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睿
江蘇如皋是有名的長壽之鄉(xiāng),本項目通過文獻參考、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對如皋地區(qū)40名9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調查,并進行多因素分析。研究發(fā)觀影響長壽的因素除了人體自身的遺傳因素外,如皋長壽老人的良好生活習慣,勤勞質樸、性格開朗的心態(tài),如皋依江傍海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所帶來的特定飲食和綠色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的家庭關系與社會氛圍,都是如皋成為長壽之鄉(xiāng)的重要因素。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據官方2017年10月統(tǒng)計數據,如皋總人口145萬,百歲以上老人385位,男性84人,女性301人,其中最高年齡為113歲。每1萬人中就有2.65人是百歲老人,比聯合國確定的長壽之鄉(xiāng)的標準0.75人/萬人高出3倍多。查閱有關文獻給我的研究帶來了很多啟發(fā),但是文獻對如皋長壽之鄉(xiāng)老人的行為習慣的研究分析卻很少。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和理論來解釋這些長壽現象,引發(fā)了我的好奇心。
于是在2017年3月-11月,我以如皋長壽老人的行為習慣為切入點,進行上門走訪、問卷調查,提出《如皋長壽老人的行為習慣調查分析與研究》的課題,重點概述了“心理平衡,營養(yǎng)均衡,飲食有節(jié),生活規(guī)律,家庭和睦”等觀點和主張,對改變老年人的不良生活習慣、促進老年人健康長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調查方法與內容
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調查表,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表中包括4部分共20個小項,內容涉及老人們的年齡、性別、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每天做些什么活動、健康狀況、一天三餐正常吃些什么、子女數量、子女的孝順情況、老人的陛格特點等。
在實地走訪中,選取了如皋如城、搬經、磨頭等鄉(xiāng)鎮(zhèn)的40位長壽老人作為調查對象,其中50%居住于城市,50%居住于鄉(xiāng)村,男性11人,女性29人,均為漢族,平均年齡99.75歲。通過詢問老人的年齡、屬相、生育狀況,結合查閱老人的戶口本、身份證以及詢問鄰居、居委會(村委會),多環(huán)節(jié)、多角度地對老人的真實年齡進行核查印證。
問卷由老人或其陪同親友回答。從問卷中顯示,97.5%的老人性格開朗,有興趣愛好,凡事不斤斤計較,每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和活動;95%的老人生活起居規(guī)律,早睡早起,睡眠質量好;100%的老人無論葷菜素菜都以當地產的蔬菜、瓜果、魚蝦肉禽為主,而且隨季節(jié)變化,喜食時令瓜果蔬菜、魚蝦肉禽。
三、調查分析與研究結果
(一)飲食習慣與長壽關系的分析
在40位接受調查的老人中,有2人偏葷,三餐中餐餐有葷菜(魚蝦蛋肉禽之類的),占比5%。
有18人喜食粗雜糧,偏素食,一周吃一次少許葷菜,葷菜也僅僅是季節(jié)性的新鮮魚蝦類。問詢中,他們都表示愛吃當地產的時令新鮮水果和蘿卜。
有20人葷素都吃,一日三餐葷素搭配均勻,玉米粥、大麥粥、大米紅薯粥、赤豆粥,伴有蘿卜干、咸菜、花生米、雞蛋、鴨蛋,中午多以豬肉、雞肉、鯽魚、鰱魚、鳊魚與蔬菜、豆制品搭配。蔬菜、水果也都是根據季節(jié)來,多以當地產的時令新鮮蔬菜、水果為主。春季愛吃大蒜炒肉片、韭菜炒螺絲、芹菜炒茶干、大蒜炒新鮮蠶豆;夏季愛吃嫩毛豆與茶干丁、豬肉丁一起炒的菜(如皋人叫炒蒼蠅頭)、河蚌豆腐湯、韭菜炒蜆子、河蝦、河魚等;秋季愛吃藕餅、茄餅、芋頭紅燒肉、扁豆肉丁飯;冬季愛吃豬肉圓、羊肉湯、菠菜、紅薯、茨菰、黑塔菜、白蘿卜。
本研究顯示長壽老人三餐規(guī)律,飲食葷素搭配,清淡少鹽,喜食蒸煮軟爛的食物,這與已有的研究相契合。
另外,如皋地區(qū)地處長江下游、長江入海口,其地理特點、自然環(huán)境使土壤和水體中富含硒、鐵、鈷、錳、鋅、鎂、鈣等微量元素。從訪談和問卷調查中發(fā)現,如皋的這些長壽老人所吃食物以本地產的食材為主,包括了各類水產品。已有的研究發(fā)現,這些食材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氨基酸、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磷、鎂、鈉、鉀、鈣、碘、鐵、硅、錳、鋅等礦物質,其中有些成分是陸生蔬菜所沒有的。這些微量元素起到了抗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作用,從而降低疾病對人體的侵害,達到延長壽命的效果。這是如皋成為長壽之鄉(xiāng)的一個重要的自然因素。
2017年10月2日-3日,利用同樣的問卷對如城鎮(zhèn)及搬經鎮(zhèn)的65~80歲的40位一般老人(家族中沒有長壽老人)進行了調查,發(fā)現80歲以下老人的飲食習慣與90歲以上老人既有共同特點,也有個別差異。
