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星良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p>
像極了——如果,這首詩是為普洱市城區(qū)邊沿洗馬湖東畔山腳的那棵柳樹潑墨的話。
那棵柳樹,最讓我心心念念了。
當二月春風掠過洗馬湖東邊植被茂密的山梁、吹皺湖面、溜過湖心小島、跑向城區(qū)的那一天,我又見到了它。
深情凝視中,我的思緒隨著柳枝極有韻致地款擺,漫進了浩瀚的歷史時空……
它的生命源自何時?是明代?是清代?是誰把它灑在這風水寶地?是風?是鳥?是人?
它幼弱的日子,一定得到了大自然的厚愛,就像人兒小時候獲得的爹媽關愛,陽光給了它溫暖,洗馬湖的水給了它養(yǎng)分,身邊的植被也像兄弟姐妹給了它庇護。當然,它也一定經(jīng)受了不少考驗,雷電驚嚇過,狂風摧殘過,暴雨傾盆過,寒冷籠罩過,甚至,路過的動物踐踏過、攀折過。但是,它意志堅定,向著內心不懈追求的目標,又或是理想,像夸父日夜奮進,終于,像唐僧西天取經(jīng)有了收獲,長成了如今這般,成了吸引眼球的亮麗風景。
它一定聽說了洗馬湖的傳說:諸葛亮率大軍南征,浩浩蕩蕩,但人困馬乏,突然看見一條小河,便人馬狂飲狂洗,頓時精神大振。后來,人們把這條小河叫做洗馬河,再后來,筑壩成湖,便是現(xiàn)在的洗馬湖了。
也許,它沾了諸葛亮的靈氣,才使它經(jīng)年茂盛。
陽光下,我直直地看著這棵柳樹。它高大,有三層樓那么高,主干需要兩三個成年男子才能合攏,它蓬松,好似綠色的圓柱,密、細、長的枝條,仿佛從天空一瀉而下,籠罩了偌大的地方,它蔥蘢,如湛藍的色彩一般。門簾似的柳條,柔軟,嫵媚。輕輕扒了一下,鉆進去,讓柳枝纏住,仿佛置身于少女的綠色秀發(fā),柔嫩的葉尖在臉上拂來拂去,癢癢的,涼絲絲的,猶如小妹妹的手指甲撥弄著,倏地陜北民歌《拉手手親口口》的歌詞閃現(xiàn)于腦海:“……一對對綿羊,并呀么并排排走,哥哥能什么時候,拉著妹妹的手,哥哥你有情,妹妹我有意,咱二人不分離……我要拉你的手,還要親你的口,拉手手親口口……”浮想連連---時光慢了,心靜了、神經(jīng)松弛了。
迎面陣陣清香撲鼻而來,像剛揭蓋的普洱生茶的味道,醉人。當清香、微風、柳色、湖色、山色融為一體的時候,我深感大自然恩賜的這美好的一切;如果,為了追求所謂的經(jīng)濟繁榮,而不顧自然環(huán)境的話,那有的人必將成為子孫后代的罪人;但愿,眼前的美麗景致,普洱大地的每個角落都有,乃至中華全境也是如此。
突然,銀鈴般的笑聲傳來,是一對年輕男女,女的穿著鮮紅的花格子連衣裙,像一只蝴蝶——歡歡喜喜地飛向柳條,頓時,綠海閃現(xiàn)一點紅。這一幕,使我的心海泛起陣陣漣漪,實在是太美好了,不由想起了卞之琳的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毕嗤囊饩常钗腋袆?,令我陶醉。
此時此景,讓我再現(xiàn)了曾經(jīng)站在上面旅游環(huán)線的觀景臺上往下看的場景。也是一個春風徐徐的日子,湛藍的天空下,洗馬湖周邊的群山參差蒼翠,我遠遠地看到柳樹枝條繁密,其間淡霧依依地戀著,漫成灰白的一團,像斷不了的無限情意。洗馬湖的波光映射在柳枝、柳葉上,盈盈閃動。弱弱的風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從柳樹方向傳來,仿佛拉祜族竹笛的聲音,神秘悠遠,裹著萬般柔情,從柳樹根下裊裊回旋而來。
我想,在這里看過柳樹景致的人,臨去的那刻,應該是不舍的---也許會像我一樣,逍遙的意態(tài)和放松的腳步,已跟此地的風月融在一起了。
回過神,我順時針沿著柳樹主干漫步。
抬頭時,碎碎的陽光從柳枝柳葉的縫隙照射進來,泛著粼粼金光,宛若千眼萬眼的斑斕光源。細看間,發(fā)現(xiàn)柳枝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有的像弧形——彎彎曲曲,有的如斜線——筆直劃出,有的像搗亂者——中間突然改變方向,有的像乖巧的小姑娘——飄逸地下垂;柳枝的顏色,也反差鮮明,枝根的呈灰綠色,像涂有淡淡的霜花,枝中間的呈青綠色,像橄欖綠,枝梢的泛著鮮青色,像剛冒芽的青菜色。柳葉的形狀則都是條狀,上寬下窄,仿佛是飄在空中的一葉葉小舟,此起彼伏;深綠、淺綠、青綠,都盡情綻放色彩的美艷。
平視時,如簾的柳枝不停擺動,使光線也隨之晃動起來,簾外的景物---城市建筑群、湖水、森林,淡靄的遠山,若隱若現(xiàn),如瓊樓玉宇。
低頭時,看見黝黑松軟發(fā)潮的土壤上,一些螞蟻在搬弄發(fā)枯的柳葉,有的怔忪一會兒,仿佛在思考著什么。
走出柳簾,轉身,再看它蔥蘢的模樣,緩慢,不慌張。
臨別時,我雙手合十,默念道:“蒼老的柳樹,年輕的柳葉!”
——選自2017年第1期《太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