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顯權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0-0035-01
道與法都是規(guī)矩,是教會一個人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須做。面對好奇心、求知欲更強得初中生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辨別怎么做的問題。從而達到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最終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并使之與偉大中國夢有機結合,將來成為貢獻社會的有用之才。
1.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生活
初中道德與法治主要是解決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并教會他們應該怎樣做的一門學科,而不是呆板的講道理。老師應走進學生,了解他們的困惑、理解青春期的他們特殊身心發(fā)展的需求。此外應當重視課前調(diào)查。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讓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既能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他們再內(nèi)心的體驗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科學人生觀,也能體驗合作的樂趣。在合作中豐富知識,在合作中快樂成長。
2.培養(yǎng)學生探究式學習,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現(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呈現(xiàn)出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人們對社會的認識也不盡相同,也趨于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之中。對于極富好奇心何求知欲的中學生,探究和把握并獲得知識,樹立正確人生觀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究過程中,常常是經(jīng)歷成功的喜悅和失敗沮喪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探究活動中養(yǎng)成了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教學時,我們更應從學生的現(xiàn)實入手,讓他們說說平時遇到的、見到和聽到的順心和不順心的事,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還可以讓同學們加入討論。最后老師加以引導、歸納,達到學生獲取明晰正確的知識。
3.加強課上課后訓練,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老師應在學生獲取知識后,為鞏固和加深學生知識的認知,還應讓學生用這學道理、觀點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加強課堂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辨別是非、真?zhèn)魏兔莱蟮哪芰?。故而還應精心設計課后練習,遵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由淺入深和知行合一的原則。一方面充分調(diào)動學生分析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敢于暴露自己的錯誤求是片面的觀點;另一方面應對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進行引導和點撥。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有機結合。對學生暴露的問題給予恰當?shù)脑u價和指引。
4.現(xiàn)代教育方式讓課堂生動起來
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多媒體設備,以其新鮮、活波、生動的圖文和聲音課件,改變傳統(tǒng)說教式教學導致的沉悶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提供豐富有趣的感知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仿佛是在精美藝術世界里遨游汲取知識。此外,我們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集思廣益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5.老師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初中生懷著強烈的好奇心,缺乏是非辨別能力和事事都想嘗試的心理。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起到示范性潛移默化的影響,不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應嚴格要求自己,處事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必先做到。并教會他們在日后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怎樣運用學到的知識指導自己的言行,達到不斷進步。最終,學生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并使之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