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是影響路橋主體質量的關鍵因素,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路橋結構的安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對于混凝土施工,應嚴格遵循施工規(guī)范中明確的各項規(guī)定進行質量控制,混凝土的養(yǎng)護應按照施工作業(yè)標準執(zhí)行,確保工程質量。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施工管理經驗,對公路橋梁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對施工質量的控制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公路;橋梁;混凝土;施工技術
1.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在路橋工程項目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混凝土施工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較為特殊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混凝土的整個生產過程都是在工程項目施工現(xiàn)場進行的。施工現(xiàn)場所具有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導致混凝土質量具有明顯的不穩(wěn)定性,增大了質量控制和管理的難度,對于施工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xiàn)階段路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1蜂窩麻面
由于配合比例不當、攪拌不均勻、原材料計量不準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局部結構疏松,形成蜂窩狀空隙。混凝土工程中我們經??吹皆诨炷帘砻嬗性S多大小不一、深度低于保護層厚度的小孔,這就是蜂窩。在某處,蜂窩聚集較多就形成麻面。雖然少量的蜂窩麻面對混凝土結構影響不大,但它嚴重影響了混凝土構件的觀感,對混凝土構件的耐久性、抗?jié)B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主要原因如下:
(1)模板處理不當。模板表面粗糙不平并粘有泥土、混凝土等雜物;模板縫沒有堵嚴;模板脫模劑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用水量大,塌落度過大,模板為鋼模或塑料板不吸收水分,水分蒸發(fā)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較多氣孔;拆模過早或拆模不當造成混凝土邊角損壞或表面被粘壞。
(2)混凝土配介比不當。水泥用量不足,砂率過小,粗骨料級配不合理;砂漿少,水灰比小,混凝土攪拌時間短,拌和不均勻,導致混凝土和易性差。
(3)澆筑時混凝土傾落高度過高,混凝土下料不當,造成粗骨料與砂漿離析、跑漿,砂漿沒能有效填充粗骨料縫隙。
(4)振搗不密實、漏振或過振出現(xiàn)漏漿或離析泌水;振搗中產生氣泡未及時有效排出。
(5)鋼筋配筋率較高,粗骨料粒徑太大或混凝土坍落度過不等影響混凝土振搗。
1.2混凝土裂縫
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在尚未受荷載作用時,混凝土硬化產生不均勻的體積變形,形成孰著裂縫、水泥石裂縫、骨料裂縫等微細裂縫?;炷帘砻婊騼炔坑不虝r產生的大量水化熱作用,或不均勻收縮變形、沉降、干縮、溫度變化、結構應力變化、結構約束變化時也會產生各種裂縫。當受壓荷載在30%~70%極限強度時,裂縫逐漸開始擴展并增加;當荷載在70%~90%極限強度時,裂縫顯著擴展并迅速增多,裂縫相互串聯(lián)至混凝土完全破壞。一般根據不同裂縫的成因類型和開縫寬度,采用涂抹法、貼補法、充填法、錨固法、灌漿法等進行防治。選用的材料有水泥漿、環(huán)氧漿液、丙烯酸橡膠、聚氯乙烯膠泥、土工布、比水橡膠、紫銅片等。
1.3由于拆模使混凝土表面遭到破壞、模板拼接不嚴、混凝土失水過多、局部漏漿、振搗不實等原因所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缺漿及部分麻點、凹坑,形成粗糙面。
1.4由于混凝土砂漿分離、離析、嚴重跑漿、振搗不實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內部結構形成較大空隙和鋼筋外露。
1.5由于收縮、沉降、溫度應力、施工技術等因素導致混凝土內部形成垂直或水平的松散夾層。
2.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是路橋工程項目施工各環(huán)節(jié)中較為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比較特殊的施工環(huán)節(jié)。與其它路橋材料不同的是,混凝土的生產場地就是路橋施工現(xiàn)場,由于施工現(xiàn)場復雜性及多變性的特點,影響了混凝土質量的穩(wěn)定,施工技術質量控制難度較大。路橋工程質量作為工程項目的核心,直接影響路橋工程項目的經濟運行。因此在路橋工程施工工程中,應采取科學合理的辦法進行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
2.1 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控制策略
