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
在意大利南部普格利亞區(qū)的加拉蒂納空軍基地,距離古城萊切20km處,駐扎著意大利空軍最大的訓練單位——以訓練戰(zhàn)斗機飛行員著稱的第61風暴大隊
意大利古城萊切在歷史上多次更名,但一直以來以其城邦的富有和悠久的傳統(tǒng)著名,而二戰(zhàn)后萊切則以戰(zhàn)斗機訓練聞名于歐洲。
1946年9月1日,加拉蒂納空軍基地成立飛行訓練學校,最初的駐扎部隊與飛行課程維持到1955年5月1日。1955~1962年問,這里專門招收完成第一階段訓練的飛行員,進行后續(xù)飛行訓練。從1986年9月到1995年12月問,這所飛行學校名稱與其上級指揮單位曾數度變更,但最終在1995年12月1日被正式更名為第61風暴大隊,在此完成訓練的飛行員均可獲得署有“CARLO NEGRI”的金質勛章。
第61風暴大隊成立以來,意大利空軍一直致力于改善這所學校的效率與飛行訓練流程,這主要是由于其換裝噴氣式教練機所致,但冷戰(zhàn)后面臨著經費與物料上漲、人員裁減與部隊縮編的窘境,迫使意大利軍方于2008年7月1日進行改進,在此架構下成立一個隸屬于第三航空軍區(qū)的飛行學校指揮部,第三航空軍區(qū)司令部則位于巴里的帕萊塞機場。
第61風暴大隊根據操作機種的不同,下轄3個飛行訓練中隊,即飛行第212、213、214中隊,除此之外還包括第461技術大隊、第561后勤支援大隊及其他行政單位等。
學員進行飛行訓練,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按照訓練進階順序,分別在第214、第213、第212中隊開展。
360°球型飛行模擬器是重要的飛行模擬器材
第214中隊進行第一階段的訓練,即操作T 339A/MUL教練機。該教練機由萊奧納多公司在MB-339A/MLU教練機基礎上改進而成。不過,這款改進機當前也因頻繁操作及服役年齡日增,使得其維護保養(yǎng)相當困難。據稱,第214中隊即將更換萊奧納多公司生產的M-345HET教練機,意大利空軍稱為T-345A。
第214中隊相當注重訓練與評估,這里的每位教官都需要具備3000小時飛行時數。教官首先要了解每位學員的能力狀況,并最大化發(fā)揮學員的學習潛能,畢竟訓練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成本比其他機種飛行員更加昂貴。
所有教官在評估學員上是極其嚴格的,基本上是以最嚴謹的態(tài)度來考核學員在飛行課程中如何做出決策、對狀態(tài)意識的掌握、評估學員每個階段的學習成效,評估學員是否能跟上不同時期的飛行課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每位學員都能順利完成飛行訓練,有一定比例的學員會被淘汰。
一般來說,學員一天要進行8小時的訓練課程,包括理論學習,操作模擬機,或實機操作飛行。
在6個月的訓練過程中,飛行或模擬機課程約有86~100小時,時數大約各占一半,但每半個月至少要有4小時實際飛行,以免生疏。另外,因為天候因素、國慶日或其他活動等因素,整體訓練課程會超過6個月。
第二階段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訓練在第213中隊進行,學員訓練操作T-339C教練機。此型教練機于1996年引進,與T-339A/MLU教練機不同,T-339C具有空中加油能力。雖然早在第一階段訓練時學員受訓基本的噴氣式飛機操作能力,而在第213中隊時學員將訓練操作更多的作戰(zhàn)技能,模擬作戰(zhàn)任務可能遭遇的情況。
在第二階段訓練中,學員開始經歷飛行速度提高、放單飛、雙飛及夜航等訓練,雖然T-339C/D有空中加油能力,但訓練課程內并未安排空中加油訓練。
第二階段訓練期課程約1個月,其中一部分是地面課程,另一部分是飛行課程,飛行時數約90小時;另外,在這個階段還會對學員施以無人機操作訓練,以利于以后的兵種分配。
第三階段訓練由第212中隊開展。這一階段主要偏重戰(zhàn)斗機飛行員訓練。第212中隊早前進行T-339C/D教練機飛行訓練,而目前已經換裝馬力更大的T-346A教練機。
T-346A教練機有比較好的飛操性能和飛行包絡線,可更有效地與第四、五代戰(zhàn)斗機銜接。T-346A配置數字化導航系統(tǒng),具備夜視鏡操作能力與頭盔顯示系統(tǒng)。T-346A教練機引進后增加了任務航程和情境航程訓練,是學員進行高階訓練飛行前一型相當優(yōu)秀的銜接機。
這一階段,會增加訓練飛行任務強度,同時增加雙機或是多機編隊飛行,另需掌握空對空、空對地任務。
飛行模擬器控制臺,教官可在此處監(jiān)看學員狀態(tài),并下達指令
空戰(zhàn)訓練內容廣泛,包括離心耐力訓練、視距內空戰(zhàn)、視距外空戰(zhàn)、緊急起飛攔截、異機種空戰(zhàn)訓練、一對一及一對多纏斗、運用雷達、執(zhí)行防空作戰(zhàn)、模擬發(fā)射視距外空對空飛彈等??諏Φ厝蝿瞻ㄔ谥小⒌透叨仁褂靡挂曠R及頭盔顯示器、投擲常規(guī)炸彈及精準導引彈藥、進行密接支援作戰(zhàn)及夜航、執(zhí)行最復雜的聯(lián)合空中任務等。
第三階段的訓練課程中,實際飛行與操作模擬機課程各半,通常為8個半月的時間。
教官正在監(jiān)控飛行模擬控制臺
意大利加拉蒂納空軍基地已成為國際飛行訓練基地。根據國際協(xié)議,很多國家會派學員到加拉蒂納空軍基地接受部分或全部的飛行訓練。
除了提供國際間訓練之外,加拉蒂納空軍基地也進行飛行交流訓練。例如2015年7月,第212中隊的2架T-346A教練機接受異機對抗訓練,用來對抗擔負戰(zhàn)備任務的臺風戰(zhàn)機。據操作T-346的飛行教官表示,在異機種對抗時,空戰(zhàn)成績相當豐碩。第212中隊指揮官表示,將前線飛行員與教官混編,同時也納編外國教官,一起開展飛行訓練,分享經驗、戰(zhàn)術運用、空戰(zhàn)戰(zhàn)斗技巧,對彼此都有很多助益。
加拉蒂納空軍基地內擺放整齊的飛行頭盔儲藏間,通常這類儲物間會保持恒溫與除濕狀態(tài)
在西班牙阿爾瓦塞特基地舉辦的空中演習,是北約成員國年度的空中比武,加拉蒂納空軍基地派教官參加,參與演習的飛行員可以學習最新的空戰(zhàn)技巧與新的作戰(zhàn)模擬演訓,再帶回本基地與學員們分享,以進一步提高專業(yè)技能。
編輯/王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