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郊野私園與開放空間:米萬鐘和他的勺園

        2018-10-25 02:25:20蔣方亭
        中華書畫家 2018年9期
        關(guān)鍵詞:吳彬

        □ 蔣方亭

        從北京大學(xué)西校門穿出去,橫過頤和園路,即是一組清朝皇家園林的故址—暢春新園、暢春園、承澤園、蔚秀園,從南往北,連成一片。如今,這些園林的名稱還部分地延續(xù)下來,但園區(qū)的主體部分,卻大多已改建成北京大學(xué)的學(xué)生和教職工宿舍。

        晚明時期,北京西北郊即因其山清水秀、大似北地江南的地貌特征,成為一個私家園林薈萃的地區(qū)。其中名聲顯赫者,一為皇戚李偉(一說為李偉后人)的清華園,一為“晚明四家”之一米萬鐘(1570-1631)的勺園。兩座園林年代相仿,又比鄰而造,一個皇家富麗,一個文人野逸,一時成為游人墨客題詩作記、繪圖歌詠的對象。今天,這兩座園林的舊貌已經(jīng)基本無存,一些保留下來的文本和圖像材料,卻可幫我們追慕昔日的園林勝景(圖1)。

        一、勺園的選址與營造

        晚明造園理論家計成(1582-1642)在《園冶》開篇之《興造論》中即指出:

        世之興造,專主鳩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①

        與晚明眾多由著名造園家主持修造的江南園林不同,勺園的建造是否有能人專為指導(dǎo),明末以來的文獻大都沒有提及。而在題詠勺園的詩句中,被文人頻繁贊譽的,往往只有園主米萬鐘一人—勺園因米萬鐘名噪一時,米萬鐘亦因勺園聲名遠播。因此,盡管勺園的建造過程已經(jīng)難以考證,我們?nèi)杂欣碛上嘈?,對于勺園來說,頗具個性的園主米萬鐘即是計成筆下的“能主之人”。

        米萬鐘生于隆慶四年(1570),萬歷二十三年(1595)中進士,二十四年(1596)授永寧令尹,后遷大理右評事、戶部主事、工部尚書,出浙江參政、江西按察使、山東參政。米萬鐘為政清廉,多有政績,但其性情耿直,與魏忠賢為首的閹宦集團格格不入。天啟五年(1625),米萬鐘為魏忠賢黨所污,被削職奪籍。崇禎元年(1628),米萬鐘復(fù)職,三年后任太仆少卿(1631),但因積勞成疾,不久即去世。

        米萬鐘生時以詩文翰墨馳譽天下,他與華亭董其昌(1555-1636)、臨府邢侗(1551-1612)、晉江張瑞圖(1570-1644)齊名,時稱“晚明四家”。詩文之外,米萬鐘于石刻、琴瑟、棋藝、繪畫等方面均有較高造詣。因其愛石成癖,又為時人稱作“友石先生”。

        園林營造亦是米萬鐘生平所好。米萬鐘先后在京城建造有湛園、勺園、漫園三座園林。其中,勺園與王世貞(1526-1590)的小祇園、鄒迪光(1550-1626)的愚公谷以及揚州的俞氏園并稱為晚明四大名園②。萬歷年間,京都名士紛紛來到勺園游覽題唱,呂九玄、顧啟元、徐如翰等人即有詩歌贊頌米萬鐘家的“米家園”“米家燈”“米家石”“米家童”—“米家四奇”一時間為人們爭相傳唱。

        明初,隨著成祖朱棣(1360-1424)遷都北京,大批官員隨之北上。據(jù)孫承澤《天府廣記》載:

        彼時開國之始,風(fēng)氣淳厚,上下恬熹,官于密勿者多至二三十年,少亦十余年,故或賜第長安,或自置園圃,率以家視之,不敢蘧廬一官也。③

        圖1 現(xiàn)北京大學(xué)西校門附近勺園石碑(蔣方亭攝)

        圖2 現(xiàn)北京大學(xué)西校門“簍兜橋一號”石碑(蔣方亭攝)

        圖3 勺園復(fù)原平面圖(賈珺繪)

        可見遷都之初,北京官員私人宅園的營造尚有節(jié)制。而到了萬歷前后,北地私家造園的營造之風(fēng)則日趨興盛。據(jù)周維權(quán)統(tǒng)計,明代北京的私家園林,僅《長安客話》和《帝京景物略》提到的就有七八十處之多,內(nèi)城的什剎海沿岸是寺觀和名園密集的地方,定國公園和英國公新園均名重一時。外城則以大官僚梁夢龍(1527-1602)的“梁園”最負(fù)盛名。除此之外,北京西北郊一帶則成為了私家園林的聚集區(qū)④。

        太行山的余脈在北京西北郊形成了一片連綿的山系,統(tǒng)稱為西山—以翠微山、香山、壽安山等組成的西山,像屏障一樣從西面和北面守護著北京城。西山拱衛(wèi)的一片平原,湖泊、水田羅布,早在元代就已經(jīng)是京城居民的郊游勝地。其中,平原靠西有玉泉山突起,東側(cè)甕山與山南麓的西湖一帶,因地勢較低,泉水豐沛多沼澤,被人們稱為“海淀”。明初,不少南來的移民在此開辟水田,使這片洼地變得風(fēng)景優(yōu)美,前來郊游的文人為之取了一個叫“丹棱沜”的雅號。隨著貴戚官僚來此占地造園,海淀一帶逐漸成為了北京西北郊園林最為集中的一片地區(qū)。

        勺園以水為勝,其水源取自海淀,蔣一葵(1594年舉人)《長安客話》載:

