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生
摘 要: 建筑外墻材料防火控制采用外保溫材料燃燒性分級檢測手段是檢測數據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實際檢測中,很多檢測項目都會產生一定誤差,本文闡述了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燒性能分級以及材料燃燒性能影響火災的主要參數,對建筑外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的檢測問題及其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參數;外保溫材料;檢測;問題;策略
1 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燒性能分級的分析
當前國標《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燒性能分級》中,將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燃燒性能分為A1、A2、B、C、D、E、F七個等級。依據GB8624-2012分級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各項試驗項目,分別檢測了建筑外保溫材料。其檢測材料包括三種類型的材料,分別是不燃(A1,A2級)和難燃(B,C)以及可燃(D,E)材料。在檢測這三種類型的材料中,對檢測人員的檢測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檢測過程中,各種實驗標準都會對樣品和試驗環(huán)境以及試驗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確保檢測參數的準確性。
2 材料燃燒性能影響火災的主要參數
2.1 熱危害的參數分析
主要包括:(1)可燃性。材料可燃性往往是評價材料初始燃燒階段的重要參數,是材料在規(guī)定條件下進行有焰燃燒的能力,包括點燃性和火焰?zhèn)鞑?。第一、點燃性。材料的點燃性表征著材料引發(fā)火災的概率。第二、火焰?zhèn)鞑ァ;鹧鎮(zhèn)鞑ケ碚鞑牧暇S持燃燒的能力,其由表面火焰的傳播速率和傳播距離等指標來衡量。(2)熱釋放性。材料熱釋放是描述火災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其體現了材料在火災中釋放能量的多少,是決定火災發(fā)展和火災危險的基本參數,也是評價材料燃燒發(fā)展階段的重要參數。
2.2 煙氣危險參數分析
主要有:(1)材料生煙性。材料生煙性與火災規(guī)模、單位質量物質的生煙量、通風情況、材料燃燒時的溫度等一系列因素有關。目前生煙性的測試方法多采用光學法。光學法評價材料生煙性有靜態(tài)分析法和動態(tài)分析法。第一、靜態(tài)分析法。靜態(tài)分析法是材料燃燒生成的全部煙量處于一個封閉的空間,測定煙氣對光束的衰減。第二、動態(tài)分析。動態(tài)分析法的測定系統(tǒng)是開放式的,在煙氣通過設備流出的過程中測定煙氣對光的衰減。實際上,煙密度越大或增長越快,所提供給疏散人員和滅火的時間越短,故應考慮時間要素。(2)煙氣毒性。材料燃燒形成的毒性物質對人及動物影響至關重要,目前的試驗方法有化學分析法和生物試驗法。第一、化學分析法。化學分析法主要采用光譜法測定氣態(tài)產物中CO、CO2、HCN、HBr及NO2等有害氣體的濃度?;瘜W分析法評估火災氣體的毒性時,往往與煙密度測定平行進行,一般只考慮最普通的有毒物質。第二、生物試驗方法。生物試驗方法多基于燃燒產物對被試驗動物中樞神經系統(tǒng)(致死率)及生理狀態(tài)的影響,但這種影響與很多因素有關,如材料的分解模式(熱裂解還是燃燒)、分解產物的溫度及濃度、動物種類及中毒時間等。
3 建筑外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檢測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策略
3.1 建筑外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檢測存在的問題
(1)A1級材料檢測問題。A1級材料檢測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比如巖棉板、復合水泥、發(fā)泡板等等問題。通過實踐研究表明,檢測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熱值檢測中,所取的數值較大。檢測時間過長,檢測效率太低。無機保溫砂漿中,經常出現閃燃現象。在進行熱值試驗時,樣品不充足。(2)可燃材料檢測問題。在B級難燃材料或者在C級難燃燒材料中,其EPS、復合聚氨醋等等,這些都是燃燒性較高的材料。在相關規(guī)定標準中,其中外墻保溫材料應該達到《建筑材料或者制品單體燃燒試驗》的標準。有如下問題可能會對檢測精度有著直接影響:氣體分析儀器、管路、試驗儀器標準等;單體燃燒物;樣品制備和安裝樣品;檢測樣品的位置;燃燒使用為的位置。
