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且把金針度與人,衣帶漸寬終不悔

        2018-10-25 00:59:10趙宣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刻本

        趙宣

        摘要 安平秋先生是當代古籍整理與研究領域中的標志性人物之一。項目訪談的重點一是關于“國外所藏漢籍善本叢刊”這一大型海外漢籍引進工程;二是海外漢籍引進過程中的總結與發(fā)現(xiàn);三是以數量與質量的二維視角考量海外漢籍之價值;四是“數字人文學”背景下對學科定位與人才培養(yǎng)的高位思考。旨在不僅揭橥先生在漢籍引進過程中積累的版本鑒定方法、經驗與案例,更彰顯其漢籍引進工程的重大意義乃至對學科發(fā)展及人才培養(yǎng)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 安平秋漢籍引進版本鑒定 學科定位

        分類號

        G256. 2

        DOI 10.16603/j.issn1002 - 1027. 2018. 01. 018

        安平秋先生,1941年出生于北京,滿族,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yè),現(xiàn)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白1983年起,歷任教育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古工委”)委員、副秘書長、秘書長、副主任、常務副主任、主任;1992年始,歷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成員、副組長。此外,還兼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評議委員會古文獻學科評議組召集人(1994年),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圖書獎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1995、1999、2001、2003年).國家圖書館學術咨詢委員會委員(2001年始),國家檔案局“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學術咨詢委員會委員(2001年始)。1999年9月至今,任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典籍與文化》主編、中國《史記》學會會長,2006年9月起兼任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

        先生的治學范疇以中國古典文獻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中心,主要方向一是先秦兩漢文學,重點是司馬遷《史記》研究;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生活關系研究;三是海外漢籍研究。主要代表作有《(史記)版本述要》《(史記)通論》《(史記)教程》《中國禁書大觀》等,主編有《(史記)研究集成》《中國古代文化史名著選譯叢書》《中國古代小說評介叢書》《北美漢學家名錄》《歐美漢學名著譯叢》《二十四史全譯》。其中,《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影印叢書》榮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2003年榮獲北京大學楊芙清王陽元院士教學科研優(yōu)秀獎。

        年逾古稀的安平秋先生依然日程滿滿。從南國深秋的約訪到白雪皚皚的臘月,終于趕在丁酉新年前夕,如愿與先生晤談了近3個小時。

        1 “國外所藏漢籍善本叢刊”: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海外漢籍引進工程

        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外所藏漢籍善本叢刊”首席專家,先生見證了對國外所藏漢籍的整理和研究過程由個人零散到國家扶持下系統(tǒng)研究的新階段,所以,漢籍引進工程是訪談的首要重點?!皾h籍”這個詞是從日本來的,“漢籍”是針對“國書”(或稱“和書”)而言的,是用漢字寫的書籍。就范圍而言,先生歸納為三種不同的理解:第一種理解是中國人用漢字寫的書籍,在中國刻印的,流傳到了海外;第二種理解是外國根據中國古籍重新刻印的,比如說和刻本、韓刻本、高麗刻本、安南刻本等;第三種理解是外國人用漢字寫的書籍,而且是在外國刻印的,比如《韓國文集叢刊》以及現(xiàn)在的各種《燕行錄》。相對而言,古籍整理工作者都應該會更看重第一種范圍,盡管先生亦如此,但他同時認為,在這三個范疇內工作的學者理應互相包容、互相支持、彼此呼應,從而共同構建海外漢籍學術研究的整體架構。

        很長一段時期內,文化界、學術界似乎一提及“書籍之路”就想當然地認為是“屈辱之路”,在經過相關的調查、復制、整理、研究之后,先生為我們率先厘清了中國古籍流傳到海外的八種渠道與途徑。這其中,既有清政府贈送給國外的、國外圖書館正常購買的、外國人在中國生活一段時間后從中國帶回去的、外國人專門到中國來購買和搜求的,也有侵略者掠奪去的,中外勾結偷盜出去的,中國人移民海外時帶出去的。可以看到,正常的流傳和不正常的流失是并存的,正常的交流和強行的掠奪都存在,有鑒于此,先生尤為強調,不要以偏概全,應該秉持一個基本的想法與態(tài)度:那就是存藏在海外的中國古籍,不管當年它們是通過什么渠道、怎么流傳到海外的,事實上今天都已經成為國外眾多圖書館的重要存藏了,中國的文化財富成為世界的文化寶藏,恰恰彰顯了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我們完全不必籠統(tǒng)地、簡單地強調古籍必須回歸,更不必牽強地把古籍回歸與愛國、政治乃至民族尊嚴聯(lián)系起來。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我們雖然也有像蘇聯(lián)存藏之《永樂大典》、翁萬戈私藏、陳國瑯私藏、日本大倉文庫等原書回歸的成功案例,但放眼未來,古籍回歸更多時候還應該立足于“復制”,根本目的在于為國內學術界提供更多的基礎性的文獻支撐。