        原北淀有園一區(qū),水曹郎米仲詔新筑也。取海淀一勺之意,署之曰勺。⑤

        這便是勺園名稱的由來。勺園的具體位置,文獻并沒有清晰的記載。《長安客話》稱它在“北淀”,《帝京景物略》則說:

        (清華)園東西相直,米太仆勺園,百畝耳……園西北有橋,曰婁兜橋,一曰西勾。

        《日下舊聞考》載:

        淀水濫觴一勺,明時米仲詔浚之,筑為勺園。李戚畹構(gòu)園于其上游,是勺園應(yīng)在清華園之東,今其園不可考,海淀之東有米家墳在焉。⑥

        可見清朝時,人們除了知道勺園在清華園下游、東側(cè),其位置已經(jīng)難以考證。今天學(xué)界主要存在兩種說法:一說在北京大學(xué)未名湖一帶,一說在校園西南面一帶。侯仁之在《燕園史話》中講到,晚明時期,婁兜橋(西勾橋)便時常為人們用以指示勺園所在地,而作為北京大學(xué)正門的西校門,原來的門牌便是“簍斗橋一號”?!皧涠怠倍趾我宰兂伞昂t斗”已經(jīng)不得而知,但婁兜橋的故址,卻可確定約在北京大學(xué)西門外往南約七八十步的地方⑦。這些材料都可為我們確定勺園的位置提供參考。此外,北京大學(xué)考古文博學(xué)院修建紅樓時,在紅湖一帶曾發(fā)現(xiàn)不少木樁,當(dāng)時即有人提出這些木樁可能為勺園遺址所有,而具體情況,仍有待更充足的材料來佐證(圖2)。

        至于米氏家族何時同海淀發(fā)生關(guān)系,學(xué)界常引用的材料是米萬鐘之父米玉(1528-1597)的兩塊墓志銘。這組墓志銘于1929年夏天在北京大學(xué)燕南園西土陂中被發(fā)掘出來。據(jù)墓志銘載,米玉“生于嘉靖戊子(1528)年二月十二日,萬歷丁酉(1597)年六月二十五日卒,得年七十”。米玉死后,“安人毀甚,欲從公地下。又二歲,亦卒,將合葬于海甸之原……”⑧此處“合葬于海甸之原”,說明米家與海淀的關(guān)系,至少在米玉卒年,即1597年之前便已經(jīng)存在了。孫國敉《勺園游記》寫道:

        聞先生之為勺園,以補先大夫墓傍沙形也,然則先生居園,猶廬于墓也,今而后真當(dāng)賦“遂初”哉!⑨

        可知米萬鐘選址海淀造園,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欲以此當(dāng)廬伴先父之墓。

        洪業(yè)推斷勺園的建造年代在1612年至1614年間,焦雄認(rèn)為在1611年至1613年間,沈乃文則認(rèn)為在1612年至1616年間。臺灣大學(xué)王玲雅根據(jù)米萬鐘《層巒山居》題跋中的“甲寅春日為善所社丈寫于海淀莊之澹遠樓上”,推斷1614年前后勺園的工事應(yīng)該已經(jīng)大致完成⑩。結(jié)合來看,將勺園的建造年代定位在1612至1614年前后當(dāng)較為可信。

        二、勺園的還原與游覽

        勺園自建成之日起,即有不少文士為之題詠作記,內(nèi)容較詳盡的,有如孫國敉的《燕都游覽志》與《游勺園記》,蔣一葵的《長安客話》,劉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等等。游記之外,今北京大學(xué)藏傳吳彬繪《勺園祓禊圖》亦是我們認(rèn)識勺園的重要參考。賴德霖、賈珺根據(jù)明清以來的文本和圖像材料,參考洪業(yè)、侯仁之、王世仁、沈乃文等人的研究成果,繪成了《勺園園景透視圖》及《勺園復(fù)原平面圖》[11](圖3)。

        圖4 [明]吳彬(傳)勺園祓禊圖 30.6×288.1cm 紙本設(shè)色 1615年 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

        圖5 [明]米萬鐘(傳)勺園修禊圖 29.4×295cm 紙本設(shè)色 1617年 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

        畫家吳彬(1573-1620),字文仲,福建莆田人,曾寓居南京。1608年,吳彬在其所繪《山陰道上》寫有題跋:“米仲詔先生才品高古……余幸神交于辛丑冬,識荊于丁未歲,頃先生拜邑侯之命,治古棠,以此長卷索圖……時萬歷戊申歲冬日枝隱生吳彬識。”1608年前后,米萬鐘恰好在六合(屬南京)擔(dān)任縣令,學(xué)界多以此年作為吳彬與米萬鐘交往的開端。從文獻材料和存世作品來看,1608年之后,米、吳二人的交往愈加密切。兩人不僅聲氣相投,均不與閹宦合作,且常一起切磋畫藝,畫風(fēng)相互影響。孫國敉《燕都游覽志》記載,米萬鐘勺園主建筑勺海堂的堂名,即由吳彬以篆書書寫;《勺園祓禊圖》后王崇簡之跋文亦載“吳文中昔館于米友石先生家最久”,可見兩人交往之深[12]。

