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民醫(yī)院(450000)郭倩 司新艷 李春艷
據相關研究統(tǒng)計,成年人群中約有60%~80%具有腰椎間盤突出痛病史[1]。對其護理干預一直是臨床醫(yī)務人員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2]。本研究對康復護理及健康指導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指導,旨在為減輕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疼痛程度提供護理經驗,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70例和干預組70例)。干預組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齡55~79歲,平均年齡(66.1±3.1)歲;常規(guī)組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齡52~80歲,平均年齡為(65.8±3.5)歲。不同組患者一般資料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服務,如叮囑患者注意臥床休息、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與患者及其家屬加強交流,不斷鼓勵患者,予以心理疏導,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干預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康復護理和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如下:①康復護理:患者接受腰椎間盤突出痛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協(xié)助患者加強關節(jié)和肌肉康復練習,盡量選取坐或臥姿,同時交替更換,仰臥時予以屈髖和伸曲膝蓋活動,坐位時大口呼吸并伸展雙臂;護理人員充分調動患者能動性,為患者提供舒筋活絡和按摩等被動運動。②健康指導:由專職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教育,教育內容包括腰腿痛病理、病因、臨床癥狀和預防保健知識等,教育方式主要為出墻板報、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隨訪以及面對面交流。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并比較不同組患者護理效果:①顯效:患者經系統(tǒng)性護理后,其腰椎間盤突出痛消失,預后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②有效:患者經系統(tǒng)性護理后,其腰椎間盤突出痛較前好轉,預后生活質量得到改善;③無效:患者經系統(tǒng)性護理后,其腰椎間盤突出痛以及預后生活質量均未改善或較前惡化。(2)采用疼痛VAS評分法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0分表示無疼痛,10分表示疼痛劇烈,評分越高疼痛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數據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表示,計量資料數據以(±s)表示,組間比較通過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若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顯效34例、有效3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6%vs.顯效29例、有效3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5.7%)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Χ2=7.992,P=0.005);護理前,干預組和常規(guī)組患者疼痛VAS評分相近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干預組和常規(guī)組患者疼痛VAS評分均降低(P<0.05),其中干預組患VAS評分降低更為明顯(P<0.05),詳見附表。
附表 不同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VAS評分比較
臨床上除對腰腿痛患者采取積極治療之外,及時的護理干預也同樣重要。國內學者研究報道,積極有效的干預護理有助于減緩慢性腰椎間盤突出痛進一步發(fā)展,提高其預后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護理后,干預組和常規(guī)組患者疼痛VAS評分均降低(P<0.05),其中干預組患VAS評分降低更為明顯(P<0.05)。該研究結果與郁紅[3]和吳敏[4]等研究報道相類似。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和健康指導有助于提高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護理效果和減輕其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