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具有較為先進的設計理念、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規(guī)劃方案以及借助較為先進的設計技術。近些年來,由于整個建筑行業(yè)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fā)展,BIM技術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且使得設計的效果非常理想, BIM技術在整個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凸顯出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本文主要針對BIM技術在設計相關的建筑方案時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實際的應用進行了較為深入全面的分析,從而能夠為建筑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方案設計;影響;應用
1 BIM具有的特性
1.1 協調性特點
在建筑行業(yè)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協調性,因為只有保證各方之間通過良好的協調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相關的工作,一旦在建筑工程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就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做出及時的協調處理,結合實際出現的問題來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或者及時的采取各種補救措施。通常情況下只有在出現了一些問題之后才展開相應的協調工作,但是事實上在進行建筑工程設計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于工作人員沒有進行良好的交流溝通,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也就引起了較多的問題及專業(yè)設計方面的所出現的摩擦,比如在對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管道工程進行設置的過程中,由于施工圖紙的繪制工作是分開來進行的,所以在對管線進行實際布置時可能就會存在一定的碰撞,而這些問題通常情況下可以由BIM所具有的協調性服務來進行有效解決,并生成和提供具體的協調數據信息。
1.2 模擬性特點
BIM技術所具有的模擬性特點不僅能夠模擬建筑工程的模型,而且也可以對一些無法進行操作的事物進行模擬。在建筑工程的設計階段,借助BIM技術就可以模擬完成所需要實驗的一些項目,比如各種緊急疏散通道、節(jié)能、熱能傳導等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設計;除此之外,通過借助BIM技術來完成施工階段的4D模擬操作,該模擬操作就是能夠根據相關的施工組織所設計的具體操作方案來對實際的施工操作進行模擬,進而也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合理正確的施工方案,BIM還能夠在后期運營階段模擬如地震人員逃生、消防人員疏散等。
1.3 優(yōu)化性特點
建筑工程項目無論是在施工設計階段還是在實際施工階段都要對其做出不斷的優(yōu)化,而且通過借助BIM技術可以取得更好的優(yōu)化效果。在對其進行優(yōu)化的過程中,對其優(yōu)化結果產生影響的主要是信息的準確程度、時間的長短以及復雜的程度等因素來決定的,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項就是所提供相關信息的準確性,這個因素可以說是優(yōu)化的保障,但是如果比較復雜,那么也就需要通過結合相關的科技手段以及設備等進行展開相關的施工設計工作,對于目前結構相對比較復雜的建筑工程來說,BIM技術優(yōu)化為這些較為復雜的建筑工程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一般來說,優(yōu)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項目方案的優(yōu)化,另一個就是對特殊項目設計進行的優(yōu)化。
1.4 具有可出圖性特點
BIM技術并不僅僅是為建筑工程提供相關的設計圖紙,而且其所具有的可出圖性特點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夠通過對建筑物的可視化展示、模擬、協調以及優(yōu)化等工作之后再設計的三個比較重要的施工圖紙:一是綜合管線圖;二是綜合結構留洞圖;三是碰撞檢查偵錯報告以及建議改進方案等。
2 BIM技術對建筑方案設計的影響
2.1 BIM技術使建筑設計深度顯著加深
通過借助BIM技術設計出來的建筑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對整個建筑空間有一個動態(tài)的感受,對于現實創(chuàng)建三維漫游動畫也可以進行模擬,進而可以讓人們更加直觀真實的感受到建筑空間的關系。對于內置的渲染引擎來說則可以直接實時生成一些渲染圖片,從而能夠及時和客戶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
采用BIM技術實際上是能夠為工程師們提供一個具有較高精準性以及高效性、智能化的設計平臺,通過引入空間圖示方法,讓建筑師把一些較為抽象的思維更加直觀的展示出來,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傳統(tǒng)設計的一些局限性,從而展開更加廣闊自由的構思空間,使得整個建筑工程更具獨特性。
2.2 BIM技術使建筑設計更加精準
通過借助BIM技術實際上就可以直接從3D的角度著手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而且3D的思路要始終貫穿在整個建筑工程中的。BIM技術所具有的一個最為顯著特點就是可視化,也就是說在整個建筑工程項目實際實施的過程中都始終是屬于一種智慧型的信息化模型,而且在各方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每位成員所提供的相關信息以及信息之間的交換都可以有效的保證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效率,節(jié)約了成本,進而也就大大的減少了由于信息的不完整所造成的偏差等問題的發(fā)生。
有一項目位于濟南西部城區(qū),建設內容包括約1600座的歌劇院、1500座的音樂廳和500座多功能廳等,建設規(guī)模約7萬m2 , 東西長216m,南北長117m。歌劇廳建筑高47.6m, 音樂廳建筑高40.6m,多功能廳高30.9m。BIM中心進行了BIM建模,因為該建筑項目所涉及到的專業(yè)多達20多種,而且各個施工的管道線路也相對比較復雜,所產生的碰撞關系也達到了23種,總碰撞次數也是達到了1128次。根據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構成的角度來進行分類的話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類別:項目南側車庫碰撞299次,多功能廳碰撞323次,音樂廳碰撞169次,歌劇院碰撞337次。但是從管道線路碰撞關系的角度來進行分類得到碰撞次數最多的就是消防與給排水管線之間所發(fā)生的碰撞,高達154次,其次就是通風與給排水之間產生的碰撞,達到了126次,最少的則是消火栓與其他專項之間所發(fā)生的碰撞,只是達到了106次。通過對碰撞進行準確的檢測,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優(yōu)化圖紙設計,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減少失誤。
參考文獻:
[1]曾旭東,趙昂.基于BIM技術的建筑節(jié)能設計應用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6(02) .
[2]唐長江,傅劍鋒.暖通BIM在某辦公建筑中的應用[J].重慶建筑, 2015(12).
作者簡介:史洪濤(1985),山東禹城人,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