        2010年起,先生領導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外所藏漢籍善本叢刊”課題組,開始在全面調查國外存藏中國古籍的基礎之上,選取其中尤為珍貴、有代表性的善本古籍復制回國、影印出版,同時展開相關問題的研究。我們知道,國外收藏中國古籍數量最多、珍貴程度最高的,無疑當屬東鄰日本.而日本收藏中國古籍的機構中,又以靜嘉堂文庫、宮內廳書陵部所藏宋元版為多。宮內廳書陵部是日本天皇的皇家藏書機構,從目前公開的部分書目來看,所收圖書歷經13個世紀的累積,所藏宋元版漢籍有140余種(其中宋刊本75種、元刊本69種——宋元版僅次于靜嘉堂文庫,位居海外收藏第二,比美國圖書館存藏的總和還要多),明刊本336種,另有唐寫本6種、元鈔本5種、明鈔本30種。這其中,有的是中國國內未有收藏的版本,有的是中國所藏為殘本而書陵部所藏為全帙。遺憾的是,宮內廳所藏圖書一般不對外開放,即使日本學者亦少有人宮看書的機會,而中國學者對這一部分藏書的了解之少可想而知了。從1997年下半年開始,歷經15年的默默耕耘,先生率先將宮內廳書陵部所藏宋元版漢籍144種全部復制回國,并精選其中的66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2年影印出版。在影印過程中.先生堅持保留宮內廳所藏古籍的現(xiàn)狀,不做任何校改、修補和加工,包括日本閱讀者所加的批校也予保留。這套名日《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的170冊皇皇巨著,不僅成為浩瀚工程鋪開后最先出版的階段性成果,而且是1972年中日實現(xiàn)邦交正?;?,尤其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最具規(guī)模效應并已產生重要學術影響的日藏漢籍引進工程。毫不夸張地說,如此大規(guī)模地復制與影印流落海外的珍貴漢籍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僅為我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礎文獻材料,而且對我們研究中國古代學術史、文化史、文獻學史乃至中日文化交流都有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談及精選出版的標準,先生認為,一是宮內廳藏本為海內外孤本,未見其他藏書機構收藏者。如宮內廳所藏《尚書正義》唐孔穎達單疏本,二十卷27冊,南宋孝宗前期據北宋監(jiān)本覆刻,為日本稱名寺僧人圓種從宋朝帶回日本,為海內外孤本;再如宮內廳所藏南宋淳熙間刊本《楊氏家藏方》二十卷,宋楊倓撰,中國大陸和臺灣均不存此刻本,僅北京大學藏有此本鈔本;二是在同書諸多版本中,宮內廳藏本是初刻本或較早版本者,如宮內廳藏南宋紹興十七年刊本《初學記》,唐徐堅等撰,國內已無宋刊本,所存最早的僅是明嘉靖十年安國桂坡館刊本;又如宮內廳藏南宋初年刊《三蘇文粹》一百卷全帙,國內所存最早的是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南宋末期寧宗時刊的七十卷殘本;再如宮內廳藏《天臺陳先生類編花果卉木全芳備祖》宋刊本,殘本,存四十一卷,國內已不存宋刊本;三是中國國內(包括大陸與臺灣)藏本是殘本,而宮內廳藏書是足本或較全者,如宮內廳藏南宋初孝宗時刊本《東坡集》前后集,前集共四十卷,存三十七卷(缺卷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后集共二十卷,存八卷(卷一至卷八)。就國內而言,國家圖書館有與此相同的宋孝宗時刊本,但僅存前集三十卷,較宮內廳藏本缺七卷且無后集.而上海圖書館僅存此本8頁;四是該書學術價值甚高,而海內外至今未有影印本或排印本者。當我們問及“國外所藏漢籍善本叢刊”的前后體例不一,先生似乎并不以忤,坦言既有根據國內學術發(fā)展需要的因形而異,也有根據對方實際情況的因勢而為。這其中,日本公藏部分均為選刊,體例是前后一致的;美國部分鑒于各家已經有目錄,從學術實際出發(fā)采用了圖錄的形式;英國、印度等剛接觸沒有幾年,由于他們尚沒有做目錄,于是就先從目錄做起。