        這件傳為吳彬的《勺園祓禊圖》(圖4),為紙本設(shè)色手卷,長288.1厘米,高30.6厘米。卷前有題簽“明《米氏勺園圖》,吳彬畫,王敬哉(王崇簡)跋”,畫心右上角有吳彬自題“《勺園祓禊圖》,乙卯歲上巳日寫,吳彬”。畫心以工縝的筆法繪勺園諸景,卷后依次為王崇簡(1602-1678)、宋之繩(1612-1669)、愛新覺羅·永琪(1741-1766)、綿億(1764-1815)、翁同龢(1830-1904)、翁萬戈六人題跋。由題跋可知,此作繪成之后,曾流入畫市,后王崇簡購得,甚為珍重。明清易代,此作再次流失,由愛新覺羅·永琪購入,但言不知真?zhèn)?。綿億為永琪之子,題跋于1784年。又約一百年后,翁同龢于1885年收得此畫,并將之與米萬鐘、葉向高等人的勺園唱和詩冊收藏在一起。翁同龢后人翁萬戈于1955年重新裝裱此作,并于2010年將之捐獻給北京大學(xué),與另一件傳為米萬鐘的《勺園修禊圖》藏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吳彬本《勺園祓禊圖》卷后,有王崇簡題跋“友人復(fù)以文中(吳彬)所圖勺園大幅相貽,亦先生家藏者,因歸先生之孫紫來,以存先世之遺”,其后宋之繩又跋“敬哉(王崇簡)當(dāng)書珍重此卷而已,大幅還其快婿”。這兩則題跋,說明至少在王崇簡時期,就已經(jīng)有至少兩件大小相異、屬款吳彬的勺園圖存在。北京大學(xué)藏吳彬本《勺園祓禊圖》雖幾度流入畫市,真?zhèn)紊写嫖觯鋱D繪內(nèi)容與明末數(shù)篇勺園游記可相互印證,題跋部分亦流傳有序,因此,在更多的材料出現(xiàn)之前,可將之視作接近吳彬原作的一卷作品來考察。此卷之外,另有傳為米萬鐘的《勺園修禊圖》(圖5)和《勺園紀(jì)圖》各一件,分藏于北京大學(xué)和廣州藝術(shù)博物院,這兩件作品的作者歸屬存在較大問題,但構(gòu)圖與北京大學(xué)藏吳彬本頗為相似,可能是源自相同底本的臨摹本。

        吳彬本《勺園祓禊圖》為長卷,畫家以俯瞰式構(gòu)圖將勺園各景點組織在一個橫長的畫幅中,依手卷的欣賞順序,從右至左為觀者呈現(xiàn)勺園諸景的連續(xù)性。結(jié)合孫國敉的《游勺園記》以及王崇簡跋文中的“予嘗游覽園中,此圖誠不誣”,可知吳彬本《勺園祓禊圖》對勺園景點的描繪非常忠實。不過,手卷的局限在于它難以準(zhǔn)確反映景點間的朝向關(guān)系,而賈珺的《勺園復(fù)原平面圖》則部分地為我們解答了這一問題。

        1.風(fēng)煙里、纓云橋、雀浜、海桴、文水陂(圖6)

        勺園面積約百畝,東面為外園,西面為內(nèi)園。外園部分,據(jù)孫國敉《游勺園記》載:

        園入路有棹楔曰“風(fēng)煙里”,里之內(nèi),亂石磊砢齒齒,夾堤高柳蔭之。折而南,有堤焉。堤上危橋云聳,先令人窺園以內(nèi)之勝,若稍以嘗游人之饞想者,曰“纓云橋”,蓋佛典所謂“纓絡(luò)云色”,蘇子瞻書額。

        結(jié)合《勺園祓禊圖》來看,勺園園門為一簡易柴門,曰“風(fēng)煙里”。進門之后,所見即為亂石磊砢,柳樹和桃樹夾道南行。道接水堤,堤上有另一道柴門,以及一道題有“纓云橋”的牌坊。牌坊過后即為一座高拱危橋,此橋拱高既可通舟(畫中“纓云橋”左側(cè)繪有游船曰“海桴”),又令橋上之人可以飽覽園景勝景?!兜劬┚拔锫浴份d:

        陂上橋高于屋,橋上望園一方,皆水也。水皆蓮,蓮皆以白。堂樓亭榭,數(shù)可八九,進可得四。覆者皆柳也,肅者皆松,列者皆槐,筍者皆石及竹。水之,使不得徑也,棧而閣道之,使不得舟也。

        游人在此橋之上,所見園景一望皆水,輔以亭榭、白蓮、松柳、槐竹,容易讓人產(chǎn)生一種對園景了然于胸的錯覺。

        “纓云橋”集蘇子瞻書,據(jù)《游勺園記》載,下橋之后“為屏墻,墻上石,曰‘雀浜’,黃山谷(黃庭堅)書額;從橋折而北,額其門曰‘文水陂’,呂純陽乩筆書額”?!拔乃椤奔礊樯讏@中由外園通往內(nèi)園的一道門,這些景點題名書法的選擇,亦可見出米萬鐘的用心?!兜劬┚拔锫浴份d:

        下橋而北,園始門焉。入門,客懵然矣。意所暢,窮目;目所暢,窮趾。朝光在樹,疑中疑夕,東西迷也。

        可知游客在入“文水陂”之后,見眼前無窮之景,方恍然大悟“纓云橋”上所見只是冰山一角,而“文水陂”后之內(nèi)園才是勺園勝景所在。

        2.定舫、蒸云、濯月池、敞亭、松風(fēng)水月、逶迤梁、勺海堂(圖7)

        過“文水陂”即為“定舫”,從《勺園祓禊圖》來看,“定舫”可連接內(nèi)園與外園,也便于游人駐足觀賞園內(nèi)風(fēng)景。結(jié)合《游勺園記》,可知穿過“定舫”西行,“有阜隆起,松檜環(huán)立離離,寒翠倒池中,有額曰‘松風(fēng)水月’?!薄渡讏@祓禊圖》中的“松風(fēng)水月”,于小山丘上遍植松樹,中間留出一條小道,供游人在此通行。

