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南
我們有很多理由關心近日發(fā)生在山東濰坊壽光市的洪水災情,其中最實際的一個是這樣的——
壽光當?shù)氐氖卟藘r格,已經(jīng)上漲到了香菜近30元一斤、菠菜10元一斤、黃瓜6元一斤這種離譜的地步。而這個價格,未來幾乎一定會反映在其他地區(qū),特別是華北地區(qū)家庭的餐桌上。
因為壽光是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xiāng)”,擁有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chǎn)和批發(fā)市場,也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這次洪災過后,當?shù)氐氖卟朔N植業(yè)損失慘重。
相比2014年的威馬遜、2013年的海燕和2006年的桑美,最近在上海登陸,并一路北土,過境蘇、皖、豫、魯?shù)仁〉臏乇葋喤_風,在臺風等級上其實還算不得“史上最強”。不料,卻在齊魯大地上釀成了一場“歷年罕見”的大水災。
據(jù)媒體報道,8月18、19日,山東壽光多地連降暴雨,彌河流域上游冶源水庫、淌水崖水庫、黑虎山水庫接近或超過汛末蓄水位,入庫流量遠超出庫流量,沿岸多個村莊遭遇河水倒灌,大量民居、農(nóng)田、大棚及養(yǎng)殖場等損失慘重。兩名輔警因頂著暴雨執(zhí)行救援任務落水失蹤,截至目前,—人確認殉職,—人仍下落不明。
乍一看,壽光水災的罪魁禍首清楚明白,便是那個被民眾成天掛在嘴上的“溫比亞”,但隨著越來越多信息的披露與匯總,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事背后,似乎另有“幫兇”。事實上,就連壽光市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也承認,“因上游三個水庫降水較多,轄區(qū)內(nèi)彌河、丹河泄洪壓力較大……”雖然后面的情節(jié)沒有劇透,但外界已經(jīng)能夠清楚地“領會”上游水庫泄洪對于此次壽光水災的影響。而這,顯然不僅僅是天災,而要算人禍了。
按理說,遇到臺風暴雨這種極端天氣,水庫的作用應該是蓄水防洪,以減輕農(nóng)田村莊的受淹程度。三個水庫位于彌河上游,原本應該成為下游村莊的“守護者”,誰料卻成了懸在這些村莊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并且偏偏趕在暴雨天氣泄洪,搞得天水勾地水,兩災并一災,徹底將下游村莊給淹了??茖W嗎?不科學!
按照官方的說辭,之所以泄洪,實在是情非得已,因為“入庫流量遠超出庫流量”導致泄洪壓力巨大。問題是,碰到像臺風這種可預警的氣象狀況,難道不是應該提前泄洪騰出庫容以備不虞嗎?如果當?shù)啬軌蛱崆白龊谜{(diào)庫防洪工作,那么下游的受災情況就不會那么嚴重。又或者,當?shù)卮_實已經(jīng)提前泄過洪清過庫了,但仍然架不住雨量太大,重又將水庫灌滿了。倘若如此,那么問題就變成了水庫的設計容量究竟是否合理。別忘了,彌河上游不是只有一個水庫,而是有仨。三個水庫都不夠用,沒起作用反而加劇了災害,這樣的防洪體系就非常值得反思了。
所以,雖然目前關于壽光水災的許多具體細節(jié),還沒有完全披露,但不管從哪個方面看,壽光水災背后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人禍的因素。除了水庫泄洪,當?shù)卣谂_風預警、防臺準備、防洪水利、人員財產(chǎn)轉移等方面,同樣存在許多問題。當然,這不僅僅是壽光一家的“專利”,在許多看似天災的事件背后,我們總能瞅見人禍的魅影。城市看海的背后,是脆弱的地下管網(wǎng);輕(地)震重傷的背后,往往是質(zhì)量堪憂的民房建筑……如果說天災不可避免,那么人禍理應杜絕。況且很多時候,相比天災本身,人禍造成的“二次傷害”“疊加效應”往往危害更大。
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禍都是可防可控的,海恩法則都已經(jīng)直接給出了定量的分析數(shù)據(jù)。遺感的是,每每發(fā)生這類事故,總是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