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扶貧幫困是農村工作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要做好扶貧幫困工作,首先要了解扶貧幫困工作的開展情況,分析困難戶的具體情況,堅持“以人為本”和“群眾利益無小事”原則,啟動EAP計劃,幫助群眾做好規(guī)劃,在群眾中倡導“管理健康”理念,進一步加大幫扶工作的宣傳力度,執(zhí)行精準扶貧政策,才能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關鍵詞】:新形勢 扶貧幫困 措施
1.引言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二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如果說“全面小康與中國夢相互激蕩,凝聚為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是新征程的關鍵一步,那么扶貧幫困工作就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扶貧幫困工作,是擺在農村扶貧工作面前的重要課題。
2.農戶困難形成的原因
第一,因家庭總收入過低導致困難。一是農戶家庭成員較多的,尤其是現(xiàn)在一些勞務青工,父母都是農民,妻子也沒有工作,不但要承擔孩子的撫養(yǎng)費,還要履行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特別是子女高額的教育費。二是單親家庭獨自撫養(yǎng)孩子收入低導致困難。第二,無專業(yè)技能導致困難。一些農戶無專業(yè)技能,無法進行就業(yè)勞動,沒有了收入來源,導致生活困難。第三,因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導致生活困難。
3.扶貧幫困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因為患大重病、長期患病致困的農戶,無法徹底解決農戶困難。治療大重病所耗費的醫(yī)療費用,雖然可以通過社保報銷一部分,但不在報銷范圍內的費用,也使部分農戶感覺負擔頗重。雖然我們農村建立有幫扶機制,但只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能“救急不救困”。第二,單親離異家庭也是造成農戶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鄉(xiāng)村支部無法包辦解決各項費用。第三,扶貧幫困機制不夠健全。在工作機制上,我們一直采用過去的節(jié)假日送溫暖、領導上門看望送救濟等傳統(tǒng)模式,沒有建立一整套針對性強、從根本上幫助困難家庭和人員擺脫困難的長效工作機制。雖然鄉(xiāng)鎮(zhèn)干部同志滿懷幫困愛心,但在工作開展中,一些干部認為幫困和他們無關,幫困精神不向下傳達,導致一些員工有困難不知道找誰解決。沒有形成共同構筑扶貧幫困工作的強大陣容。
4.新形勢下開展扶貧幫困的措施建議
4.1進一步加強扶貧幫困工作的規(guī)范管理
4.1.1深人調查,提高扶貧幫困工作的針對性
要做好扶貧幫困工作,首先要完成的就是摸查工作,以此對困難農戶的實際狀況進行深入了解。對于困難農戶的基本情況、實際收入等相關信息,我們應當展開全方位的調查,從而對其信息的真實性予以保障,并對扶貧幫困工作的準確性予以保障,切實發(fā)揮此項工作所具有的效力,根據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可以看出,農戶家庭出現(xiàn)困難的具體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是由于疾病導致的。由于農戶本人或家庭成員身患重大疾病,所需醫(yī)療費用巨大,給家庭經濟造成重創(chuàng),直接導致其不得不承擔巨大的經濟負擔。其次,是由于意外事故等造成的。由于遭遇天災等重大事故,造成其主要經濟來源被切斷或額外支出急劇增加,造成其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再次,家庭經濟基礎較弱,家庭成員較多,但收入來源較少,只能保證家庭基本生活開銷。第四,家庭成員綜合素質不高,勞動技能相對較差,造成其家庭整體收入不高。最后,家中的孩子正處于求學階段,教育方面的支出較高,加重了家庭經濟的負擔。
4.1.2扶貧幫困,必須要做到有章可循
首先,對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建立健全。做好扶貧幫困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具備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為了對此項工作的質量不斷提升,需要制定完善的幫扶管理辦法,在制度中應當對困難家庭的判定標準、審批程序等相關內容加以明確,進而使此項工作的展開具有明確的章程依據。其次,困難農戶家庭的管理應具有動態(tài)特性。我們應按照求助需求等幾個方面對貧困戶工展開調查,并不斷深入,從而達到明確困難戶和特困戶具體范圍的目的,對相應的信息檔案同步建立。最后,強化工作效率。我們的工作人員的政績觀等應當具有正確性,并通過培訓等措施引導其在農村特色產業(yè)等方面下苦工。時刻記掛困難戶所面臨的問題,以解決困難居民的實際問題為己任。
4.2進一步創(chuàng)新形式、拓展內容,建立長效機制
4.2.1扶貧幫困,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
