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策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活動越來越頻繁,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但是其中也伴隨著一些經濟犯罪行為,涉及到財務欺詐等現象,造成經濟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在審理這些經濟類的案件時,法官往往需要借助會計專業(yè)人士才能夠進行審判。法務會計鑒定工作作為現代會計事務所的重要業(yè)務,能夠促進司法會計制度的發(fā)展。
關鍵詞:法務會計 鑒定意見 司法會計制度
法務會計提供的司法會計鑒定服務原先是處于司法職能中的,隨著司法改革的不斷進行,逐漸開始將該職能由具有資歷的社會機構來進行承擔。發(fā)展到目前,法務會計鑒定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為現代司法體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為我國經濟健康發(fā)展做出了有利貢獻。本文將對法務會計鑒定意見的采信機制進行研究說明。
一、法務會計鑒定意見采信機制發(fā)展概述
法務會計鑒定意見采信機制來自于西方國家,通過將鑒定機構以及鑒定人從司法部門隔離開,能有有效地提升公平性,確保證據的中立性,保證訴訟雙方合法利益。隨著世界范圍內法治建設的不斷進行,將鑒定主體和執(zhí)行訴訟職能的司法機關分離開是未來司法制度發(fā)展的主要方向。法官需要按照相關規(guī)則對法務會計鑒定意見的合法性進行判定,歐美國家的司法制度中主要以弗賴依規(guī)則以及道伯特規(guī)則為主。司法鑒定證據需要具備公平、中立這些特征,歐美地區(qū)對鑒定意見的可采性考量主要是基于科學證據因素。當前注冊會計師制度已經在我國流傳甚廣,也能夠為法庭處理案件提供可靠服務。但是目前我國在對注冊會計師提供鑒定意見采信機制方面的規(guī)定還不健全,當前沿用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準則》對鑒定標準規(guī)定的模糊性導致進一步發(fā)展法務會計鑒定業(yè)務受阻,因此就需要加大對執(zhí)業(yè)標準的研究力度,做好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我國有研究人員指出,如果鑒定意見缺乏真實性以及客觀性原則,就會出現違反證據原則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司法權威。因此我國司法鑒定制度建設需要著重注意對采信機制的完善,要能夠確保鑒定意見具備足夠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建立起強制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
鑒定意見一詞出自于《刑事訴訟法》,是由鑒定結論轉變而來。鑒定意見的基本屬性中,證據能力和證明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兩者之間也呈現出對立的關系。首先需要具備證據能力,然后由法官對鑒定意見是否具有證據價值進行判定。在很多情況下,法官也會對鑒定意見的證明力進行判斷,特別是有些情況下為了避免證據出現誤導性,需要嚴格對鑒定意見進行審查。無論在鑒定意見的哪個應用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具備合法性,有效發(fā)揮法律制度對證據能力的約束作用。隨著法務會計鑒定意見采信機制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該鑒定意見已經能夠作為一種專家證據被法庭采用,具備法律效力,但是這都是基于鑒定意見需要具備整理能力以及證明力。首先作為一種法庭上的證據,鑒定意見需要嚴格具備法庭證據應該具有的各項特征,才能夠滿足法律條件作為一項證據使用,對法官宣判結果構成影響。而證明力則是指鑒定意見需要具有證明價值。
二、法務會計鑒定意見采信機制的主要內容
2.1 法務會計鑒定意見的可采性
在經過嚴密的調查和研究之后,法務會計對案件提出的鑒定意見需要具備可采性。首先法務會計在進行證據收集以及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在法律制度允許的框架內進行,要能夠鑒定人的資歷達到法庭的要求,業(yè)務水平能夠勝任鑒定工作的實質需求。一般來說,當法務會計提出鑒定意見之后,如果雙方當事人不存在異議,就可以直接將該鑒定意見作為案件審理的證據,不需要再對可采性進行嚴格審查。但是一旦訴訟當事人向法院提出了異議,就應該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鑒定意見的可采性進行調查,提高鑒定意見的信
服力。
2.2 法務會計鑒定意見的質證
質證是指在訴訟案件中,雙方當事人需要對法務會計鑒定意見的證明力進行詢問。被訴訟方一般的最終目的就是讓鑒定意見不被法官采納。在很多對鑒定意見進行執(zhí)政時,需要從證據的屬性入手,在此基礎上理清訴訟案件的思路。詢問是質證中重要的途徑,要經過多次不同形式的詢問才能夠達到要求。雙方當事人和律師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會盡力讓法官不接受對自身利益有損的證據,更多地接受對自身有利
信息。
2.3 法務會計鑒定意見的采納
對法務會計鑒定意見進行采納或者是不采納需要由法官來最終決定,一般是由自由心證來進行的。法官需要秉承著自由公正的角度對鑒定意見進行理性判斷,并且需要在良心的基礎上進行判斷,然后決定是否對鑒定意見進行采納。這種對證據采納的模式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從科學的邏輯規(guī)則以及經驗法則出發(fā),對財務會計提出的鑒定意見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行分析,并對鑒定意見是否采納會計審計知識和方法進行驗證。最后還需要注重分析法務會計和其他形式的證據之間是否沖突以及存在邏輯關系進行
辨別。
三、結語
法務會計鑒定意見能夠為訴訟案件審定提供更加公正、完善的法律證據,成為了司法制度改革的新方向。法務會計提出鑒定意見之后,還需要經過嚴格審核流程,確保其具備證據的基本要素,才能夠發(fā)揮證據作用。作為法務會計來說,在訴訟案件中提出的鑒定意見能夠構成對案件宣判結果的重要影響,并且該鑒定意見能否被采用也事關法務會計的工作聲譽,因此會致力于提高質證能力,朝著增強可采性的方向努力,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制度,得到訴訟雙方當事人的
認可。
參考文獻:
[1] 黎仁華.中國會計鑒定市場的執(zhí)業(yè)效率與發(fā)展趨勢研究——基于法務會計發(fā)展視角[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6,32(06):65-74.
[2] 楊書懷.論法務會計鑒定意見的采信——基于昆明國良公司與古德公司合作協(xié)議糾紛案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6(19):49-52.
[3] 王通,陳磊.法務會計鑒定意見的可采性規(guī)則研究[J].會計之友,2012(03):33-34.
[4] 趙如蘭.司法會計鑒定的歷史演進及啟示——兼論司法會計鑒定與法務會計[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04):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