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茶連 馬華榮
【摘要】 目的:探討不同拔尿管法在腹部術后老年男性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將72例留置導尿管的腹部術后老年男性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6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方法即在患者有尿意后護士將尿管氣囊的水抽凈,將尿管拔出;試驗組采用改良方法即在患者有尿意后,護士先將尿管氣囊的水全部抽出,隨后向氣囊回注0.3~0.4 ml生理鹽水,讓患者自行排尿,輕拉尿管讓尿管隨尿液排出。比較兩組患者拔除尿管時的舒適度和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的異常癥狀。結果:試驗組拔除尿管時無特殊不適患者例數(shù)高于對照組,稍有疼痛及明顯疼痛患者例數(shù)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33.14、20.01、9.21,P<0.01)。試驗組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誘導排尿成功率低于對照組,尿潴留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7.06、20.05、5.99,P<0.05)。結論:改良后的拔尿管方法可以提高腹部術后老年男性患者拔管時的舒適度,減少首次排尿時出現(xiàn)的異常癥狀。
【關鍵詞】 老年男性患者; 留置尿管; 拔管方法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1.06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21-0-02
留置導尿是解決腹部手術后患者合并尿潴留的主要措施。由于術后老年男性患者,大多體質較弱,且在經歷手術打擊后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及疼痛刺激腹肌不敢用力,同時老年男性患者常有前列腺增生、膀胱逼尿肌的功能減弱等疾病,術后通過傳統(tǒng)的拔尿管方法容易導致患者尿道疼痛等不適,拔管后易血尿、尿痛、尿意感強烈甚至尿潴留,常用對策為環(huán)形按摩下腹部、熱敷膀胱區(qū)、聽流水聲、溫水沖洗會陰等,但仍有20%患者需要再次進行導尿[1]。如果再次進行導尿,無非增加對尿道黏膜造成再次損傷,增加尿路感染機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和身心痛苦,影響患者康復。為了減輕腹部術后老年男性患者拔尿管時的不適癥狀[2],筆者所在科室2017年1-10月以來對腹部術后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的拔尿管方法進行改良,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10月留置有導尿管的腹部術后老年男性患者72例。病例納入標準:腹部手術患者,年齡60~82歲,性別為男性?;颊吆炇鹬橥鈺?,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留置有導尿管的腹部手術標準,所有患者均為男性,滿足麻醉指證。排除標準:精神異常、凝血功能障礙、心肺功能不健全等患者。將72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36例,年齡60~77歲,平均(65.97±4.19)歲;麻醉方式:全麻氣管插管8例,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氣管插管28例。對照組36例,年齡60~82歲,平均(65.89±4.33)歲;麻醉方式:全麻氣管插管11例,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氣管插管25例。兩組患者術前未發(fā)現(xiàn)泌尿系感染,腹部手術過程順利,兩組患者年齡、麻醉方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所有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所應用的雙腔氣囊導尿管均由湛江事達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14,依據(jù)臨床常規(guī)方式進行導尿管的留置,在尿管氣囊處將10 ml無菌生理鹽水注入,而后固定尿管,術后清醒常規(guī)行間歇性膀胱功能訓練,采用按需開放導尿管。即在患者自覺有尿意并確定膀胱充盈后開放導尿管排空膀胱后夾管,直到膀胱再次充盈,或每2~4小時定時開放尿管1次。每天用0.5%碘伏棉球消毒會陰部2次。對照組患者拔管方式為:首先問詢患者是否存在尿感,由護理人員通過常規(guī)操作方法的應用,通過無菌注射器的應用抽出尿管水囊中的所有液體,而后拔出尿管。試驗組患者拔管方式:詢問患者有尿意后,護士先用20 ml無菌注射器把尿管水囊中的10 ml液體全部抽出,然后再用1 ml無菌注射器抽吸0.3~0.4 ml無菌生理鹽水回注到尿管氣囊中暫不拔管,臀下置便器,床頭搖高70°~90°,使患者呈坐臥位,讓患者自行排尿,排尿時將尿管左右旋轉,略向上抬高順著尿道生理彎曲輕拉尿管將尿管一并拔出。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評價兩組患者拔尿管時及拔除尿管后的舒適感,其中舒適感指標包含無不適反應、有些許疼痛感及十分疼痛等3大標準。(2)評價兩組患者首次排尿時的異常癥狀,評價指標包括自然排尿成功、誘導排尿成功及尿潴留。有排尿需要時自行排出尿液記錄為自然排尿成功,有排尿需要時有困難但按摩下腹部、膀胱區(qū)熱敷、聽流水的聲音等誘導方法后如能排出尿液可認為誘導排尿成功;如經誘導排尿無效,需重新留置尿管為尿潴留。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予以SPSS 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拔除尿管時舒適度比較比較
試驗組拔除尿管時無特殊不適患者例數(shù)高于對照組,稍有疼痛及明顯疼痛患者例數(shù)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33.14、20.01、9.21,P<0.01),見表1。
2.2 兩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時異常癥狀比較
試驗組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誘導排尿成功率低于對照組,尿潴留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7.06、20.05、5.99,P<0.05),見表2。