混凝土澆筑技術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澆筑按照自然流淌、水平封層、持續(xù)推移、斜向分段、一次到頂等施工流程進行。在路橋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應將原材料進行充分攪拌,澆筑過程中杜絕向混凝土中添加水分,如混凝土的質量不符合施工要求,應立即組織重新攪拌。混凝土澆筑施工應在初凝前進行,若澆筑過程中出現(xiàn)初凝現(xiàn)象,須將混凝土進行再次的強力攪拌,使混凝土恢復適宜施工作業(yè)的流動性。若澆筑過程中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需嚴格控制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通??刂圃? 米以內。為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應準確把握混凝土施工的分層厚度,上下分層的澆筑時間間隔需控制在初凝時間內。由于混凝土施工是施工現(xiàn)場作業(yè),因此要注意氣象溫度及天氣變化對混凝土施工的影響,避免在氣溫變化較大情況下進行混凝土澆筑。
2.2混凝土振搗施工質量控制策略
為保證混凝土振搗施工的全面性和安全性,應在混凝土坡頂、坡中和坡角進行三道振搗。保證振搗器插入點的均勻,可采用行列式進行振搗器的均勻移動,避免漏振搗?;炷涟韬衔镎駬v施工的方式主要有斜向振搗和垂直振搗兩種。斜向振搗是指混凝土坡面與振搗器成40~50度斜角進行振搗;垂直振搗是指混凝土坡面與振搗器呈直角進行振搗。為實現(xiàn)理想的振搗效果,振搗棒插入混凝土表面應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則,并嚴格控制振搗器插入混凝土表面的深度和振搗器移動的間距,通常振搗器插入混凝土表面的深度應控制在50mm內,振搗器移動的間距則應控制在400mm左右?;炷琳駬v結束后需在終凝前對其表面進行抹平。
2.3混凝土養(yǎng)護施工質量控制策略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水泥與水發(fā)生的水化反應,會使混凝土凝結、硬化。為避免混凝土凝結,縮短其硬化時間,需采取一定的養(yǎng)護措施使水泥充分水化。進行混凝土養(yǎng)護的方法通常為對澆筑后的混凝土進行定期灑水處理,使混凝土保持濕潤狀態(tài),避免因風干、暴曬、干燥、寒冷等因素造成混凝土裂縫。目前,路橋工程施工為保證如期交工,通常忽略混凝土養(yǎng)護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影響了混凝土施工整體質量。在混凝土施工時,氣候溫度的不同決定了養(yǎng)護起始時間的不同。若施工時最高氣溫大于25℃,要在澆筑施工完成后6h進行灑水養(yǎng)護處理;若施工時最高氣溫小于25℃,須在澆筑施工完成后12h進行灑水養(yǎng)護處理;對于干硬性混凝土材料,須在澆筑結束后立即進行灑水養(yǎng)護。不同水泥材料所需要的灑水時間也存在一定差異,普通礦渣硅酸鹽水泥和硅酸鹽水攪拌制成的混凝土要求灑水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d,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要求灑水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4d。
2.4 混凝土強度質量控制策略
混凝土強度是影響路橋整體強度、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路橋工程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檢驗標準的必檢指標。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其強度指標,通過質量實驗,合理確定材料配合比,保證所拌制的混凝土符合質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技術指標。相關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國家或地方的混凝土施工標準進行施工作業(yè),如發(fā)現(xiàn)錯配、少配或漏配的混凝土材料應進行立即重新配置。因砂石含水量對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有一定影響,在混凝土實際生產和施工過程中應對砂石含水量進行預先測定,并根據數據結果進行材料用量的調整,提出符合施工要求、經濟合理的混凝土配置方案。同時,現(xiàn)場施工人員應加強對混凝土原材料的強度和質量控制,若發(fā)現(xiàn)材料不符合混凝土生產及施工要求,應及時制定調整方案,確保對混凝土強度的控制和質量保障。
3.總結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我國路橋施工中應用較為廣泛,對路橋工程項目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混凝土生產和施工已經成為路橋行業(yè)技術研究領域所關注的主要課題之一。路橋混凝土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也是施工質量監(jiān)管的重點和難點。施工企業(yè)對房屋路橋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不能大意麻痹、忽略了事。要對質量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進行徹底分析,對癥下藥,結合實際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切實將工程建設好,保證工程施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