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淺
最近我身邊有個人暴富了。他是我們小區(qū)門口賣菜夾饃的陳老板,我們都叫他“陳哥”。
暴富是因為他成了拆遷戶,分得4套房。陳哥經(jīng)濟條件原先也不差,有車有房。他的收入在咸陽,是普通上班族的兩三倍。在我們這個小城,陳哥應(yīng)當算是財富自由了,就算不賣早點,靠著房租的收入,也可以不愁吃喝??墒?,陳哥依然每天4點半起床,和面、準備小菜,6點半出攤賣菜夾饃。
人人羨慕財務(wù)自由,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能一夜暴富的,普通人只能靠著自己的努力去掙錢。然而事實卻一再向我們證明:掙錢沒那么容易,花出去卻太容易了。
一個好友前幾天曬出自己的賬單,房貸、水電費、電話費、交通費、置衣費、物業(yè)費還有孩子的教育費,每個月都得10000塊左右。她問我:“為啥不管我掙多少,我都覺得自己窮?月入4000的時候,我就想等月入8000我就滿足了。月入8000的時候,我又想什么時候月入10000就夠我花了?,F(xiàn)在月入10000了,可我依然覺得自己窮。”這個朋友一直過著在我看來“高配”的生活:花好幾百去看話劇、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用幾千塊錢一套的護膚品。她收入增長的同時,需求也在同步增長。
像好友這種情況的人,真不在少數(shù)。前段時間曾討論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收入多少,你會買8萬的包?我將這個問題拋向跟我哭窮的好友,她說,月入10萬,可以考慮8萬的包,反正也不是每個月買。
另一個朋友則和我說:我不會買這么貴的包,很多人喜歡用奢侈品來裝扮自己,去和別人攀比,甚至會透支信用卡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要知道,用錢去生活永遠不會滿足。我這個朋友的年收入在500萬左右,但是她追求的生活品質(zhì)卻不是以“高配”為標準,也不以享樂為目的,她工作一直勤勤懇懇,努力地生活。
很多人存不下錢,除了“掙太少”“花太多”,還因為沒有量入為出,或者說,“活得有點膨脹”。
再看看陳哥,一個有4套房子、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的人,還在辛苦地早起賣菜夾饃,還在不停地前進,而我們好像只想著如何享受,能不窮嗎?
(摘自作者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