3.2 加強建筑外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檢測的策略
(1)A1級材料的檢測策略。第一、在熱值檢測時,應該將試驗儀器放入到一個標準試驗室內,這個試驗室應該建立在地下室內,防止陽光射入,也要防止冷熱風源的影響。第二、在熱值檢測中,如果檢測時間太長,那么有可能是在樣品試驗結束完成之后,應該等到內筒水溫度下降到指定要求值內,滿足其具體要求時,才能進行試驗。在熱值檢測時,期內外筒內的水溫可能較低,也有時候會較高,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到檢測數據的值。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給實驗室配備一個小型的電冰箱,將水凍成冰,無論在試驗之前,還是在試驗之后,都應該調節(jié)熱值外筒的溫差值,解決內外筒調節(jié)時間過長的問題,不斷加強檢測的效率。第三、很多無機保溫材料,在進行試驗中,可能會發(fā)生短暫的燃燒現象。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應該判斷出是“持續(xù)燃燒”情況還是“閃燃”現象。第四、在熱值試驗過程中,樣品很容易發(fā)生不完全燃燒的狀況,這樣不能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存在這樣的問題,可以對研磨樣品進行剪切,在將其剪切成為細小顆粒后,再進行研磨。在進行熱值試驗過程中,可以提高助燃劑的摻合量,不斷加強檢測精度。第五、在檢測樣品之前應先進行烘干。在選擇烘干溫度時,應該相適應的產品特性,蒸發(fā)出相應的水分。(2)B、C級難燃材料的檢測策略分析。在采用試驗原理時,選擇相應的熱釋放的方法,根據耗氧原理。其中樣品尺寸短翼成500mm×20000mm,或則長翼1100mm×16000m,成角置于樣品框架內。為了加強SBI試驗,檢測精度應該采取以下方法:第一、因為樣品尺寸和實際樣品工程中所采用的模數,所以,在進行拼接時,但是不能拼接,這就應該根據材料的實際尺寸,在進行裁剪時,并應減少相應的影響。我們在設計金屬拼接構件:因為貼片與鐵釘加工時,可以形成一種訂書形狀,這樣在拼接樣品時,應該按照相應的要求進行。在制造金屬中,應該確保樣品的緊密度。在安裝樣品兩翼過程中,應該按照垂直卡緊的要求,保證樣品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第二、在SBI循環(huán)試驗中,按照校準程序進行,對試驗人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檢測人員應該定期檢查儀器的氣體流量,流量應該符合具體實際要求,定期觀察濕氣制冷狀態(tài),定期觀察過濾器的情況,可以酌情進行變動,觀察閥件和取樣道管的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排除不確定的因素。第三、在SBI裝置中,在使用燃燒器時,要注意主燃燒器是否會發(fā)生堵塞滴露物的情況,保證氣體不會流出,確保試驗數據的有效性,這就要求在檢查燃燒器的時,應清除相應的滴落塊體。第四、對于B,C級材料而言,所應用的SBI試驗的滴落物,在分級滴落物時,準確滴落物的性質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試驗過程中,并不是所有滴落物都是屬于分級滴落物中,在滴落物達到具體要求時,才能滿足其具體的要求。同時在清理SBI試驗的小推車的燃燒物時,應該在樣品前,裝上干鋪沙,這樣在進行后續(xù)清理工作時,才能進行很好的清理,提高清理的效率,確保清理的質量,唯有在清理干凈之后,才能保證清理的質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多,建筑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日益受到人們重視,其檢測結果對這種類型的材料是否能夠用到實際工程中,也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對建筑外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的檢測問題及其策略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S].
[2] 徐發(fā)良.模擬真實火災中鋪地材料對墻面裝飾材料燃燒性能的影響[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6(6).
[3] 金恒巖.建筑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檢測技術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