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yī)院(529500)林中軍 何宜偏 黃小麗
作為臨床中一種極為常見的腎內(nèi)科疾病,慢性腎衰竭患者多伴隨感染的發(fā)生,多集中于肺部、靜脈導管以及泌尿道等部位,其中肺部感染率達到35%以上,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引起了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臨床中多采用靜脈滴注抗炎、護腎藥物等對患者進行治療,盡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然而癥狀緩解時間長,且伴隨不良反應的發(fā)生[1]。近年來,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在慢性腎衰竭合并肺部感染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研究其臨床治療效果,對我院60例慢性腎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進行綜合分析,現(xiàn)將研究結果做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慢性腎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采取隨機分組法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30例。干預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在21~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5±4.3)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11例,糖尿病腎病6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7例,高血壓6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在20~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3±3.4)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10例,糖尿病腎病7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7例,高血壓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腎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診斷標準,無其他合并癥狀,研究經(jīng)過患者的知情并同意,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差異不大,符合統(tǒng)計學分析的標準。
附表1 干預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附表2 干預組與對照組臨床治療情況比較
附表3 干預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靜脈滴注抗炎以及護腎藥物治療。干預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異丙托溴銨氣霧劑霧化吸入輔助治療。主要包括20ml生理鹽水、20ug異丙托溴銨氣霧劑以及5mg地塞米松[2],將上述藥物進行配置并置于霧化杯中,氧流量保持在4~6L/min。每次霧化吸入30min為宜,2次/d,持續(xù)治療1周為1個療程[3]。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干預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干預組患者治療后的咳嗽、紫紺、呼吸困難等癥狀緩解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附表1。
2.2 干預組與對照組臨床治療情況比較干預組共有28例有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僅有18例有效,治療總有效率為60.0%,差異較大(P<0.05),有一定的統(tǒng)計學價值。詳見附表2。
2.3 干預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干預組有1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3.3%,對照組有8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26.7%,差異較大(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附表3。
目前,臨床中對慢性腎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診斷與治療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慢性腎衰竭患者多呈現(xiàn)出免疫功能下降,其機體防御屏障被破壞,容易發(fā)生感染,患者多伴隨肺水腫,需長期臥床治療,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來,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在臨床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霧化吸入療法將氧氣作為動力,在氧氣射流原理的支持下,實現(xiàn)對呼吸道的給藥,這不僅能夠直接將藥物作用于呼吸道,而且起效速度快[4]。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在霧化吸入過程中要嚴密觀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難、面色青灰等癥狀發(fā)生,若出現(xiàn)異常,要停止霧化,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其次在藥物配置中,要把握藥液濃度,降低對排泄、代謝等的影響。在霧化吸入過程中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避免出現(xiàn)交叉感染。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異丙托溴銨氣霧劑霧化吸入治療,其對肺組織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5]。研究中干預組患者治療后的咳嗽、紫紺、呼吸困難等癥狀緩解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組共有28例有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僅有18例有效,治療總有效率為60.0%,差異較大(P<0.05),有一定的統(tǒng)計學價值。且干預組有1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3.3%,對照組有8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26.7%,差異較大(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對慢性腎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給予霧化吸入輔助治療,能夠促進臨床癥狀緩解,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效果顯著,值得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