。
總結: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口腔疾病與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亦存在著各種關聯(lián),重視口腔健康是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各年齡階段牙齒發(fā)育不同,所面臨的疾病問題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根據年齡、致病原因等,對不同人群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可以降低口腔疾病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袁曉鵬.淺談老年人牙齒保健方法[J].健康前沿,2018,27(5):9.
林琳.老年人牙周病危險因素分析[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7,11(13):164-165.
許亞.對孕期婦女口腔疾病現(xiàn)狀的調查及對其進行防治的方法[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8):26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