我們村委會需要努力完備扶貧幫困相關活動的長久機制,努力創(chuàng)新,在根本上給所有困難家庭提供一些全新的思想觀念,帶動每一個人,逐步獲取一種新的經濟收人渠道。第一,進行一些互助暖人心的集體活動。到了春節(jié)的時候,村支兩委要深入到每一個困難戶家庭中,去一些困難戶的家里進行看望,即指的是一些送溫暖的活動,讓每一位身處困境的家庭感受到溫暖。第二,需要積極進行一些互助幫扶送關懷的活動。此外,一般在努力銜接開展相關領導和有困難群眾“一幫一”結隊伍活動當中,選擇“交友”等一些形式,利用送理念、送項目等扶助方法,大力推進活動的有效發(fā)展。第三,努力進行助學扶助活動。通常來說,讓每一位困難家庭的子女能夠上學已經成為幫扶的重點工作,很多人家里因為條件有限,所以難以繳納子女的學費,也難以讓自己的子女享受應有的教育。此外,為了能幫助到這些寒門子弟,我們村委會已經開展了困難戶后代救助工程,對考進大專中專院校的困難戶子女實施相關的資助。第四,努力做好制度幫扶活動。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努力做好,在每個地方選取一些跟低保條件相符合的困難群眾進行上報鄉(xiāng)鎮(zhèn)府酌情幫扶,而且需要嚴格篩選,必須要困難戶當選,進而使得“扶貧幫困、促進和諧”進入鄉(xiāng)村小巷。
4.2.2創(chuàng)建檔案,增強基礎管理工作
第一,需要做好定時的調研和日常報告互相融合。此外,每一年度,需要抽調相關工作人員對困難家庭展開摸底調查工作,結合他們的經濟狀況和脫貧措施進行分析研究,努力做到收入清和困難原因清等等,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當地政府弄虛作假,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扶貧幫困工作能夠更好地發(fā)展。第二,需要把建檔立冊和日常管理工作努力結合。努力把每一位群眾的意見記錄下來,著實聽聽他們的心聲,使得每一位群眾都能配合工作,這樣才有利于困難家庭的幫扶。最后,就是扶貧幫困工作要進行民主監(jiān)督。每一個年度對扶貧幫困的各個對象要利用建檔立冊和會議研究等工作,積極落實不同類型困難家庭就助檔次等,并在村里面進行公示,要重視每一位群眾的意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和公正。
4.2.3啟動EAP計劃
幫助群眾做好生涯的規(guī)劃,定期開展陽光心理講座,為群眾提供心理輔導和咨詢,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快樂生活、工作,健康生活,形成良性循環(huán),挽救很多瀕臨解體的家庭,減少單親家庭的數量。
4.3.4在群眾中倡導“管理健康”的觀念
利用創(chuàng)建健康培訓制度以及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全面提升群眾健康保護意識。除此之外,健康培訓機制主要指的是采用講座以及送健康書籍等重要形式逐步達到普及健康知識、提倡快樂健康生活、生活的根本目標。另外,我們需要逐步建立起群眾健康體檢機制,每年定時組織群眾開展體檢,使得每一位群眾針對本身的健康情況具備一定的掌握,發(fā)揮“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的作用。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指在群眾體檢制度的前提下,對群眾的健康情況等展開研究等。
4.3牢記“以人為本”和“群眾利益無小事”
把扶貧幫困工作做深、做細,通過以鄉(xiāng)村為中心,成立扶貧幫困小組,建立幫扶系統(tǒng)。隨時接受困難群眾來電來訪,及時幫助協(xié)調、解決有關困難,強化扶貧幫困工作的整體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形成“領導重視、層層落實”的局面。集中村鎮(zhèn)的資源條件強化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業(yè)務培訓。學習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盡力學習其制度要點,用好、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完善幫扶工作體系。逐漸創(chuàng)建機構完備、制度精確、措施可行,多層次、網絡化、覆蓋廣、互補的村支部幫扶長久機制。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活、看病、子女上學、就業(yè)等一系列的實際困難。
4.4強化幫扶工作的宣傳力度
努力運用村委會宣傳陣地等媒體,宣傳村鎮(zhèn)對每位困難群眾的關心,宣傳困難群眾克服困難等真人事跡,及時利用宣傳報道宣傳節(jié)假日的幫扶工作活動,努力宣傳扶貧幫困工作中的典型事例等,帶動幫扶工作的發(fā)展,逐步讓社會產生一種好風氣。
5.結語
綜上所述,鄉(xiāng)村扶貧幫困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新時期順勢而為,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貫徹執(zhí)行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緊密聯(lián)系實際情況,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扶貧幫困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為促進油田和諧發(fā)展再創(chuàng)佳績!
【參考文獻】
【1】蔣德新.淺論如何做好新時期國有企業(yè)村支部扶貧幫困工作[J].江漢石油居民大學學報,2009(3).
【2】張勇.企業(yè)如何做好扶貧就困工作[J].企業(yè)導報,2014(03).
【3】王磊.淺談群眾藝術館如何做好文化扶貧工作[J].參花(上),2018(05).
作者簡介:胡承程 (1986-1) 男 本科 主要從事:安全生產執(zhí)法監(jiān)管與精準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