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動互聯網迅速發(fā)展,互聯網+教育的理念逐漸滲透到用戶心中,各種教育APP應運而生。本文以唐納德·A·諾曼的情感化設計為理論基礎,以某教育APP界面設計為例,分別從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三個層面分析情感化設計的因素,目的在于為教育APP界面情感化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符合用戶認知、讓用戶體驗較好的APP界面。
關鍵詞:教育APP;界面設計;信息傳達;情感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8)18-0074-04
在“互聯網+”背景下,人們在溝通、娛樂、社交、學習等活動中更依賴于移動設備,于是,各類手機APP應運而生。被稱為“數字土著”的一代兒童,擁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和使用高科技產品的能力,同時教師和父母對“互聯網+”教育理念的認可贊同,使得移動設備成為學生的重要的學習工具。易觀數據2017年3月份的移動APP TOP100榜單顯示,我國中小學教育類和兒童教育類產品發(fā)展勢頭強勁,教育APP數量眾多,造成了APP市場競爭嚴峻的現狀,需要提高APP質量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于是在實現基本功能的基礎上,交互界面設計成為APP一大競爭點,一個好的產品往往在實現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更關注用戶的情感體驗,界面的情感化設計終將成為一大發(fā)展趨勢。[1]
● 情感化設計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活動,是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而產生的心理體驗。所謂情感化設計是指通過各種形狀、色彩、肌理等要素,將情感融入到設計作品中,在消費者欣賞、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激發(fā)他們的聯想,使其產生共鳴,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滿足。[2]唐納德·A·諾曼將情感化設計分為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三個層面。
● APP界面需求分析
某教育APP的主要使用對象是6~12歲的兒童,他們正處于從不隨意性向隨意性過渡的時期,在學習中注重記憶而不注重理解,以機械識記為主,他們情感活動豐富,缺乏耐心,穩(wěn)定性較差,做事常?;㈩^蛇尾,很難能堅持到底。
某教育APP主要包括課程的在線學習以及課后的鞏固練習兩個模塊。在前期需求分析中發(fā)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利用手機APP進行學習時,自制力較差,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受到其他軟件的影響,注意力分散。針對這個問題,推出了家長模塊,讓家長設置安全密碼,學生使用時必須通過家長輸入密碼,才能退出軟件。家長模塊將學生當天學習的內容以及視頻的觀看和練習題完成情況推送給家長,讓家長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評價。論壇功能讓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同時會在家長區(qū)推送一些文章,分享經驗。
● APP界面情感化設計因素分析
1.本能層情感化因素分析
本能層即視覺層面的體驗,指用戶直觀地從APP界面看到的因素,包括色彩搭配、文本、布局和圖形等因素。這些因素能夠直接地影響用戶體驗,成為用戶選擇APP的重要原因之一。
(1)色彩
色彩最先闖入人們的視線,不同的色彩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它能夠直接影響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能會對使用者的學習效率產生一定的影響。[3]
