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勝三 楊 蘭
2018年8月27日至31日,民政部第25工作組來到吉林省蛟河市,開展加強基層民政蹲點調研工作。期間,工作組隨機選取了新站鎮(zhèn)保安村,通過入戶訪問、問卷調查和集中座談等方式,深入具體地掌握了保安村民政工作的落實情況。
保安村下轄7個自然屯,轄區(qū)內人口以漢族、朝鮮族和回族居多。保安村戶籍人口1216人,常住人口934人。截至2018年8月底,該村建檔立卡戶28戶、50人,低保對象23戶、29人,特困供養(yǎng)人員8人。
通過剖析保安村,工作組主要有以下發(fā)現:
1.重病重殘是致貧返貧的主要因素。20戶困難家庭中身患疾病者、殘疾者、失能者占比高達88.24%,總樣本中身患疾病者、殘疾者、失能者占比達40%,這些人具有較高的因病致貧返貧風險。在調研中發(fā)現,保安村有殘疾人35人,其中重度殘疾人13人,重殘比例達37.14%。目前,尚未針對重度殘疾人制定個性化的幫扶措施,由于重度殘疾人缺乏基本的勞動能力,如果缺乏持續(xù)性的幫扶,即使已經脫貧的殘疾人也極易返貧。
工作組與蛟河市民政干部座談
2.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保安村60歲及以上老年人數量達195人,占常住人口的20.88%。據了解,近年保安村出生率持續(xù)走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養(yǎng)老負擔。人口老齡化不僅是嚴峻的人口學問題,而且已成為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對于民政養(yǎng)老機構建設和管理服務來說,今后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和挑戰(zhàn)。同時,針對人口老齡化,在特困人員供養(yǎng)、社會救助服務、社工及志愿者服務等方面,也有更多的探索空間。
3.農村經濟狀況核查難問題突出。農村存在明顯的差序格局,圈層關系復雜,民主評議公正性受家庭、宗族、鄉(xiāng)土文化等多種因素影響。收入核對方面,農副產品收入不穩(wěn)定,務工收入較為隱蔽,財產核對方面缺乏量化評估的方法和指標。比如房屋新舊大小、大件家庭耐用品價值認定等方面存在較大爭議,基層民政工作人員核查難度較大。從村民評價來看,約13%的群眾對低保家庭收入核查準確性、低保對象以及建檔立卡戶、特困供養(yǎng)人員認定結果持懷疑態(tài)度。
4.人口流失嚴重,鄉(xiāng)村治理、基層政權建設以及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缺乏人力資本支撐。據調查,保安村長年外出打工人數為109人,占勞動年齡段人口的23.6%。在與村干部的訪談中發(fā)現,保安村中走出的具備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員,幾乎沒有人回到鄉(xiāng)鎮(zhèn)級工作單位中來,人才流失率較高。農村勞動力要素外流,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和優(yōu)秀人才大量流向城市,使得鄉(xiāng)村治理、基層政權建設以及鄉(xiāng)村振興面臨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的困境。
5.近年來低保對象人數逐年減少,制度剛性軟化。由于一些因為核查技術手段尚不完善導致的錯保現象需要工作人員承擔相應責任,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部分民政干部帶來巨大壓力,少部分干部存在畏難心理。在申請低保家庭收入難以核查的情況下,有的工作人員往往從嚴掌控。不排除存在一定的漏保、應保未?,F象,影響了低保制度兜底保障功能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