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清
這篇小說其實已經(jīng)在我腦海中沉淀了很久,但一直沒有機會寫下來,這次比賽算是一個契機。阿特這個人設,最初靈感來源于我的數(shù)學老師。數(shù)學老師是一位翩翩君子,已過知天命之齡,很少見他大驚、大喜或大怒,生活中的他總是那么從容。那時我便想,這樣一個人,是否在年輕時歷經(jīng)過大風大浪?又是否在人生低谷時有過掙扎?于是我腦海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一個頹廢、孤寂的身影定格在走廊上,他頭發(fā)凌亂,雙目無神,如同被抽走靈魂的娃娃……寫這篇小說還有一個原因。當今社會有很多的年輕人,因為巨大的壓力與社會競爭而失去了最初的夢想。我想表達的是,無論我們身處什么樣的位置,只要腳踏實地,都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通往羅馬的路不止一條。所以在故事的最后,迷失的阿特最終找回了自我,找回了夢想,他成功了——通過另一條路。通過這篇文章,我希望現(xiàn)在還稚嫩的我們,在未來也能夠找到自己的理想和方向,努力成長,不辜負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