根據心理錯覺對色彩的物理性分類,可將色彩分為冷色系和暖色系,波長短的藍色光、綠色光和紫色光可以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有科學家發(fā)現,顏色可以影響腦電波,當人處在藍色環(huán)境中時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為沉靜,腦電波對藍色的反應是放松。某教育APP的主色采用中亮高飽的藍色,給人一種隨和、新鮮、活潑的感覺,這樣的界面設計能夠吸引小學生,讓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更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2)文本
APP界面采用多圖模式,雖然文本占據的比重不太大,卻在傳達信息中起著重要作用,能夠讓用戶和APP更好地交流。APP中文字主要是指在正文、標題、圖標下方起提示作用的字。文本字體的選擇以及字間距、字體大小都能夠影響用戶的體驗,在選擇時不僅要清晰明了讓用戶能看清楚,整個界面的和諧統一也是吸引用戶的重要因素。在某教育APP界面設計中,論壇是文字占據比例較大的一部分。如圖1所示,在家長交流的模塊中,標題部分采用了華康少女字體,風格比較卡通,而正文部分,如果同樣采用華康少女字體就會顯得太過于花哨,使人眼花繚亂,因此采用較為規(guī)矩的宋體,宋體字秀麗清晰,穩(wěn)重方正,在正文這種篇幅較多的部分使用更為合適。
文本在傳達信息的同時,還能起到表達情緒的作用。在鞏固練習部分,會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彈出不同的對話框。當回答全部正確時,系統顯示三顆滿星,并且通過文字給予學生稱贊;當學生答題有誤時,會根據錯題的多少給出兩顆星或一顆星,同時通過文字告知學生完成了題目,并且鼓勵學生下一次繼續(xù)努力,希望有更好的表現。通過文字的不同表述,能夠給學生傳達不同的信息,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3)布局
隨著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的出現,大屏慢慢普及,但是相對于電腦屏幕來說,仍然較小,因此設計師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中完成整體內容的排版,讓用戶有最舒適的體驗。圖2是鞏固練習題部分,題目占據了整個頁面的主體部分,界面干凈整潔、清晰明了。頁面的左側放置了目錄按鈕,當需要選擇課程時,用戶可以點擊該按鈕,選擇相應的課程題目,不需要時,題目自動隱藏。這樣不僅節(jié)省屏幕空間,還可以方便學習者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在屏幕的下方放置了功能按鈕,包括觀看視頻、草稿紙、提交按鈕,將使用最多的提交按鈕放在最右側方便用戶點擊。
(4)圖形圖像
某教育APP的使用對象是小學生,他們認識的漢字數量有限,因此圖形圖像主要起到傳達信息的作用。APP主頁中,“設置”和“附加”兩個按鈕以圓形作圖標,圓形能夠給人以端莊大方的感覺;“我”個人設置按鈕用小名片作圖標,學生看到圖標就明白點擊這個圖標可以進行個性化設置;論壇是用戶相互交流的區(qū)域,因此選擇小對話框圖標,學生能夠直接看出圖標所代表的功能。主要模塊中使用圓角矩形作為背景,圓角能夠給人一種柔和的感覺,讓學習者瀏覽起來更加舒適;界面中的卡通人物做了安靜的手勢,暗示要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能夠讓整個頁面不呆板,顯得更加活潑有趣。同時,在線課堂模塊中使用黑板背景(如圖3),能夠給學習者營造一種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沉浸感。
圖形圖像能夠在特定時候喚醒人們對某一特定的事物或者節(jié)日的記憶。某教育APP的簽到界面,一般情況下用金幣代表每天的簽到,當遇到節(jié)假日時,就會選用與節(jié)日匹配的圖標代替金幣。例如,端午節(jié)期間,界面中采用端午節(jié)的特色食物——粽子作為簽到的圖標,簽到累計一定的天數就會有一個小禮盒,會有相應的禮品贈送,用綠色和灰色區(qū)分是否簽到。在簽到面板的左上角有一只小蜜蜂,小蜜蜂是勤勞的象征,代表勤奮,在增強學生學習動機的同時讓頁面變得更加輕松活潑。
2.行為層情感化因素分析
(1)交互因素分析
用戶在使用手機時主要采用單手操作、雙手搖籃式、雙手操作三種方式。有數據顯示,手機用戶單手操作的人數為49%,搖籃式為36%,雙手操作為15%。這款軟件的主要用戶是小學生,因此采用雙手操作的人數占大部分,符合小學生的生理特征及使用習慣,方便用戶與APP交互。
(2)操作情感化體驗
①功能性。在進行APP功能模塊劃分時,應將APP的主要功能突出,在此基礎上適當地弱化它的輔助功能。在某教育APP主頁中的主要功能有兩個:在線課堂學習基礎知識、鞏固提高部分通過做題來提升學生的能力。在頁面的左右下角各有一個圖標,只有在用戶需要時,點擊圖標輔助功能它們才會出現。這個頁面重點突出,輔助功能相對弱化而不是沒有,這樣更能給用戶帶來愉悅的情感體驗。