3 討論
3.1 氣囊導尿管的應用特點及老年男性尿道的生理特性
氣囊導尿管因使用方便[3],有別于以往的橡膠導尿管,具有安全可靠、刺激性小的特點,并且固定牢固、不需外固定[4],同時與尿道的密合程度大能降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發(fā)生率,因此在臨床中的應用率逐漸提升,在臨床進行尿管拔除時,首先將氣囊內的生理鹽水抽出后[5],讓完全充盈的氣囊處于癟陷的狀態(tài),在氣囊表面位置將會出現(xiàn)縱皺襞[6],加上氣囊表面存留的殼垢、尿晶體龜裂可形成銳角,對尿道黏膜造成損傷,出現(xiàn)疼痛[3]。由于男性尿道生理結構,拔管時加上尿道長(16~20 cm)牽拉過程中,更易造成黏膜損傷。同時老年男性患者很多存在前列腺增生、膀胱逼尿肌功能下降、尿道敏感性下降,加上腹部手術對腹肌的影響及術后疼痛的影響對排尿功能均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很多患者拔除導尿管后易出現(xiàn)血尿、尿痛、尿潴留等癥狀。
3.2 傳統(tǒng)方法拔除氣囊導尿管的弊端
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應對導尿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以及依據(jù)無菌操作方法進行處理,但是在這一過程進行之中,會對拔尿管過程中的細節(jié)因素予以忽視,在對導尿進行留置的過程中,在尿管前段的氣囊位置注入10 ml生理鹽水,以此達到固定的效果,讓尿管的氣囊能夠持續(xù)性的在擴張狀態(tài)下,常規(guī)拔管的方法一般都是將水應用無菌注射器全部抽出,當氣囊變癟后。尿管上將會形成一層皺襞,以此依附在其中,另外氣囊外表的尿垢位置出現(xiàn)了銳角[7],在進行拔管同時牽拉的進行中,所出現(xiàn)的銳角會使得尿道產生刺激性的傷害,對于剛剛進行手術后,創(chuàng)傷沒有恢復,同時機體能力較差的老年患者來說,一旦這種刺激性損傷出現(xiàn),將會導致在拔管進行過程中,患者的疼痛感以及不適感加強,造成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升。所以,對尿管拔出過程予以護理[8]。能夠降低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療有效性,縮短手術后患者的康復時間。
3.3 拔除氣囊導尿管改良后的主要優(yōu)點
改良方法拔除尿管是將尿管氣囊內的水全部抽出,再將0.3~0.4 ml無菌生理鹽水回注至氣囊,臀下置便器,床頭搖高70°~90°,使患者呈坐臥位,讓患者自行排尿,排尿時輕拉將尿管一并拔出。優(yōu)點是:(1)讓氣囊內保持0.3~0.4 ml液體[9],讓尿管前端的氣囊不至于變癟,保持氣囊表面平滑,從而可以避免在拔除牽拉過程中由于氣囊褶皺形成銳角對尿道造成的損傷,同時老年男性患者很多存在前列腺增生,尿道較為狹小,回注過多液體反倒不利于尿管的拔除。(2)拔管時給患者接上便器,讓尿管在自然排尿過程中隨尿液排出,同時輕拉尿管[10]。在人體進行生理性排尿的過程中,因膀胱保持收縮的狀態(tài),同時尿道較為松弛,且尿道半徑有所上升,通過氣囊導尿管可以和尿液一起排出,這樣就可能減少尿道黏膜的摩擦損傷;由于有尿管的存在增加了排尿壓力使膀胱加強收縮順利將尿管排出,因為老年患者排尿功能較差同時由于腹部手術的影響所以同時輕拉可以有助于尿管的排出。在排尿過程中,尿液起到沖刷尿管表面的分泌物及尿酸鹽而達到潤滑的目的[11],排尿時尿道擴張和松弛,可減少氣囊尿管對尿道黏膜的摩擦從而降低尿道損傷,因而減少了尿潴留的發(fā)生及尿道感染的風險;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腹部手術后的老年男性患者應用改良方法拔除留置尿管,不僅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減少首次排尿時出現(xiàn)的異常癥狀,同時減少術后患者的并發(fā)癥,有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12]。
綜上所述,改良后的拔尿管方法可以提高腹部術后老年男性患者拔管時的舒適度,減少首次排尿時出現(xiàn)的異常癥狀。
參考文獻
[1]王愛琴,張靜,張云,等.腹壓輔助下拔除尿管配合即效飲水法在婦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0,9(1):26-27.
[2]范玉云,曾華志,劉洪濤,等.不同拔尿管方法在胸部術后男性患者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0):935-936.
[3]彭林艷,謝艷,陳胖.老年男性患者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后不同拔出導尿管方法的對比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4,35(1):49-50.
[4]韋華清.改良拔尿管法在前列腺電切術后的應用[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2,7(4):424-425.
[5]劉俊霞,孫梅花,任秀聰,等.腹腔鏡術后兩種不同拔除氣囊尿管方法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2,41(12):1902-1903.
[6]楊彥,胡建鵬,肖愛梅.膀胱內不同尿量在拔除尿管時對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4):147-148.
[7]陳少嫻,蘇雁華,張秀娜,等.舒適護理在老年男性患者肛腸術后排尿困難應用研究[J].黑龍江醫(yī)學,2016,40(8):571-573.
[8]張建文,劉春曉.帶線雙J管在老年男性經尿道腔內碎石術后的臨床應用[J].中國老年學,2014,34(2):339-341.
[9]梁美榮.老年改良導尿術及拔尿管法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9):123-124.
[10]王雪枚,楊桂林,秦娟娟.舒泰在前列腺電切術后拔除尿管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11):994.
[11]駱書蘭,羅春梅,林玲.中老年男性腰椎病圍術期留置尿管患者的全程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1,26(24):33-34.
[12]馬超群,厲萍,鄭曉麗,等.改良式拔尿管法對老年人拔管后排尿 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3):2127-2128.
(收稿日期: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