        除此之外,先生率領學術團隊還對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原內閣文庫)、國會圖書館所藏漢籍進行了全面調查,對北美、西歐、東歐、東南亞等地所藏中國善本古籍的調查、收集工作也是緊鑼密鼓。截至目前,《美國圖書館藏宋元版漢籍圖錄》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本國會圖書館藏珍稀本漢籍選刊》《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原內閣文庫)藏珍稀本漢籍選刊》《大英圖書館所藏中國古籍目錄》《印度所藏中國古籍目錄》等相關書籍也都在緊張編纂之中。

        2 海外漢籍引進過程中的總結與發(fā)現(xiàn):三部北宋版與四種非宋元版

        漢籍引進的過程中必須撰寫影印說明,介紹或考汀作者生平仕履,揭示一書之學術價值,并根據歷代書目和存世版本逐一考辨版本源流和價值,很大程度而言,它就是一個學術研究的過程。因此,海外漢籍引進過程中的總結與發(fā)現(xiàn)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們的又一關注重點。陳寅恪先生曾說:“中國史學莫盛于宋”。宋人重視文教,尤其重視歷史文獻的傳承,立國后即大規(guī)模地刻印史書,故研究宋元版本問題的核心是刊刻正史之問題。作為宋王朝??痰亩ū?,北宋版均是優(yōu)良的版本,覆刻本次之,以后的元明清版本,隨著時間的推移,價值也逐漸降低。尾崎康先生考察認為,外典中的北宋版,能夠確定為北宋版的,在日本的只有10部,在中國大陸只有3部。在日本的10部中,宮內廳書陵部就藏有3部,即《通典》44冊、《文中子中說》2冊和《御注孝經》1冊。

        以《通典》的宋刻本為例,目前國內上海圖書館收藏有一個八卷殘本;北京大學圖書館保存有八十八卷宋刻元修殘本;國家圖書館保存有四部殘本,分別是二十三卷本、七卷本、五卷本和五卷本。國內累計存有一百三十六卷,其中若干卷有重復。日本存藏杜佑《通典》宋刻殘本兩部,一部殘存一百九十八卷,并有《首》一卷,共44冊,存于宮內廳書陵部;一部殘存一百六十九卷,并有《首> -卷,共35冊,存于天理圖書館。宮內廳本僅闕佚卷一百十九與卷一百二十,凡二卷,其中有二十八卷系后人寫補;天理圖書館藏本恰可以補益其缺損,相得益彰,進而構成了唐人杜佑著《通典》宋刻本的全本。先生介紹說,宮內廳藏本為朝鮮半島高麗國舊藏,各冊首尾均鈐有“高麗國十四年辛巳歲藏書大宋建中靖國元年大遼乾統(tǒng)元年”朱文長方印記等。文中“建”字避高麗太祖王建諱缺末筆,各冊之首有顏色很重的“經筵”方印,這個印章很可能是徽宗即位時作為紀念品下賜高麗國時制作并押蓋在當時高麗王府藏書上的。其版式行款雖與天理圖書館藏本相同,刻工姓名大多亦相一致,但底本與覆刻本的關系十分明顯,天理本刊刻年代是紹興十年(1140年)前后,而它所據之底本當然應該是北宋版,即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以前的版本。先生認為,從紙質、字體、刀法、缺筆和刻工姓名各方面去仔細考查,其字體與現(xiàn)存北宋版有共同特征,與南宋版則明顯不同,顯得更具古風。析而言之,北宋人刻書均雇請善楷書者手書上版,所寫的字體大抵采用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諸體,或兼取上述諸家兩體筆法;與官刻本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坊刻本,其字體粗獷,刀法粗雜,整體風格拙樸可愛。

