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軍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生產(chǎn)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面對越來越炙手可熱的需求,建筑業(yè)近年來蓬勃發(fā)展。針對如此大的需求,混凝土因具有造價低、性能好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和民用建筑施工中,在建筑工程領域占據(jù)了很大的市場。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澆灌技術;工業(yè)建筑;民用建筑
1 引言
混凝土是一種建筑混合材料,其主要材質有水泥、沙、石、水等,其因為成本低、質量優(yōu)、操作簡單、性能高等等優(yōu)點成為建筑工人的第一選擇。作為建筑行業(yè)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混凝土澆灌技術一直是一項關鍵技術,它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炷翝补嗉夹g由一系列的工藝過程組成,提高建筑工程的關鍵就在于保證每一步工序的完成質量。
2 模板施工技術
一般在使用模板之前要進行多次測量并進行嚴格的檢查,同時還應對模板的表面進行清理以保證表面光滑、整齊。如果是木質模板則應該先予以澆水,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確保其接觸位置緊密結合,避免后期返工;如果發(fā)現(xiàn)木質模板出現(xiàn)裂縫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比如采用油氈、水泥砂漿進行填補縫隙。如果是鋼模板應該采用脫模劑將其涂抹在鋼模板表面,對模板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確保其完整性,避免材質缺漏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及時跟進監(jiān)督和勘察,為避免出現(xiàn)模板變形的問題,需要確保模板間的封堵完好、支撐牢固。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雜物要及時清理,做好各項工作的檢查,施工結束后做好核對工作,確保與施工標準一致再按照拆模施工要求進行拆模工作。
3 鋼筋施工技術
根據(jù)施工要求,施工人員需要對鋼筋的搭建進行全面檢查,確保鋼筋的質量、規(guī)格型號無誤才可以展開施工工作。在鋼筋的施工及使用用,要對鋼筋予以固定墊塊的操作以便于對混凝土的保護層實施保護。在混凝土的成分選擇工作上,需要根據(jù)施工要求、施工地情況以及鋼筋的搭建情況等因素進行慎重決定。比如對于建筑結構界面小、鋼筋密集的情況,混凝土的材質一般選擇豆石混凝土進行澆灌以確保工程的質量。此外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預防鋼筋松動發(fā)生施工事故,不可為了振搗混凝土而采用振搗棒對鋼筋進行撞擊;在振搗過程中盡量確保一次到位以保證鋼筋的搭接完好,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和效率。
4 混凝土攪拌技術
一般情況下,是將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組合起來,然后加以攪拌形成施工混凝土。這一過程是一個化學反應的過程,各種材質混在一起加以物理攪拌會發(fā)生相關的反應硬化成為一種人工性石材,這是一個需要力度和時間相互配合的的過程,因此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要格外注意控制好操作技術。首先攪拌之前根據(jù)混凝土攪拌工藝的要求對相關比例的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控制和選取,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在攪拌過程中,要按照混凝土攪拌的一定步驟實施攪拌,比如比如水通常是在水泥、砂、石、外加劑等其他材料加進之前添加,或者同時添加。此外,對攪拌的速度也要嚴格控制,一般情況下速度要快,并且攪拌時間與攪拌物的總體積的變化要成正比。一般規(guī)定,在混合料小于三十毫升時時間大約在四到五分鐘;在混合料體積在三十到三十五之間時,攪拌時間約為六到九分鐘;如果有額外外加劑的加入可以適當延長攪拌時間。
5 混凝土澆筑、振搗技術
5.1 混凝土的澆筑
攪拌工作完成后,要及時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澆筑,且需要在混凝土具有流動性時才可倒入模板,一旦出現(xiàn)初凝情況就需要進行二次攪拌操作才可以進行澆筑。由于分次澆筑,混凝土會出現(xiàn)溫度差,上下層混凝土之間會出現(xiàn)產(chǎn)生冷縫的情況,因此混凝土澆筑工作需要在五個小時之內(nèi)完成,逾期可能會影響工程的最終質量和施工進度。為了防止由于混凝土的傾倒而導致鋼筋受力變形的情況發(fā)生在傾倒混凝土時,如果傾倒高度超高時就需要用串筒已達到緩沖力的目的。串筒一般是鋼制的,每節(jié)竹筒間用鉤環(huán)進行連接,并且其間設有緩沖擋板,起到緩沖的作用。在澆筑即將結束時,需要估算混凝土澆筑所消耗的費用,然后估計還會用多少混凝土并及時通知攪拌站補充混凝土。
5.2 混凝土的振搗
振搗在混凝土澆筑工程中也十分重要其必須按照嚴格的施工規(guī)范進行操作。一般采用垂直振搗法利用振搗器對混合物進行搗實,即振搗棒插入混合物時應與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并且振搗時注意避免接觸到鋼筋導致鋼筋變形。此外,振搗的順序和力度要均勻排布,以防止出現(xiàn)漏振的情況發(fā)生。在澆筑過程中仔細查看避免出現(xiàn)露筋、縫隙、蜂窩等各種工程缺陷的出現(xiàn),拉低整體建筑工程的質量。
6 施工縫留置和處理技術
在澆筑過程中由于不會一直保持澆筑狀態(tài),期間會出現(xiàn)停滯的現(xiàn)象,混凝土的上下層之間會出現(xiàn)溫度差和契合度問題因此而導致施工裂縫的發(fā)生。據(jù)相關調查顯示,混凝土澆筑工程施工縫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影響卻不小,因此各建筑工程企業(yè)還是要做好施工縫的留置和處理技術的提高。一般施工縫的預留位置應該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其一,承載剪切應力偏?。黄涠?,展開之后處理起來的難度較小。也就是說通常墻或梁的位置需要預留施工縫。經(jīng)大量的施工調查表明,對較大面積的混凝土在實施澆筑操作時,其接縫時間應大于施工所規(guī)定的時間。因此在施工中需采用振搗混凝土的方式從而促進接縫的強度和密度來提高工程的質量。在施工縫處理中,可采用立縫表面鑿毛方式。在施工縫結凝后先鑿深二十到三十米后沖洗縫面用以提升咬合力然后再次實施澆筑。對于二次振搗可以在首次澆筑完成后實施,這樣一來可以確保沉降的石子和上浮水可以再次混合讓施工縫更加緊密。
7 結語
從整體上看,混凝土澆筑技術無論是在工業(yè)還是在民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而目前隨著建筑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化,建筑工程的質量讓人堪憂,筆者認為各大建筑企業(yè)需要針對不良現(xiàn)象進行管制以免影響企業(yè)形象,畢竟這關乎的不僅是企業(yè)的存亡問題,民用建筑工程事故威脅的還是千家萬戶的百姓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子彬.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居業(yè),2017(12):125~126.
[2] 童呈祥.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5(11):251.
[3] 任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技術探討[J].門窗,2013(8):159+162.
[4] 莫桂東.淺談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