        從“松風(fēng)水月”分出兩道窄堤。北面一道堤蜿蜒向西延伸,根據(jù)《游勺園記》記載,此堤南岸應(yīng)當(dāng)有浴室一間,其氣樓題名為“蒸云”?!罢粼啤迸c定舫相直卻不相通,“然種種不相通處,又皆蓮花水百脈灌注而蔑不通也。蓮花水上皆蔭以柳線,黃鵬聲未曙來枕上,迄夕不停歇,何嘗改江南韻語耶?”“蒸云”旁池,為“濯月池”,池設(shè)在屋中,“池形與窗楞形,皆如偃月然”。遺憾的是,“蒸云”和“濯月池”兩個景點在《勺園祓禊圖》上都沒有表現(xiàn)。從“濯月池”往北,有敞亭一座,亭內(nèi)方池一泓,用以集雨水甘霖?!队紊讏@記》載“昔西岳十丈蓮生玉井,此則井乃藏蓮花中,亦奇矣哉!”游人既可在敞亭中列坐品茶,又可賞兩岸白蓮勝景。從“松風(fēng)水月”分出的南面一道堤似乎更為窄小,亦西向伸展。此堤半路忽斷,接以貼近水面的九曲折橋一座,稱為“逶迤梁”,由米萬鐘自題榜額。從“松風(fēng)水月”分出來的南北兩堤皆通往勺園的中心建筑物—勺海堂。

        圖6 [明]米萬鐘(傳)勺園修禊圖(局部)

        勺海堂由吳彬題寫堂額,它不僅是勺園的主體建筑物,亦是《勺園祓禊圖》的構(gòu)圖中心。從《勺園祓禊圖》來看,勺海堂體量很大,堂門大開,視野開敞,內(nèi)有文士圍坐在長桌邊品圖論畫。勺海堂東面附有水榭,水榭中有四位文人坐在桌邊賞景聊天。勺海堂前方有開闊的平臺,平臺西側(cè)置有一塊巨大的湖石,旁有恬子松一株倚之,附近亦繪有數(shù)名文人,或駐足聊天,或端坐撫琴。從畫面內(nèi)容來看,勺海堂及其周邊一帶,當(dāng)是整個勺園最熱鬧的地方(圖8)。

        3.太乙葉、槎渡、林于、翠葆樓、松崗、水榭(圖9)

        勺海堂西面,接有一道舫形曲廊,曰“太乙葉”?!袄缺砝飶?fù)室皆跨水,末入園,先聞響屧聲……蓋周遭皆白蓮花也?!苯Y(jié)合《游勺園記》的描述與《勺園祓禊圖》來看,太乙葉東段呈東西向與勺海堂相連,木質(zhì)的建筑構(gòu)架貼近水面,游人行走時伴隨著泠泠聲響。此段曲廊別有“耳室”一間,耳室頂部漏出一線天光,“如天開巖,梯而上,曠然平臺,不知其下有屋、屋下復(fù)有蓮花承之也”。從平臺下來,沿曲廊繼續(xù)西行,曲廊轉(zhuǎn)九十度朝南向延伸,其后接舫形建筑,有游人在此駐足賞玩。太乙葉兩側(cè)為荷塘,塘中遍植白蓮,期間凸起一道由樹根和山石搭建的渡橋,名曰“槎枒渡”,為米萬鐘自書榜額。據(jù)《不朽的林泉》作者考證,這種渡橋的形式為米萬鐘的獨創(chuàng)。

        勺海堂的北面有一座與之平行的水榭,水榭“堂前與勺海堂直,仍是蓮花水隔之,相望咫尺不得通。啟堂后北窗,則稻畦千頃,不復(fù)有繚望焉。此中聽布谷鳥聲與農(nóng)歌互答,顧安得先生遂歸而老其農(nóng)于斯乎”。由此可知,此水榭為整個勺園最北的一處建筑,相當(dāng)于勺園的后堂。它與中心建筑勺海堂以荷塘相隔,相望而不相通;啟北窗,可眺望園外稻田千頃,聽鳥聲唱答,讓游人如身置自然幽境,坐忘賞景,恬然而足。

        視點再回到“太乙葉”,從“太乙葉”朝東南方向的竹林走去,有石碑,曰“林于澨”。孫國敉《游勺園記》載:“‘林于’,竹名也。燕京園墅得水難,得竹彌難?!笨梢娒兹f鐘為經(jīng)營此景頗費心力。竹林間有高樓從中聳起,鄒迪光題寫樓額,曰“翠葆樓”。從《勺園祓禊圖》看,翠葆樓與勺海堂南北相望,是勺園中最高的一座建筑。翠葆樓高兩層,上面有不少游人駐足賞景?!队紊讏@記》載:

        登斯樓也,如寫一園之照,俯看池中田田,令人作九品蓮臺想。更從樹隙望西山爽氣,盡足供柱笏云。

        翠葆樓的設(shè)計,不僅可以讓游人將一園之景盡收眼底,還可以遠觀園外稻田千頃,眺望西山連綿,恰若米萬鐘自題詩“更喜高樓明月夜,悠然把酒對西山”。翠葆樓的登高一望,將整個游園活動推向了尾聲前的高潮。

        翠葆樓以一道長堤與勺海堂相通,從翠葆樓往東走,有一徑像魚的脊背,拾級而上,即為“松崗”。松崗旁“有石筍離立,一石幾峙其上”,《勺園祓禊圖》中在此景點處繪有四名文士圍坐弈棋。從松崗下來往北向蛇行,為“水榭”。水榭以茅草為頂,與“定舫”相對,卻以水、堤相隔,相望而不相通。水榭下“水僅碧藻沈泓,禁蓮葉不得躪入,蓋魚龍瀺灂所都處也”,置身此景,怎能不令人作濠濮間想。