        倘若說《通典》和《文中子中說》十卷均可看作是據高麗國藏印確定的北宋本,那么《御注孝經》則是根據特殊缺筆確定的北宋版,先生介紹說,此書乃狩谷棭齋舊藏本,“通”字末劃缺筆,而且避諱止于“通”字。狩谷棭齋考證此本乃在宋仁宗朝初期的天圣、明道(1022 - 1033年)年間,由章獻明肅皇太后(其父劉通)攝政時刊行的。關鍵是,從字體來看,這部《御注孝經》也不是晚到南宋時期的刊本。先生強調,從文獻學或印刷史角度來看,如果僅僅按朝代來給刻本斷代未必很科學,因為政權的更替與印刷史的發(fā)展,未必彼此相呼應。盡管如此.鑒于目前已知除佛經以外的北宋本僅僅16部,而且有10部在日本,故借此總結北宋刊本的版刻特征顯得尤有意義。畢竟,目前學術界于宋版研究仍多局限于南宋刻本,且很少與佛經刻本尤其是北宋佛經刻本相結合,故總結出的宋代刻本特征難免流于片面。

        此外,在調查研究宮內廳所藏144種宋元版漢籍時,先生及其學術團隊還認定了至少有4種并不是宋元版的。一是晉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宮內廳著錄為南宋淳熙三年刻本,日本學者從森立之、島田翰,直至長澤規(guī)矩也、阿部隆一均認為是宋刻本。顧永新老師以宮內廳本為標本,通過與各家藏本一一比勘,探賾索隱,追本溯源,判知源出淳熙種德堂本的明代覆刻本有兩個系統(tǒng),一本刻于明中葉以前,如云南大學圖書館藏本;一本刻于嘉靖中.如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本。兩本先后各自別行,行款相同,版式相近,有異文,二者之間并無直接的覆刻關系,前者刊刻質量較好,異文佳勝者較多;后者多保留種德堂牌記,有先印、后印之別,后印本經過修、補版或變換、剜改牌記。通過這一個案研究,基本洞悉了經書版本后世衍生、孳乳過程之大致脈絡;二是南宋王應麟之《困學紀聞》二十卷6冊,每半葉10行,行18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框高20厘米,寬12.5厘米,卷首有兩篇序言,一為牟應龍序,題為“至治二年(1322年)秋八月壬辰隆山牟應龍謹識”;另一篇是陸晉之序,題為“泰定二年(1325年)冬十月門人翰林侍講學士奉政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袁桷敘”。每冊的內封都鈐有“孝經樓”橢網朱印,說明此本曾為日本江戶時代著名儒學家山本北山(1752-1812年)所收藏。宮內廳著錄為元刊本,但經與國圖所藏元泰定二年慶元路儒學刻本相比勘,盧偉老師認定此本乃明正統(tǒng)年間翻刻元泰定二年慶元路儒學刻本;三是元王幼學之《資治通鑒綱目集覽》五十九卷、四是南宋劉應李之《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前集一百卷后集三十四卷,宮內廳均著錄為元刊本,經顧歆藝老師與吳國武老師考訂,它們被分別認定為明洪武年間刊本和明初刊本。

        3 準確考量海外漢籍之價值:首次以數量與質量的二維視角

        近年來,隨著海外漢籍的持續(xù)升溫,學術界乃至高層領導盲目崇外與盲目白大這兩種傾向均有不同程度的呈現(xiàn),因此,如何準確考量海外漢籍的價值.成為我們項目訪談聚焦的第三個重點。對于國內漢籍與海外漢籍的關系,先生形象地以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關系相譬喻,先生強調,在沒有調查的情況下,既不要過于主觀,也不要妄下判斷,既不要盲目白大,也不要妄白菲薄。應該說,經過近20年的實證調查,先生率領學術團隊首次從數量與質量的二維視角對海外漢籍的價值做出了準確考量。

        首先是數量上的估量。日本學者阿部隆一曾做過統(tǒng)計,認為世界范圍內的宋元版漢籍大約有3500部,但先生調查研究后的結論是大約6000部左右。具體而言,中國大陸大概有3500部,中國臺灣有800部,國內加起來總數為4300部;國外的大概有1700部左右,其中日本有1000部左右,美國有將近200部(其中圖書館收有124部),其他的國家與地區(qū)有500部;而國內的4300部與國外的1700部一定又是有重合的。至于全部的漢籍究竟有多少,國內外至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數量統(tǒng)計。