②理解性。在APP界面中,應該清楚明確地通過圖標及文字提示,讓用戶可以清晰地知道每一部分的作用。如圖4所示,在用戶第一次使用軟件時,既要用清晰的圖標表示按鈕的功能,又要用文字和手勢引導用戶,告訴用戶一些不常見的按鈕的功能,方便用戶理解和使用。
③使用性。在APP的登錄和注冊中,如果步驟太過繁瑣會導致用戶使用的愉悅感降低,給用戶留下較差的第一印象,甚至會導致用戶的流失。某教育APP的注冊頁面下方設置了第三方登錄,QQ、微信和微博都有了極高的普及率,用戶可以直接利用這些賬號一鍵登錄,省去了注冊和登錄時的繁瑣步驟,能夠給用戶帶來了很方便的體驗。在APP中,要讓用戶能夠快速完成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如上頁圖5所示,在鞏固練習部分,設置了視頻回看、草稿演算按鈕。在做練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打開草稿紙進行演算;視頻按鈕可以直接跳轉到基礎知識講解模塊,而不需要重復點擊回到主頁再進入該模塊。在左側有一個目錄按鈕,點擊可以查看目錄,完成相應的題目,方便快捷地進行選擇。整個頁面布局明確清晰,讓用戶有最舒適的體驗。
3.反思層情感化因素分析
反思層是情感設計中更高級的情緒感知,是用戶對APP的整體印象,本文研究用戶與APP之間的交互、用戶使用APP時的愉悅度,以及用戶的參與度。
(1)愉悅度
用戶在使用APP時會希望自己是控制APP的主體,能夠利用APP促進自己的活動,而不是APP引導自己干什么,因此APP界面應該有明確的指示性。如上頁圖6所示,是這款教育APP在沒有網絡時的報錯頁面,采用了可愛的卡通檸檬舉牌子的形象,在牌子中告訴用戶產生這個頁面是因為用戶的網絡連接斷開,并且告訴用戶重新連接網絡后在頁面空白處點擊即可繼續(xù)使用。用戶通過這個頁面能夠知道怎么處理錯誤,減少使用的挫折感,通過可愛卡通形象的使用,能夠減少在遇到錯誤信息時的煩躁感,帶來良好體驗,提升使用APP的愉悅感。
(2)用戶參與度
在使用APP時,較高的參與度會讓用戶產生更大的興趣和動力。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可以設置自己個性化的一部分,包括昵稱、頭像等,而主要的年級、教材部分則是在家長中心由家長進行設置,這樣既讓學生在使用中有參與感又不會影響整個APP的使用。
(3)交流互動
人在群體中生活,交流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在某教育APP中有萌寶互動部分,用戶可以在這里查看別人發(fā)帖的信息,給予點贊和評論,自己也可以發(fā)表動態(tài),達到用戶之間的交流互動。家長中心模塊的主要功能是讓家長了解孩子每天利用這款軟件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情況,家長可以根據情況給予不同數量的小紅花鼓勵,這樣既能實現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又能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
● 結束語
在APP界面情感化設計中,要遵循一定的策略與規(guī)范,結合實際根據用戶的特點設計滿足用戶需求的APP界面,重視用戶的情感體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最能留住用戶的APP往往不是因為功能多么強大,而是在于用戶有愉悅的情感體驗,因此在界面設計中一定要提高對情感化設計的重視度。APP市場潛力巨大,情感化設計將會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簡約化設計也會成為一大發(fā)展潮流。
參考文獻:
[1]李良,曲雙為,張阿維,等.基于用戶體驗的榨汁機設計策略[J].新技術新工藝,2015(7):49-51.
[2]聶建林.淺析兒童情感化設計[J].中國包裝工業(yè),2013(12):17-18.
[3]翁陳琛.安徽省蕪湖市沈巷中心幼兒園形象識別系統的重構——以視覺識別系統為重點[D].重慶:西南大學,2014.
[4](日)拓植hiropon.色彩搭配的黃金法則[M].木蘭花,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高曉晶(1981.12—),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數字化學習資源應用、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