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莎
摘 要:工程項目質量形成過程中施工技術和作業(yè)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看,工程建設質量既反映在工程實體的最終質量水準上,也反映在建設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質量上,兩者相輔相成。
關鍵詞:技術管理;工程施工;控制制度
1 前言
本文簡述了工程項目質量形成過程中施工技術和作業(yè)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看,要控制好質量,必須從技術管理抓起,為實現企業(yè)的自身發(fā)展計劃,為壯大企業(yè)的實力和效益,將科學的管理融進技術管理工作中。
2 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
施工技術管理是對各項技術活動、技術工作以及與技術相關的各種生產要素進行計劃、實施,總結和評價的系統(tǒng)管理活動,工程項目施工技術管理是施工企業(yè)技術管理活動在現場的延伸和具體化,它對建立正常的技術工作秩序,嚴格技術工作程序和責任制,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加經濟效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計劃和有序地對施工技術管理,可以保證施工過程遵循技術規(guī)律,尊重科學,有利于結合工程特點和實際施工條件,選用先進合理適用的技術工種和施工方法,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從根本上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有利于用新技術,新工藝方法對技術管理和作業(yè)人員的教育培養(yǎng),不斷提高技術管理素質和技術能力,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優(yōu)化和施工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結合工程實際開展技術改革和技術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創(chuàng)造新的施工方法。
3 施工技術管理的主要內容
3.1 建立健全施工技術管理組織體系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充分發(fā)揮本企業(yè)的技術管理整體優(yōu)勢,所以現場的技術管理組織體系是本企業(yè)為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的技術班子,包括項目工程師、技術員(含各專業(yè))施工員等,也就是說項目的技術組織在技術部門的領導下,做好全面的技術管理工作。在建筑業(yè)實行總分包的體制下,一個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總包施工單位的技術管理工作,往往還涉及到各分包單位的協(xié)同配合,還有的要與平行承包單位在技術上的溝通和必要的銜接,因此,施工現場的技術組織管理體制從廣義上說就該以工程承包合同結構所確定的管理關系建立起以總包為核心的總分包密切合作,總包指導分包,分包依托總包聯動運行的技術工作機制。
3.2 做好技術管理的事前事后工作
(1)技術標準和技術規(guī)程,因為施工技術標準是施工技術的依據,技術標準可分為國家標準(GB)、部(專業(yè))標準,企業(yè)結合地方的有關政策及自然條件所頒布的地方標準,前兩個標準具有強制性,企業(yè)和地方的自定標準必須高于前兩種標準,只有這樣才能作為管理的依據,才能提高企業(yè)競爭能力,但是在具體的工程項目中,又必須根據承包合同的規(guī)定采用相應的技術標準,否則將使施工無法有序進行。技術規(guī)程是為了貫徹技術標準,對施工作業(yè)方法、作業(yè)程序、技術要領、施工安全等方面做出具體技術規(guī)定,是指導施工作業(yè)活動,設備使用于檢修等技術依據。
(2)建立健全技術原始紀錄,包括建筑材料、構配件、工程用品及施工質量檢驗、試驗、測定記錄,圖紙繪審記錄和設計交底記錄,以及設計變更,技術核定記錄,工程質量及安全事故分析及處理記錄,施工日記等,因為原始記錄是提供工程形成過程實際狀況的真實憑據。
(3)技術檔案管理,包括的主要內容有:①施工圖的管理,企業(yè)應授權技術負責人指導專人負責圖紙的簽收、發(fā)放、保管、借閱、歸檔等業(yè)務的工作;②施工組織設計文件;③施工方案或大綱;④施工圖放樣;⑤技術措施,只有做好以上各項管理工作,才能使管理過程中做出全面規(guī)劃并付諸實施,才能使資料的管理接近規(guī)范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技術檔案在企業(yè)管理工作中的探索進步得以實現,才能使企業(yè)的管理活動正常有序,有章可循。
(4)技術信息、情報工作,由于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施工技術革新及新工藝法的開發(fā),新材料、新設備的維護應用,使建筑業(yè)的施工水平日益提高,無論從施工企業(yè)管理角度還是為實施一個工程項目,必須十分重視建筑技術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和情報信息,努力結合實際,推廣使用科學技術先進的成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企業(yè)的管理水平,才能適應任何形勢下的競爭。
(5)計量工作,包括如下內容:①計量技術和計量管理;②測量計量,以上兩個內容在企業(yè)的各項管理中是工作的基礎,在任何項目技術管理中,直接關系到工程量的保證和規(guī)格位置的正確性,如果計量失誤,將導致產品的性能降低,質量不符合要求甚至造成更大的損失。要力求沒有失誤或減少失誤,應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①落實計量人員崗位責任制,明確現場計量工作的標準性,要求和考核辦法掛鉤;②正確配置計量器具,合理使用、保管、并按規(guī)定進行定期檢測以確保器具的準確性,確保器具經常處于完好狀態(tài);③開展經常性計量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計量人員的技術素質和水平。
4 建立和實施技術管理的基本
每個企業(yè)無論從任何管理手段上看,沒有制度是不行的,這樣則會導致工作混亂無序,無法開展,所以應有以下管理技術管理。
(1)圖紙學習審查和管理制度,圖紙審查必須提前完成,包括學習初審、會審及綜合會審四個階段,通過以上工作實現以下目的:①全面考慮和部署施工;②熟悉圖紙,以便按圖施工;③檢查設計存在的問題,是否符合國家技術規(guī)范,建筑、結構、設備、及裝修之間有無矛盾,是否齊全,各種材料構件標記是否錯誤。
(2)技術交底制度必須健全,目的是讓所有施工人員在正式施工之前(或某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施工對象從設計情況、建筑特點、技術要求、操作注意事項有較詳細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以便科學施工,交底內容應包括以下內容:①合同主要是施工合同的范圍及有關技術方面的要求,以利圖紙審查和索賠;②設計圖紙交底使施工人員了解設計意圖,建筑物的功能、特點、主要部位及特殊部位的做法要求等;③施工組織設計交底,目的讓所有施工人員了解施工組織設計的全部內容,掌握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計劃及完成任務的技術手段和組織措施。
參考文獻:
[1] 郭訪華.淺談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07(24).
[2] 李勝利.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安全管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9.
[3] 崔葛芹.建筑企業(yè)應高度重視施工中各專業(yè)的協(xié)調管理[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