        其次是質量上的估量。先生認為,我們要看它的整體綜合質量,看它的版本價值,看我們國內有沒有,一個綜合性的評價指標則應該是真正珍稀的、有價值的。我們知道,先生乃《史記》研究專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即對《史記》版本有過系統(tǒng)梳理,他以宋紹興十年(1140年)邵武東鄉(xiāng)朱中奉宅刻本《史記集解》一百三十卷為例:“此本鐵畫銀鉤,字體雕工與瞿氏藏《周易》相類,是南渡初建本之精者?!苯裣等毡疚涮锟茖W財團杏語書屋藏本,卷中有“蘭陵家藏書籍”“蘭陵藏書”等印記,為京都貴胄飛鳥井家等舊藏,乃價值連城之世間孤本;再以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彭寅翁崇道精舍刊本《史記集解索隱正義》一百三十卷為例:“《史記》舊刻宋本傳世者,檢各家目錄及余所目睹著,可得十余種,而元刻傳世者轉絕罕,白中統(tǒng)段子成本、九路本外,惟此彭寅翁本。然中統(tǒng)二年當宋景定二年,尚未建號為元,故世謂之蒙古本,未可降與元本等,則世傳元刊祗九路及彭氏二本耳。九路本余祗存殘本二十卷,此外舉世未聞藏全帙者。彭氏本流傳亦稀,……余以千金獲之,因屬良工精心補綴,閱一年有半而始就?!睋?,彭寅翁本在世界范圍內只存9部,其中中國大陸存3部、中國臺灣存2部、日本存4部。中國大陸的3部中國家圖書館1部七十六卷、北京大學圖書館1部十六卷、上海圖書館1部八卷都是殘本;中國臺灣的2部均在“國家圖書館”,1部七十二卷、1部二十七卷亦均是殘本;而剩下的4部都在日本,其中宮內廳就存有2種,一種是一百二十六卷殘本,一種是一百三十卷全帙,里面只有8頁鈔配。另外兩個本子,在慶應大學圖書館為七十二卷殘本、在奈良天理圖書館為一百三十卷全本,后者不僅是全本,而且與宮內廳8頁鈔配本一模一樣,連版子的裂縫處都相同,顯然是用同一個版印刷??梢钥吹剑澜绶秶鷥鹊膬刹咳卦谌毡?,而宮內廳本有日本人批注,因此,影印宮內廳藏彭寅翁本《史記集解索隱正義》出版之意義可想而知。

        但是,我們也完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先生強調,海外漢籍中也有像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藏宋刻宋印本《資治通鑒》,僅殘存了一頁;更不乏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宋刻元明遞修本《晉書》者,國內多家均有收藏而不足為奇,因此海外漢籍的價值也并不是全部比國內的要高。就宋元版古籍而言,先生認為,國外1700部左右的宋元版書大概只有10%到20%值得復制回國,也就是說我們國內可能這部書沒有,或者雖然有但是我們的版本沒有它完整,或者說書品沒它好,或者說我們是殘本而他們是完整的。

        4 古籍整理學科定位與人才培養(yǎng):面向“數字人文學”的高位思考

        任何一個學科,都需要一個明確的自我界定和清晰完善的理論體系,需要在國家的學科分類中有它相應的位置,需要在高校及科研機構中有配套的建制,需要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培養(yǎng)一些專門人才。作為當代古籍整理工作的頂層設計者,針對當下古籍工作的構成,先生如何思考人才培養(yǎng)、如何看待學科定位,正是我們訪談關注的最后一項重點。

        典籍整理的歷史源遠流長,應大體相當于古代的校讎學。至20世紀20、30年代,當時學者提出了“國故整理”的口號,漸而形成熱潮。我們今天所說的“古籍整理”,正是從“國故整理運動”延續(xù)并發(fā)展起來的,古籍整理有自己依托的“古文獻學”(含古典文獻學和歷史文獻學),既與古代文史中的某學科研究有區(qū)別,也同“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文獻學”不盡相同。當代古籍整理T作乃是由以圖書館為主的收藏與保護、以高校為主的整理與研究、以出版社為主的出版與規(guī)劃三部分構成的。先生認為,提供理想文本或標準文本僅僅是文獻學的任務之一,而標準文本也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作為文獻學家,不僅應從事立足文獻本身的研究,更應該看到它的發(fā)展脈絡,為此,我們應及早謀劃將文獻學獨立設置為一級學科,相關二級學科可以設計為保護方向、整理方向和出版方向,并以此作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史哲的基礎。

