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穎 董天曄 沈琦華
自從妖嬈神秘的摩洛哥對中國免簽以后,北非旅行己不再冷門。前不久,北非法語三國之一的阿爾及利亞緊隨摩洛哥、突尼斯兩位老哥,正式與中國達成因公護照簽證互免。相信阿國超級難辦的簽證也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xiàn)自由行免簽,到時候飛一次就能玩遍北非三國!
阿爾及利亞北臨地中海,隔海與西班牙、法國相望,經(jīng)濟規(guī)模居非洲第四。境內(nèi)有著名的非洲圣母院、319座清真寺和眾多博物館、古羅馬遺址等,自然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單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的旅游勝地全境就有七處。
地中海南岸的美從不需要懷疑,而這個身處北非的阿拉伯神秘國度也不例外。即便把古羅馬遺風、地中海風情、阿拉伯文化等詞組同時搬來形容她也不為過。她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北部的地中海明珠奧蘭,擁有璀璨的金色沙灘,內(nèi)斂而兼具歐洲風情;南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又為這個國度增添了幾分狂野。如果想在一次短期旅行中同時感受沙漠蒼莽、海洋博大、山嶺連綿與高原廣袤,你確實可以考慮阿爾及利亞。
地中海之水:阿爾及爾
經(jīng)歷腓尼基、羅馬、阿拉伯、“海島王朝”與法國殖民長達130多年之久的統(tǒng)治,使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的一切融匯著別樣的異域風情。這座非洲最北端的白城之美,絲毫不亞于圣托里尼專屬的藍白交織。面對地中海像極了馬賽,一街一景又像極了巴黎,人們的生活習慣也烙上了法式的痕跡。
非洲圣母院是非洲最有名的教堂,也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于1872年落成,可俯瞰整個阿爾及爾港。建筑風格采用了當時在法國教堂建筑界中十分流行的新拜占庭風格,整個教堂俯視呈一個十字型,與法國巴黎圣母院相似。
想要在北非體驗到滿滿的法式風情,大郵局最不能錯過。大郵局是Grande Poste d'Alger的直譯,建于1910年,是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市中心的標志性建筑物,它的新摩爾風格出自兩位法國建筑師之手,目前仍作為郵局運行,不定期發(fā)行各種紀念郵票。阿爾及利亞人周末是周五和周六,本地市民們都去清真寺做禮拜了,大部分餐館、酒店包括郵局,通通關(guān)門,所以盡量不要選擇在這兩天去參觀,否則那就只能在大郵局外部一飽眼福了。
阿爾及利亞最不缺少歷史的記憶。加繆在《提帕薩的婚禮》中有一段描寫:“在陽光和苦艾的氣味中,在披掛著銀甲的大海上,在深藍色的天空中,在鋪滿了鮮花的廢墟上,在沸滾于亂石堆里的光亮中。”這就是讓加繆魂牽夢縈的海港古跡一一提帕薩。
提帕薩小鎮(zhèn)位于阿爾及爾以西70多公里,古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在古城內(nèi)比較清晰的幾個遺址區(qū)包括:羅馬斗獸場、兩座神廟、通往海邊碼頭的大道、老碼頭旁邊的居民區(qū)、殘缺的古城墻和羅馬浴池、山坡上的教堂遺址、古羅馬劇場、公共噴泉休閑區(qū)等。站在這里,就像穿越了兩千年塵封的歲月。
撒哈拉之火:蓋爾達耶
蓋爾達耶是由沙漠綠洲姆扎卜河谷的五個村落歷經(jīng)千年歷史變遷而來,現(xiàn)己成為一個著名的商貿(mào)中心和撒哈拉地區(qū)最大的綠洲城市,被賦予“綠洲的明珠”之稱。這里有著獨特的建筑風格,保留了數(shù)百年歷史的圍城、瞭望塔和水利系統(tǒng),以及最為傳統(tǒng)的穆斯林習俗。
城中矗立著100多米高的清真寺,是蓋爾達耶的象征。城中所有民居的門都關(guān)閉嚴密,窗戶極小,以保證室內(nèi)冬暖夏涼和避免風沙侵入,民居采光全靠屋內(nèi)的天井。古城道路奇小狹窄卻四通八達,蜿蜒曲折,錯落有致。行走在這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道,可以領(lǐng)略一種別樣的異域風情。塔樓是蓋爾達耶的標志性建筑。在這里的每個山頭上都有塔樓,以前具有瞭望和防御功能,現(xiàn)在則像宣禮塔一樣,向世人昭示著一種精神和信仰。
蓋爾達耶古城不僅建筑很有特色,它的供水和排水系統(tǒng)也是非??茖W實用的。這里干旱缺雨,只要下雨他們都會把雨水收集儲存起來,缺水時再通過密布城中的水道,把水分配到各家各戶。這也是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一只眼睛看世界”的柏柏爾婦女是這里最為獨特的一景。這里柏柏爾人都信仰伊斯蘭教,對本民族的婦女要求,成年的女孩子必須用白布把全身包裹;婚后的婦女,她們的美貌只屬于她的丈夫,外出時除全身包裹白袍外,只能露出一只眼來觀察路面和外面的事物。她們外出走路時,用一只手緊抓住臉部前的白袍,只留很小的縫隙,生怕“春光外漏”。
舌尖上的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人愛吃牛、羊肉和雞、鴨肉。蔬菜愛吃西紅柿、黃瓜、洋蔥、生菜等。在齋月期間,從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里不吃不喝,水米不沾,晚上才開齋進食。
北非的傳統(tǒng)美食古斯古斯,俗稱阿拉伯小米飯,是一種用清水、橄欖油、牛羊肉、蔬菜和曬過的小麥等做成的面食,在當?shù)赜兄芨叩牡匚唬瑢S脕碚写F賓。最傳統(tǒng)也最具代表性的古斯古斯是半碗飯配幾條蔬菜,再加上一根帶骨的羊肉,同時搭配一碗煮飯時的湯。端到客人面前時,有種類似中國的蓋澆飯的感覺。
哈利拉是阿爾及利亞人日常飲食中常見的湯,特別是在齋月期間,由于一天沒有進食,每個人的腸胃都很虛弱,這個時候在每天進食的第一道餐就是哈利拉湯。哈利拉湯的制作方法也比較繁復(fù):先泡制好米黃色的鷹嘴豆與扁豆,這種豆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有很豐富的蛋白質(zhì)。做好的湯很濃稠,味道有點像羅宋湯,但多了更多香料。當?shù)厝讼矚g配上面包或者手抓餅。
除了烹制當?shù)夭穗鹊牟蛷d外,阿爾及利亞還有很多外國風味餐廳,例如法國餐廳、意大利餐廳、黎巴嫩餐廳、敘利亞餐廳等。這些外國餐廳在價格上要比當?shù)夭蛷d高出不少。
當下午的四點鐘聲響起,這里的一切都要為咖啡讓路。你能在街邊隨處喝到一元一杯的咖啡,甜過初戀!還有紅茶,一般是在晚飯之后飲用,里邊也放很多糖。這么美好的地方物價還超低,阿爾及利亞的美食絕對是超級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