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佳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與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出國留學已成為熱潮,跨國經(jīng)濟合作、國際交流日益緊密。早在學前階段,兒童就被家長督促學習英語,直至大學一直在學習英語。但是英語學習者仍然面臨諸多困難,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仍然較低。本文就我國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英語學習;分級閱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1-0179-01
一、我國英語學習現(xiàn)狀分析
(一)忽視聽力練習。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考試考什么學校就練習什么,自然孩子們就多關注什么。由于目前許多省份的中考、高考中英語成績不包含聽力部分,因此日常學校教學對于英語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
然而在任何語言的學習過程當中,“聽”都是首要的,是信息的輸入。在聽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語感、語音、語調(diào)。特別是對于第二外語的學習,由于日常交流中使用較少,只有通過做英語聽力練習,聽短文對話,了解以英語為母語的語言運用者真實的交流,才能了解真正地道的語速語調(diào),為日后的語言表達做好準備。
(二)會英語,但不會講英語。一方面,英語學習者多在接受教育中學習英語。小學階段,英語學習者處在初學階段,由于掌握的單詞量有限,語法認知較少。因此,對于英語的學習多為聽和記錄。初高中階段學習的目的性、功利性更強,為了在中考、高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對于英語的訓練也多為增加單詞量,區(qū)分并熟練運用語法,提高寫作能力。若中考高考中不強調(diào)英語聽力成績,則對于英語聽力的重視和時間分配則更少。
另一方面,與外國人的面對面交流機會很少。即使碰到外國人,由于種種原因,英語學習者不善于與外國人進行英語交流。在我看來,主要出于以下幾方面原因:1.聽不懂,由于以英語為母語的語言使用者口語交流時,語速較快,用詞較為口語化,特別是在連讀、語法結(jié)構(gòu)省略的情況下,許多以英語為第二外語的人難以適應其語速,難以辨析語句意思。2.口語交流中,不會恰當運用英語詞匯。許多英語學習者認為,口語說不好是因為掌握的詞匯量不夠,其實并非如此。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學校只是硬性地要求學生記憶足夠多的單詞,而并沒有關注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使用。大量的單詞只是作為已背誦的詞匯儲存在大腦,但長期未被調(diào)動,只是熟悉的生詞。美國之音特別節(jié)目,僅用1500個基本詞匯,就表達了國際舞臺上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而且運用得準確、及時、貼切。也有專家表示,擁有700-800個詞匯,就足以應付日常的英語口語交流,而我國的中學畢業(yè)生已經(jīng)掌握約1800個詞匯,超過英語口語交流所需的基礎詞匯量。因此流利的口語表達,不在于背誦過多少單詞,而在于你真正會說會用多少單詞。
二、對策建議
(一)增強自信,不怕犯錯。任何語言,最基本而首要的功能就是“說”。無論你處于英語學習的哪個階段,都要抓住一切機會來講英語。不要擔心自己的詞匯太低級,語法過于簡單。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語學習者無論處于哪個學習階段,都要大膽、廣泛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在交流中,不斷認識、掌握、鞏固不同單詞的用法,辨析同義詞的含義、用法的區(qū)別。
不要擔心與外國人交流時出現(xiàn)尷尬的局面。許多外國人,都是很善良而且熱情的,他們會友好地幫助我們進行交流。即使我們不能夠運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我們的意思,我們的肢體語言、眼神等仍然能夠傳遞信息給語言接收者。
(二)分級閱讀。閱讀英語小說、期刊自然是不錯的選擇。有人建議讀英語古典名著,但我個人認為,對于初學者來說,經(jīng)典名著用詞考究、語言結(jié)構(gòu)復雜、不便于理解。我建議初學者閱讀一些當代小說。由于當代小說思維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貼近,語言、語法結(jié)構(gòu)較為簡單,便于理解,因此容易激發(fā)初學者的閱讀興趣。讀過幾本現(xiàn)代小說之后,可以逐漸閱讀古典文章,這樣更易上手。
當然,英語閱讀應當采用分級閱讀的方式。不同年齡段、不同英語掌握水平的讀者,閱讀不同難度等級的英語讀物。分級的“標準”是根據(jù)每個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設計的。要根據(jù)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句法、修辭、價值觀等為學習者選擇適當?shù)淖x物。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英語實踐活動。語言的學習與周圍的環(huán)境聯(lián)系密切。學校在努力提高英語成績的同時,應逐步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定期舉辦各類形式的英語比賽,如:英語演講、閱讀、寫作大賽、英語辯論賽。特別推薦中學開展英語辯論賽,這種模式不僅能夠訓練學生運用英語表達觀點,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辯證分析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
當然,在實踐中,要注意糾正學生錯誤的語言表達。當英語學習者急于表達但一時無法運用適當?shù)恼Z句時,會出現(xiàn)重復、混入中文、停頓等情況,老師應及時指出錯誤,并在日后多多監(jiān)督。
三、結(jié)語
學習一門語言,衡量學習者是否掌握了該語言,并不僅僅看他背誦了多少單詞,在各類英語考試中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能夠準確、恰當?shù)厥褂迷撜Z言進行交流。我堅信,無論是否是英語專業(yè)人員,只要善于積累,敢于表達,勤于實踐,一定能夠取得令人驚喜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宗藝.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J].考試周刊,2015(40).
[2]楊晶.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