        近10多年來,“數字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在西方漸成氣候,這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人文學研究和呈現(xiàn)方式。與當下利用全文數據庫的研究方式相比,數字人文學已經跨越了將計算機當作純粹的索引和檢索工具的階段,開始將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挖掘、文本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等技術引入文科學術領域。目前,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等名校的圖書館,已經有專門的部門向師生提供這類支持,并完成了一些包括中國研究在內的數字人文學研究項目,可以說,電子時代對學術研究的影響完全可以和造紙術、印刷術相提并論。我們知道,成立于1983年的教育部古工委是教育部直屬的事業(yè)機構,是由中國古文獻學及古籍整理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和教育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其成員均由教育部委任,負責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工作。繼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周林同志后,安平秋先生已執(zhí)掌第四屆委員會近20年;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乃由北京大學和教育部古工委共建的實體性機構,1999年被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為全國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設有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古文獻學研究、傳世文獻整理研究、海外漢學研究四個研究室,安平秋先生擔綱中心主任亦近20年。令我們尤為敬佩的是,浸潤浩瀚古籍逾半個世紀,執(zhí)全國古籍整理與研究之牛耳幾近20年,先生親于國故卻從不疏于當代,展望下一個20年,直面國外數字人文學的蓬勃發(fā)展,先生一再呼吁,在繼續(xù)做強、做優(yōu)海內外典籍整理的基礎之上,教育部古工委、各研究中心和大學圖書館尤應重視學科滲透,注重跨學科訓練和背景,提供比以前更強的技術支持,密切關注學問和學術的呈現(xiàn)方式發(fā)生的種種改變。

        臨別之際,我們不禁想起“文革”浩劫中的“六一八”事件,當時年僅24歲的安平秋先生即被冠以“黑幫爪牙”的頭銜,與68個“黑幫”一起被罰以勞動改造,在學校里打掃廁所、清理草地,盡管命運多舛,歷經坎坷,但他卻毫無怨言,相反,“黑幫”恩師魏建功先生,一輩子做學問真才實學、做人通情達理,其精神卻深深滲透進了他的血脈之中。安平秋先生為學術研究正本清源、選粹樹典,卓然樹立整理中國古典文獻之范例;為人才培養(yǎng),積極獎掖后學,愿做人梯,且把金針度與人,衣帶漸寬終不悔。

        猜你喜歡
        刻本
        一得山房藏板《聊齋志異合評》光緒十七年喻焜刻本
        蒲松齡研究(2023年4期)2024-01-24 13:49:38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詞學(2022年1期)2022-10-27 08:08:38
        鄭之珍《勸善記》明清刻本流變再論
        戲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3:24
        浙江圖書館藏崇禎刻本《萍社詩選》述介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40
        黑城所出《地理新書》刻本殘片考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56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論
        敦煌學輯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04
        山西發(fā)現(xiàn)北宋刻本《崇寧藏》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48
        西夏刻本中小裝飾的類別及流變
        西夏學(2016年2期)2016-10-26 02:22:02
        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刻本研究述論
        西夏學(2016年1期)2016-02-12 02:23:58
        記清刻本《潄石山房律賦》《詩抄》的買得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20
        色二av手机版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 国产又黄又猛又粗又爽的a片动漫|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在线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老熟女多次高潮露脸视频| 午夜av内射一区二区三区红桃视| 少妇又紧又爽丰满在线视频| 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天堂av无码大芭蕉伊人av孕妇黑人 | 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色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视频234区| 黑人大荫道bbwbbb高潮潮喷| 女的把腿张开男的猛戳出浆| 精品亚洲国产亚洲国产|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国产夫妻自偷自拍第一页| 亚洲va欧美va日韩va成人网|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 最近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av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51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又湿又爽又猛的视频|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极品少妇性运交| 日本女优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av免费在线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