        《游勺園記》中的景點大致如此,而《勺園祓禊圖》在畫幅的末端還繪有園外的幾組景點。畫中,一道建有長長圍墻的弧形長堤,將勺園與外園分隔開來。園內(nèi)、園外皆為水塘,園外水塘南面與翠葆樓相望者,是一大片高聳的筍石;水塘北向,有小島一座,上有水榭臺閣,北倚假山而建,假山北面則遍植桃花。水塘西岸,有一處半圓石臺,臺上繪兩名文士駐足賞景,童子侍立在旁。石臺下有流水岑岑從涌出,說明此石臺很可能是一個控制勺園水流的閘口。此堤之外,跨過一道小溪,西面的岸上有數(shù)名游人騎著馬帶著仆從離去。堤北有古寺一所,西側(cè)一座拱橋跨過溪流,游人往來,將觀者的視線引向畫幅之外。

        三、園主米萬鐘與勺園的個性特征

        1.出身武門、得名文翰

        長期以來,米萬鐘都是以文人官員的身份立于歷史長河。而事實上,從米萬鐘父親米玉的墓志銘來看,米玉及其祖父均是武將。米玉墓志銘寫道:

        明故昭信校尉錦衣尉百戶昆泉米公……其先晉陽人,祖虎始徙北郡之安化,以功授金吾百戶,公其支子之第五子也。

        由這段記載可知,米萬鐘曾祖父米虎以功受封金吾百戶(錦衣衛(wèi));米萬鐘之父米玉亦是錦衣衛(wèi)百戶,被授以“昭信校尉”的官職;米玉的三個兒子,除卻次子米萬鐘,長子米萬春(1571年中武進士)和三子米萬方(官至錦衣冠帶總旗)也都是武官。不僅如此,米玉墓志銘亦載“(米萬鐘)登萬歷乙未進士,初任永寧縣知縣,娶錦衣百戶、皇親李鳳女”,可知米萬鐘夫人李氏亦為將門之后。米萬鐘剛正不阿、舒豪爽俠的個性,應(yīng)當(dāng)與其武將門風(fēng)不無關(guān)聯(lián)[13]。

        至于米萬鐘何以“由武轉(zhuǎn)文”,則當(dāng)與他的個性與、稟賦有關(guān)。葉向高《米仲詔詩序》載:

        仲詔自為諸生,以文字稟業(yè)于余。余心服其為奇士。無何,仲詔上公車,捷南宮。所為辭章,無徑而走。海內(nèi)名流,望風(fēng)引領(lǐng),以得交仲詔為幸。而仲詔于辭章之外,又能為無聲詩及臨池諸技。性好奇石,以友石自號。于是談?wù)咄弥僭t于機、云、羲、獻、輞川、松雪及其家海岳父子間。[14]

        王思任《米太仆家傳》亦云:

        公生有萬夫之稟,今文古文,詩歌詞賦,俱登峰造極。[15]

        在時人看來,米萬鐘天賦甚高,于文學(xué)辭章以及多項藝術(shù)門類都頗具造詣。米萬鐘亦自詡為米芾后人,以此為自己的稟賦加碼。王思任寫道:

        (米萬鐘)其為人也,正氣古心,韻雅文雋是其本色;而好名修俠,喜爭勝□,疎癡癖處,亦復(fù)不少。

        米萬鐘雅逸癡頑的個性,在勺園中也有所體現(xiàn)。

        時人在談?wù)撋讏@時,常常會將它與相鄰的清華園比較。清華園的主人為晚明皇親李偉(或其后人),其故址在今北京大學(xué)西墻外蔚秀園南面一帶,清朝時改筑暢春園。清華園面積數(shù)倍于勺園,甚為豪華。《帝京景物略》載:

        武清侯李皇親園之,方十里,正中挹海堂,堂北亭置“清雅”二字,明肅太后手書也。亭一望牡丹,石間之,芍藥間之,瀕于水則已。飛橋而汀,橋下金鯽,長者五尺,錦片片花影中,驚則火流,餌則霞起。汀而北一望,又荷蕖,望盡而山,劍铓螺矗,巧詭于山假山也。維假山,則又自然真山也。山水之際,高樓斯起,樓之上斯臺,平看香山,俯看玉泉,兩高斯親峙,若承睫。園中水程十?dāng)?shù)里,舟莫或不達。嶼石百座,檻莫或不周。靈壁太湖,錦川百計,喬木千計,竹萬計,花億萬計,陰莫或不接。

        類似的描述在孫承澤的《春明夢馀錄》中亦有記載,足可見出清華園工事之巨麗奢華,物種之珍貴稀奇。

        相較之下,勺園面積不過百畝,卻溪流縈回,湖泊連屬,丘巒起伏,頗有天真浪漫的趣味。恰如《游勺園記》的記載:

        大抵園之堂、若樓、若亭、若榭、若齋舫,慮無不若島嶼之在大海水者,無廓不響屧,無室不浮玉,無徑不泛槎,將海淀中固宜有勺園耶?園以內(nèi),水無非蓮;園以外,西山亦復(fù)如岳蓮,擅其勝!

