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玲
得知抖音有毒、害人,尤其專害小學生之后,作為一位小學生的媽媽,我緊急刷了三天抖音,發(fā)現(xiàn)了一個驚天大秘密。
本以為打開抖音,各類低俗視頻會按照點擊量排名順序,在那里跳著閃著,百般誘惑你去點它;你甚至以為首頁上還會出現(xiàn)導航條,還根據(jù)化妝系、少女媽媽系、高空拋接小孩系等一字排開,等著你的加入。
不是的,你打開抖音之后,沒有選擇,只有一個視頻,最多15秒;如果你覺得好看,就把那顆白色的心點亮成粉紅色,或者隨便雙擊兩下屏幕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如果你不喜歡,手指向上一劃,下一個15秒就來了。
我的抖音在刷了三天之后,基本上全部變成了這樣的內容:
我家養(yǎng)了兩只貓咪,我女兒是個貓迷。在抖音上看貓咪視頻,是我們倆的“云吸貓”時間。
我是那種很愛做又很愛吃“媽媽菜”的人,就是普通人家做的家常菜拿手菜。我很喜歡抖音上那些能夠在15秒鐘就說明白一個普通而好吃的菜是怎么做出來的,而且讓你馬上就有沖動去做的視頻。
在抖音上,15秒鐘看一個人用蠅頭小楷抄心經,畫一只眼睛流下晶瑩剔透的眼淚,一個長發(fā)飄飄的女生彈鋼琴,一位擺攤大叔講英文……你會覺得世界真美好。
我最近給自己訂了一年的花,一周送一次。我點贊了幾個教插花的視頻,然后就接到了大量的花藝小視頻。憑我的聰明和悟性,每周送來的那束本來很平凡的花兒,慢慢被我玩出了感覺。
我發(fā)現(xiàn):抖音就是刷抖音人的投射,你喜歡什么、贊同什么、在什么內容上面停留時間最長,這些就會變成你的抖音畫像,系統(tǒng)會更加殷勤體貼地推送更多順你心意、符合你標簽的內容。
刷了三天抖音之后,我沒有寫一篇《如何讓小孩方圓五公里不出現(xiàn)抖音》,反而每天孩子放學回來,都拉她過來陪我刷會兒抖音,把我刷一天精選出來的視頻得意地展示給她看。
我還很積極地提議她在自己的手機上也裝一個抖音,我們倆定期分享自己刷出來的成果。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比我更有天賦,能夠找到一些清新系的視頻,而且開始素描自學練習之路——她跟我一樣很喜歡看畫畫的抖音,但她更有執(zhí)行力,有空余時間都在那里畫。
因為她每天有半小時“按自己意愿活”的時間,想干什么都可以,包括打游戲、刷抖音、看漫畫、抱貓。我發(fā)現(xiàn)她把寶貴的時間用于抖音的時候并不多,甚至越來越少,我也是。最后,我們共同的選擇是一起看一集《大偵探波羅》系列的電影。
我是快40歲才明白學會簡單的化妝帶給我的自尊感和滿足感,一點都不比《安娜·卡列尼娜》《動物莊園》給我的快樂少,我至今很喜歡看那些御姐范兒的美妝視頻。
我甚至有沖動想跟擅長畫畫的女兒一起,把我們家兩只美貓的生活拍成系列小視頻,把我每周處心積慮設計的那一束鮮花的成果做成視頻發(fā)布出去。
我們在抖音實驗后得出兩個結論:首先是抖音沒有想象的那么壞,甚至還有些小美好。跟我們小時候那些水平并不高的武俠言情小說、后來的網絡文學的殺傷力差不多,比《王者榮耀》的殺傷力低;其次是抖音再壞,也傷害不到我的孩子,也傷害不到任何有準備的孩子。
抖音上面有大量腦殘、低俗、庸俗,也有大量的小美好、小確幸,以及極其少量的高級趣味和高超技能的東西。抖音其實是一個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中國社會。家長應該跟孩子一起對抖音抱以開放的態(tài)度,想把抖音跟孩子隔絕起來是無效的。
“要推開必須先接觸”,要讓抖音放過孩子,你必須先讓孩子接觸抖音,坦然地刷過抖音,知道抖音也不過如此,孩子就不會被強烈的好奇心或逆反心驅使去沉迷抖音。
父母要跟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要放下“教育孩子”的念頭,因為我們是在一起面對一個陌生的、魔力和危險兼有的世界。抖音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有趣的,你不能閉著眼睛裝沒有看見;抖音哪些是低俗的、哪些是變態(tài)的,孩子跟你一樣擁有同等的評價權。
你和孩子坦然地把抖音該肯定的地方肯定,該打倒的地方打倒,該學習的地方學習,你才是真正地在有抖音的世界里保護了孩子。當孩子有了知曉美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能力不但可以對付抖音,還可以對付將來面對的一切。
我們一味地要求孩子不準刷抖音、不準玩《王者榮耀》,說它淺薄、低俗、無聊、浪費時間,但是否考慮過,孩子不刷抖音了,他們充沛的精力還可以做些什么?在父母和老師都管不了的情況下,他們還有什么樣的選擇?
他們只能做作業(yè)嗎?只能奔赴為考級升學做準備的興趣班輔導班嗎?他們有喜歡的寵物嗎?有喜好的社團嗎?有踢足球的場地和小伙伴嗎?他們有好看的電影嗎?他們能夠方便地去圖書館選自己喜歡的書嗎?他們可以自由寫作幻想小說嗎?能不畫素描專心畫漫畫嗎?
如果這些都沒有,你怎么能指望他不被抖音拐走呢?我女兒的課余時間,要做作業(yè)、要做家務、要玩《我的世界》《紀念碑谷》、要看書、要照顧貓咪、要畫畫、要看偵探片和懸疑片、要在一個帶鎖的日記本里面寫秘密……她“陪”我玩了十幾天抖音,到后面幾天已經意興闌珊。
孩子如果有能力度過有意義的時間,就不會把時間花在沒有意義的、短暫的、膚淺的快樂上。培養(yǎng)孩子高級的愛好,就是對低俗最好的審核。
(夏藝文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