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從來就不是學生教育中孤立的個體,而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正確引導,從來都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密切配合和關注。在教育中,只有學校、家長、學生個人做到三位一體,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閉環(huán),才能做到教育在學生成長的任何階段不缺席。
【關鍵詞】:學校 家長 溝通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第一任啟蒙教師,所以一個孩子的天賦秉性的養(yǎng)成和修煉,直接取決于父母及其所營造的家庭環(huán)境。隨著學生個體的成長,他們需要接觸社會,而接觸社會的第一步便是走進學校這座象牙塔,在這里主要負責教育角色的人便是老師。同時,學生自身也會成長,主觀意識和主觀能動性也伴隨著閱歷的增長在逐步加強。但是,眾所周知,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我管理意識是在逐漸的引導和培養(yǎng)下慢慢形成的,所以這里面就要充分發(fā)揮家長的言傳身教的作用和學校的正確引導的力量,只有家長和學校之間保持充分有效的溝通,打配合,才能對學生的監(jiān)管及引導形成閉環(huán)。
首先,家長在學生心中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有樣學樣??匆粋€人的素質,不是看他多么有錢,事業(yè)多么成功,而是看他對基層工作人員的態(tài)度。恰巧,在我以往的工作經驗中,學習管理師和課程規(guī)劃師等工作人員就是我們的一線工作人員,也就相當于為學員服務的人。那么家長上來恭敬有禮、常懷感恩的,基本都是受過良好教育同時有著比較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和態(tài)度的人。但凡出現(xiàn)上來就無禮輕浮,輕則口吻不懈,重則動手擺出打人架勢者,都是生活不盡如人意,從小沒有受過系統(tǒng)教育或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前者,會因為他們的良好的教育背景、得體的社交行為和優(yōu)秀的辦事能力給下一代帶來比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更為寶貴的言傳身教的力量。退一步講,這樣的家庭通常物質條件也不差,畢竟父母都是受過教育,積極生活的佼佼者。無論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還是申請學校的時候,都可以表現(xiàn)出良好的問題意識和自我完善意識。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暴露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些家長都是在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抱著謙遜謹慎的態(tài)度認識問題,然后樂于與人協(xié)作共同解決問題,所以最終都比較順利。而后者,無形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熏陶,同樣是子女心中強大的偶像,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在出現(xiàn)問題時,也往往表現(xiàn)出責任的推卸和對他人的責難,那么在學習過程和申請過程無形中給自己制造了更多的“不夠優(yōu)秀”的借口,最終也有可能以種種不理想等負面詞匯告終整個學習過程。這樣一來,就需要家長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遇到無論是學生學習、生活甚至是心理方面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端正態(tài)度,表現(xiàn)得得體從容,抱著解決問題的意識,與學?;蚶蠋煿餐浜?,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實現(xiàn)共贏。
其次,家長在管理孩子的時候,也會存在自我無力的表現(xiàn)。具體看來,就是當孩子學習時間緊迫,學習不努力或者取得的分數(shù)不理想時,有些家長動則破口大罵,靜則橫眉冷對,越是表現(xiàn)得憤怒或夸張的家長,在某種層面上,越體現(xiàn)出對孩子的束手無策。而這種教育子女上的無力感,不是一日形成的,它有特定的存在的根源和土壤,具體體現(xiàn)出兩方面隱藏的信息:一、家長抑或長時間以來對孩子沒有肩負起足夠的責任,總是唯結果論。有些家長喜歡拿著結果去質問過程,殊不知,沒有努力的過程就不會有光鮮的結果,這種馬后炮的行為不但傷了自己與孩子的感情,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關注不夠。所以,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持續(xù)性和耐性,也要經常主動與老師保持聯(lián)系,知曉孩子實時的動態(tài)。當然,學校也要肩負反饋學員在校表現(xiàn)的責任,讓家長知道孩子學習的過程是怎樣的。所謂進步可視化,在某種程度上,退步也是可視的。提前的溝通和預知、預防,好過拿著結果倒推過程。因為,努力不是指孩子單方面的努力,他們需要正確積極的引導和始終如一的培養(yǎng),而在此,學校和家長就應當負起責任。二、家長面對孩子,部分還存在管理上的無能。也就是說,家長沒有足夠的能力說服、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時,孩子處于叛逆期,對任何人的任何說教都充滿了異議。他們再用“叛逆期”三個字作為盾牌,很好地掩飾了自己的無理行為。但是,在孩子非叛逆期家長又是怎樣的呢?叛逆期就是失去理智和學習能力么?這些不但是家長需要認真思考的,也是需要自己保持進步,不斷學習和解決的。中國的家庭教育意識起步晚,但是不意味著不重要和缺位,所以家長也需要不斷接受新鮮事物,試圖理解孩子的世界。同時,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體,也應該利用家長會或座談會等形式,對家長們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相關知識的普及和傳播,給家長管理孩子方面提供武器和彈藥。
第三,學校在家校溝通方面的主動意識和服務意識要增強。雖然,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遠大于在家的時間,但是很多功課的學習和完成是需要持續(xù)訓練和長期積累的。以學習英語語言為例,都流傳著“學習語言,貴在堅持。一日不學,百事荒蕪。”雖然讀起來有些夸張,但是這也說明了學習的時間投入和精力投入的重要。有些學生天資很好,對于很多艱澀的知識都能在課堂上一學就會,但是由于沒有課后及回家之后的鞏固和訓練,往往表現(xiàn)得不如那些能保證課后及時復習和消化的學生。這就需要在課后,我們有一只無形的手保證學習過程的持續(xù)性,而這只無形的手,非家長莫屬。
綜上,不難看出,在學生教育上,學校和家長沒有明確的順序設定,但是卻有必要的角色設定,任何角色如何缺失了,都可能無法達到最理想的結果。
【參考文獻】
【1】(美)梅耶爾,我是這樣和家長溝通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第1版 (2009年1月);
【2】趙忠心,中國家庭教育觀察:趙忠心訪談錄,北京:學苑出版社,第1版 (2013年7月)
作者簡介:李明,女,現(xiàn)任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語言中心主任,從事多年英語教學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頗受學生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