        勺園中植被無非柳、桃、松、槐、竹、蓮,多就地取材,與李園中牡丹、芍藥爭奇斗艷的景致自是迥然相異。葉向高的“李園壯麗,米園曲折;米園不俗,李園不酸”,正代表了時人對兩座園林品味的評價。勺園的奢華瑰麗雖不及清華園,但其雅致簡遠的意趣,卻尤為時人稱道?!洞好鲏翕配洝份d“(勺園)旁為李戚畹園,巨麗之甚,然游者必稱米家園焉”,亦有詩“京國林園趨海淀,游人多集米家園”[16],這些都是時人喜愛勺園的佐證。

        人們之所以贊譽勺園甚過李園,首先因為詩歌、園記的作者本身多為文人,與李氏皇戚相較,文人的審美品味自然與勺園園主米萬鐘更為契合。而作為一個向游人開放的郊野園林,園主米萬鐘舒豪爽俠的個性,亦是勺園贏得更多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勺園既有考究的景點題名、古雅的敞亭松林,也不乏信手拈來的木柴門、槎枒渡、茅頂榭,這種兼具典雅和拙趣的造園特征,亦可視作米萬鐘本人志趣與個性的外化。

        2.宛若江南的水上迷宮

        勺園以水取勝,其設(shè)計恰似一個水上迷宮。由《游勺園記》結(jié)合《勺園祓禊圖》可知,勺園多以長堤分割水面,斷處以折橋、長堤、舫屋等相接,景點之間往往相望咫尺而不得通。勺園的游覽方式既可是步行,亦可以乘船,而無論哪一種,都很可能置身其中即迷失方向。勺園以水、堤、岡、渡縈回相繞,恰如《帝京景物略》的記載:

        陂上橋高于屋,橋上望園一方,皆水也……水之,使不得徑也,棧而閣道之,使不得舟也。堂室無通戶,左右無兼徑,階必以渠,取道必渠之外廓。

        無怪乎游人要感慨“幾個樓臺游不盡,一條沚水亂相纏”,“再三游賞仍迷惑,園記雖成數(shù)改刪”了[17]。

        圖7 [明]米萬鐘(傳)勺園修禊圖(局部)

        米萬鐘為何將勺園設(shè)計成一個水上迷宮?臺灣大學(xué)王玲雅提出了以勺園仿“北地蘭亭”的觀點,此說得自薛岡《報米仲詔繕部》的一段記載:

        蘭亭修禊一燕游恒事耳,第以右軍文章書法遂號千古勝會……而勺園之勝,又稱北地蘭亭,一觴一詠,列坐水次,仰觀宇宙,俯察品類,正須今日……[18]

        王玲雅以這段材料結(jié)合明清時期多種蘭亭集序圖的繪本或刻本,說明蘭亭典故在當(dāng)時十分流行。此說與米萬鐘常常召集的上巳勺園修禊活動相合,確實合情合理。不過,米萬鐘在勺園組織的聚會遠不限于上巳,其他游記中也鮮少將勺園的營造與蘭亭雅集相提并論,因此,薛岡在參加完上巳活動后有感而發(fā)的這一段記載,尚不足以說明勺園一開始就是為了營造一座“北地蘭亭”。至于米萬鐘設(shè)計這個水上迷宮的初衷,除了海淀一帶原本就水源豐沛,米萬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之外,亦可參考王思任《米太仆家傳》的一段記載:

        公在海淀作勺園,引水種竹,大似望江南……然喜為曲折輾轉(zhuǎn)之事,門移戶換,客卒不得入,即入也不解何出,客方悶迷,公乃快。

        從這段描述可知,看到游客游園出入不得其徑,在園中輾轉(zhuǎn)反復(fù)迷失方向,是令園主米萬鐘拍手稱快、暢然自豪的一樁樂事。因地制宜、與民同樂,應(yīng)當(dāng)是米萬鐘將勺園設(shè)計成水上迷宮的一個重要原因。

        明清時期,北方園林有意識地將江南園林之長融入到北方的具體環(huán)境之中,勺園仿江南風(fēng)光,亦是時人的共識。王思任《題米仲詔勺園》寫道“才辭帝里入風(fēng)煙,處處亭臺鏡里天。夢到江南深樹底,吳兒歌板放秋船”,王鐸《米氏勺園》則寫“郊外幽閑處,委蛇似浙村”[19],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亦云“米仲詔進士園,處處模仿江南,幾如桓溫之于劉琨,無所不似”[20],米萬鐘自己也有題詩“先生亦動莼鱸思,得句寧無賦山水”[21]這些詩句講述的都是米萬鐘對江南的思念以及勺園對江南的模仿。

        無論是水塘海桴,還是白蓮竹林;是跨水而建的定舫、太乙葉,還是園林整體雅逸樸拙的設(shè)計手法,都可以從中感受到濃郁的江南風(fēng)情。勺園模仿江南,自是與園主宦游江南多年的經(jīng)歷以及米萬鐘的文人情懷休戚相關(guān),而需要注意的是,勺園仿效的實際是江南風(fēng)光,卻非江南園林—比較晚明江南園林中的愚公谷、小祈園、獅子林等諸多以疊山為勝的經(jīng)典園林,北地勺園的趣味都大相徑庭,米萬鐘其實是以勺園的營建,來仿效江南人民的水鄉(xiāng)生活,以此寄托對江南風(fēng)物的向往和情思。

        3.與人同樂的郊野私園

        葉向高《米仲詔詩序》載:

        仲詔家居,長常閉門謝客,營別業(yè)于都門十里之外,雖不能佳麗,然而高柳長松、清渠碧水、虛亭小閣、曲檻回堤,種種有致,亦足自娛。余嘗以公事過之,徘徊不能去。

        這是一段關(guān)于米萬鐘家居與園居生活比較的記載。米萬鐘家居常年閉門謝客,這是他在城居維護私人生活的方式;而米萬鐘在郊野營造的湛園、勺園、漫園三座園林,則不僅可供園主閑暇時娛樂消遣,亦可為園主吸引朋友來此宴集游玩,因此,這樣的郊野私園實可視作一個由私人營造的開放空間。

