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習慣”,我做事隨隨便便,既不想為什么這樣做,也不想這樣做會產(chǎn)生什么結果,每天主人吩咐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但是,在不同的人的手中,我會譜寫不同的曲子。
比如說,在勤奮者手中,我會幫助他們把理想變成現(xiàn)實。清晨,我會喊同學們早起,去校園的小路旁讀書;我會叫醒那些文藝愛好者,在黎明的薄霧中縱情歌唱;我會催促辛勤的老農(nóng),扛起镢頭,走在田間小路上;我會叫起那體弱多病者,去鍛煉身體……而當同學們背著書包走進大學校門的時候,當文藝工作者給群眾帶來歡樂的時候,當農(nóng)民歡慶豐收的時候,當體弱多病者戰(zhàn)勝病魔的時候,我都感到光榮。為了這些勤奮者們,我愿伴隨他們終生。
有時候我也不免做些錯事。比如說:我會叫那些懶惰者們在太陽升到老高的時候再貪睡一會兒;我會叫那些無所事事者們的美夢化為飛煙,一事無成;我會叫那些迷信者的態(tài)度更加虔誠,那恭敬的神態(tài),即使恐怖分子扔下顆炸彈也不會改變……但當懶惰的人受到責備時,當無所事事者們醒悟時,當迷信的人不再迷信時,我是經(jīng)受不了巨大的痛苦的。但是為了他們改邪歸正,我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人的一生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這正像我一樣。要改正缺點,做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對于我正確的一面,也就是好的習慣,要繼承發(fā)揚;對于我錯誤的一面,也就是壞的習慣,要努力克服。
“滴水成川,聚沙成塔”,小小的我積累起來,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同樣,壞的我積累起來,也會成為一片烏云,去遮蔽天空。
好的我,將伴君奮斗;壞的我,將離你遠去。
這就是我,唯一的我。
點評
這篇作文饒有趣味,妙趣橫生。其一,新穎獨特的構思,別具匠心,讓人稱妙。作者以自我介紹的方式,將“習慣”的優(yōu)點與缺點娓娓道來,對比鮮明。文末“好的我,將伴君奮斗;壞的我,將離你遠去”兩句是對“我”的要求,更是對所有人的要求。這樣寫,進一步升華了作文的主旨。其二,語言流暢,文筆優(yōu)美。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整句與散句的有機交錯,適當引用古人名言,如錦上添花,增添了作文的生動性與魅力。
什么是作文?為什么在考場上我們被要求作文?不知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作文題本身來說是一種請我們閱讀理解后再組織語言進行復述的過程,考查的是理解力和表達力。
同學們萬萬不要把作文考慮得太復雜了,作文同數(shù)學一樣,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寫作時,我們要學會如何安排段落,揣摩出題人的意圖,緊扣主旨,這并不是束縛,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這會鍛煉我們的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學著運用提煉中心法,抓取關鍵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當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話題好像根本沒有一個明確具體的中心時,也可以采用多向輻射的思維方法圍繞中心展開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著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著眼于乙事物立意,還可以著眼于甲乙兩事物的關系立意;既可以聯(lián)系事物(對象)的正面立意,還可以聯(lián)系其側面和反面立意。
點滴的想法,經(jīng)過記錄與整理后,便可成文。把我們零散的想法貫串起來,形成一個有條理的系統(tǒng)性的東西,這就是作文。這難道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