共同點:從問卷調查中發(fā)現,所有受調查老人的飲食偏好都是全年離不開青菜豆腐和生姜,冬天愛吃蘿卜,夏天愛吃蒜,早晚離不開五谷雜糧粥。他們的食物都以鮮為主,喜吃新成熟或新上市的食物,喜食野菜。
不同點:針對一般老人有不同于長壽老人的嗜好,在2017年10月對如皋一般老人進行家訪調查,從70~80歲老人的調查訪談中看到,有20%的老人愛抽煙,有40%的老人愛喝酒,有40%的老人口味過重、偏咸偏甜。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老年人的健康均有影響。在愛抽煙的老人中,有1/2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病和慢性阻塞性肺心病。嗜飲酒的老人中(每天喝半斤以上的白酒),1/3患有肝硬化,1/3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谖吨氐睦先?,一日食鹽量超過6克(國際日食鹽的標準為5克),這當中1/3人腎臟不好,2/3人患高血壓、高血脂等病。此外,喜愛甜食的老人中,1/2患有糖尿病。
這個對照研究表明長壽除了自然的物產帶來的飲食原因外,還與人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飲食不合理和不良嗜好會破壞機體平衡,誘發(fā)疾病。
(二)心理特征與長壽關系的分析
通過調查數據顯示,65%的老人喜愛活動,愛做家務、做農活,20%愛好唱歌、聽戲,這都說明了老人們勤于活動,適量的運動可使人精力充沛,具有較強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調查中還顯示,95%以上的長壽老人都具有樂觀開朗性格,心胸開闊是這些長壽老人的一個共同特征。
(三)生活規(guī)律與長壽關系的分析
受調查的40位長壽老人生活都很有規(guī)律,問卷中顯示,100%的老人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10點以前入睡,早上6點左右起床;都堅持午睡,一般為半個到一個小時。
(四)家庭環(huán)境與長壽關系的分析
結合調查數據顯示,40位長壽老人中有37位與子女合住,而且子女們都很孝順,有1人獨住,2人無子女。可以說,家庭環(huán)境也是與長壽密不可分的。
(五)結論
本次調查研究中發(fā)現,如皋的長壽老人都是土生土長的居民,長期從事各種生產活動,隨著年齡增長,衣食住行依然以自食其力為主,有規(guī)律、適量均勻地勞動,有良好的起居、飲食習慣。
四、研究建議
(一)珍惜自然資源,讓后人能夠代代享用
無論從調查問卷中還是從長壽研究學會的文獻中,我們都看到如皋的長壽老人100%吃的是當地的時令瓜果蔬菜、當地的魚蝦肉禽、當地的五谷雜糧。建議如皋人要愛惜這塊寶地,珍惜這塊寶地,發(fā)揚這塊寶地的真正作用。這是如皋市發(fā)展大健康產業(yè)的稀缺資源,要加大環(huán)境保護力度,加強如皋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
(二)建議大力弘揚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營造良好家庭環(huán)境
如皋民風淳樸,有悠久的敬老愛老傳統(tǒng),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這些老人的子女都非常孝順,照顧老人無微不至,家庭都是和睦的。老人們表示,家庭和睦、兒女孝順是自己長壽的重要原因。
(三)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在社區(qū)建立科學合理的居家養(yǎng)老服務模式
從調查表中顯示,這些長壽老人中,擁有3個以上子女的達到82.5%,而當下70歲以下的老年人多數只有一個子女,所以今后的空巢老人也會越來越多。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在社區(qū)建立科學合理的居家養(yǎng)老服務模式,讓空巢老人們得到關愛和生活幫助。
五、心得體會
通過研究,加深了對家鄉(xiāng)如皋的進一步了解,同時從長壽老人們身上感受到勤勞質樸、善良豁達、生活規(guī)律等優(yōu)秀的品質和優(yōu)良的傳統(tǒng)。作為中學生,我會勤奮努力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學習老人們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做一個健康向上、勤奮進取的人。
通過研究,感受到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至關重要,要想將長壽之鄉(xiāng)發(fā)揚光大,就要發(fā)揚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建設好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好我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讓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美好!
課題研究路線:
提出研究課題——搜集閱讀相關文獻—一列出研究課題背景——制作訪談提綱——搜集街道社區(qū)長壽老人名單——制調查表——設計調查問卷——現場問卷調查——數據匯總——分類分析——得出結論——提出建議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