        從文獻記載來看,米萬鐘在勺園組織的活動非常豐富,上巳修禊、行船觀荷、七夕雅宴、詩社結(jié)集……好客的米萬鐘一年四季都會邀請朋友來勺園宴集游玩。除雅集、結(jié)社之外,《長安客話》還載有“萬歷乙卯(1615)黃山人建淹病燕邸假米家園養(yǎng)疴”之事,并收錄有沈齊源的《假居園后詩》。這說明勺園不僅可游可賞,有時還可供友人來此居住甚至是養(yǎng)病。在這種情況下,勺園就變成為了風(fēng)景優(yōu)美的郊野“療養(yǎng)院”,無怪乎黃建和沈齊源會在居住勺園期間寫下許多關(guān)于策杖、蕩舟、烹茶的詩歌了。

        米萬鐘的父親米玉是一位慷慨好義、機警勇猛的武將,身為文官的米萬鐘也繼承了父親的個性。米萬鐘雖拙于吏道,卻仗義疏豪、愛民如子。葉向高《米仲詔詩序》載:“(米萬鐘)所蒞皆有政(治)聲,去官之后,其民皆思慕仲詔不置?!蹦咴匆噍d:“(米萬鐘)筮令永寧……公當(dāng)奉喪歸,永寧之人,如失其父,奔哭執(zhí)紼者千余人,重繭相隨至都門升其堂,哭踴乃去。”[22]由此可見,米萬鐘并不是一個單純追慕風(fēng)雅的文人,多年的縣令生涯讓他對百姓深懷情感。從《長安客話》等文獻中“都人士嘖嘖稱米家園,從而游者趾相錯”的記載來看,米萬鐘所造的勺園也并不是一個僅僅用來接待賢人雅士的郊野別苑,而是一個幾乎向所有游人開放的公共空間。

        “米家四奇”可說是勺園作為開放空間的衍生品?!八钠妗敝幸浴懊准覠簟迸c勺園關(guān)系最為密切,蔣一葵《長安客話》載:“仲詔復(fù)念園在郊關(guān),不便日涉,因繪園景為燈,丘塹亭臺,纖悉具備。都人士又詫為奇,嘖嘖稱米家燈?!蓖跛既巍睹滋图覀鳌芬噍d:“所為米家燈者,即以米家園之境自摹之,而自譜之。每上元夕,觀者如慕,鰲城所憇古云山房?!蔽墨I中另有大量題詠米家四奇的詩歌存在,其中著名者有元夕之日呂九玄所題詩兩首:

        春城何用踏郊原,雙炬懸來景物繁。金翦裁成西麓錦,玉綃迭出上元村。天工暫許人工借,山色遙從夜色翻。恍惚重游丘壑里,米家燈是米家園。 村村曲徑彩崚嶒,野翠新妝寶炬蒸。短杖春宵扶侍燭,輕舟寒夜渡無冰。林移金勝疑星聚,波入銀綃訝月升?;兴茐糁性徽眨准覉@是米家燈。[23]

        此詩一出,“米家燈是米家園,米家園是米家燈”便在民間傳揚開來。這些都是米萬鐘開放勺園、與民同樂的寫照。

        置身勺園,米萬鐘既是它當(dāng)之無愧的園主人,又“避人尤自眾人間”,在勺園中與所有的游人混在一起,賓主不分、雅拙無別[24]。米萬鐘同太倉王世貞一樣,以園林的營建為同時代人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門雖設(shè)而常開”的人間勝景—如果說王世貞小祈園的開放多少還有些被動的意味,那么北地勺園的開放,則一開始就是出自于園主米萬鐘疏豪爽俠、慷慨好義的門風(fēng)和個性。

        圖8 勺園中勺海堂遺石(傳)

        圖9 [明]米萬鐘(傳)勺園修禊圖(局部)

        圖10 溥杰題“勺?!必翌~

        四、小結(jié)

        勺園廢于何時,今天已難以查證。明代覆滅前,王崇簡曾游至勺園,風(fēng)景甚好;四十年后,明清易代,王崇簡故地重游,則園林已廢,光景不復(fù)。王崇簡《米友石先生詩序》載:

        (勺園)至于今……殘隴荒陵,煙橫草蔓,則當(dāng)年之晴軒月樹、涼臺懊室也;枯塘頹徑,蛇盤貍穴,則當(dāng)年之文窗竊憲、古搓磋峨也;求其蓮房松岸,樓肪相掩映,而危梁彎窿于木末者,茫不可得。惟巍巍一石,宛然當(dāng)年商高松而峙庭前者也……嗟乎,四十年來,滄桑生死之變可勝悲哉。[25]

        清初王士禎《都門竹枝詞》亦寫:

        西勾橋上月初升,西勾橋下水澄澄。綺石回廊都不見,游人還問米家燈。[26]

        可知明末清初,勺園已經(jīng)荒落不堪。

        清康熙年間,在勺園舊址上建起了弘雅園。乾隆以來,皇帝常在圓明園設(shè)朝聽政,馬戛爾尼帶領(lǐng)的英國使團最初入住的就是弘雅園。嘉慶年間,弘雅園改集賢院,供六部官員居住。1860年英法侵略軍火燒圓明園之時,將集賢院一并燒毀。宣統(tǒng)年間,廢園改賜貝子溥倫。1925年,又售予燕京大學(xué)。1952年夏季,北京大學(xué)經(jīng)過院系調(diào)整,遷來原燕京大學(xué)校園,面積擴大。勺園遺址在今北京大學(xué)西側(cè)門以南一帶。80年代,勺園遺址上建起了勺園大樓,樓北水塘種荷花,建仿古亭廊,配以溥杰題“勺?!必翌~(圖10)。

        計成《園冶》非常強調(diào)得人的重要性,對于勺園來說,米萬鐘就是一個極具個性的“能主之人”。至于計成書中提到的造園手法,如“園林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在勺園中也有很好的體現(xiàn)—勺園選址海淀,建成一座宛若江南的水上園林,就是利用了當(dāng)?shù)厮簇S沛的條件;而園林中的花草植被,大多就地取材,不僅節(jié)省財力,還使得勺園與周邊的環(huán)境相生相合。這些都是勺園遵循“體”“宜”思想的體現(xiàn)。此外,勺園中環(huán)形長堤以及縈回水塘的設(shè)計,讓游人在游園過程中可以獲得移步易景的視覺體驗;翠葆樓的登高一望,不僅將一園之景盡收眼底,還可遠觀稻田連綿,眺望西山起伏,這些則又是“因”“借”手法在勺園中的應(yīng)用。

        “更喜高樓明月夜,悠然把酒對西山?!鄙讏@有界而園景無界,斯園已廢,米萬鐘營造的開放空間,在今天北京大學(xué)的故址上,迎接著更多的學(xué)子與賓客。

        注釋:

        ①[明]計成《園冶》,李世奎、劉金鵬編,中華書局,2013年,第20頁。

        ②[美]高居翰、黃曉、劉珊珊《不朽的林泉》,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年,第138頁。

        ③[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三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566頁。

        ④周維權(quán)《中國古典園林史》,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1993年,第158、159頁。

        ⑤[明]蔣一葵《長安客話》,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臺北成文書局,1966年,第18-33頁。

        ⑥[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卷七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20頁。

        ⑦侯仁之《燕園史話》,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88年,第1-11頁。

        ⑧《米玉墓志銘》,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1-3頁。

        ⑨[清]孫國敉(孫國光)《游勺園記》,見陳從周、蔣啟霆選編《園綜》新版上,同濟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第4-6頁。

        ⑩焦雄《北京西郊宅園記》,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32頁;沈乃文《米萬鐘與勺園史事再考》,《文史》2004年第68輯,第76、77頁;王玲雅《勺園與米萬鐘文化形象的形塑:〈勺園圖〉相關(guān)研究》,臺灣大學(xué)2011年碩士論文,第19頁。

        [11]侯仁之《記米萬鐘〈勺園修禊圖〉》,見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第406-415頁;王世仁《〈勺園修禊圖〉中所見的一些中國庭園布置手法》,《文物》1957年第6期,第20-24頁;賈珺《明代北京勺園續(xù)考》,《中國園林》2009年第5期,第78頁。

        [12][清]孫國敉(孫國光)《燕都游覽志》,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17、18頁。

        [13]《米玉墓志銘》,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1-3頁。

        [14][明]葉向高《米仲詔詩序》,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8頁。

        [15][明]王思任《米太仆家傳》,見陳平原《中國散文選》,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411-415頁。

        [16][明]馮元仲《為米友石太仆題勺園卻寄》,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23頁。

        [17][明]王思任《題米仲詔勺園》,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22頁;[明]公鼒《勺園》,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24頁。

        [18][明]薛岡《天爵堂文集》卷一六,明崇禎刻本。

        [19][明]王鐸《米氏勺園》,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23頁。

        [20][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37頁。

        [21][明]米萬鐘《海淀勺園》,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22頁。

        [22][明]倪元璐《誥授中大夫太仆寺少卿米友石先生墓志銘》,《倪文貞集》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7-31頁。

        [23]呂九玄詩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18頁。

        [24]米萬鐘詩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22頁。

        [25][清]王崇簡《米友石先生詩序》,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9-10頁。

        [26[清]王士禎《都門竹枝詞》,見洪業(yè)《勺園圖錄考》,第45頁。

        猜你喜歡
        吳彬
        吳彬鏹《教育督導(dǎo)助力縣域質(zhì)量教育體系建設(shè)》簡介
        教育評論(2023年7期)2023-09-11 08:30:54
        拔河
        畫作賣價5億,吳彬何許人?
        塵封在歲月里的明畫家
        ——探尋吳彬淡出文人視野,被美術(shù)史遺忘的原因
        基于時變Copula的股票市場相關(guān)性分析
        智富時代(2017年4期)2017-04-27 17:08:47
        奇幻山水奇妙世界
        明末畫家吳彬的活動年代問題小議
        明末畫家吳彬身份的相互轉(zhuǎn)換
        西江文藝(2016年6期)2016-05-30 04:56:46
        吳彬 這并非一個乏味的時代
        中國收藏(2014年5期)2014-05-10 15:54:39
        化工專家 吳彬
        日韩一区二区av伦理|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av尤物网站尤物| 偷柏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秘 无码二区在线| 麻豆av一区二区天堂| 日韩少妇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视频中文|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少妇|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米奇小说| a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 | 欧洲| 久久频精品99香蕉国产| 成人免费丝袜美腿视频| 日韩精品极品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人区| 国产午夜毛片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蜜桃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性瑜伽| 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语对白免费观看123|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91av国产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 亚洲色图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欧美一级在线全免费|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 91中文人妻熟女乱又乱|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日韩中文制服有码| 国产精品成人有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