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貝卡
1922年,82歲的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日漸惡化的視力讓周圍的一切看起來都像蒙了一層霧。我此刻看到的世界非常美,這正是我想要在畫中表達的?,F(xiàn)在的我非??鞓??!?/p>
這一年,莫奈完成了其代表性畫作《睡蓮池塘和日本橋》。這幅畫以深黃和暗紅為主,線條模糊,幾乎看不出事物的輪廓。而1899年,莫奈在還沒有患上眼疾時,曾以同樣的背景畫過這幅畫:細節(jié)更清晰,顏色的運用也更加細膩。
這層蒙住了莫奈世界的霧,就是常見于中老年群體的白內(nèi)障。在莫奈那個年代,白內(nèi)障手術還沒有這么先進。一開始,莫奈擔心手術風險,但最終還是在1923年移除了晶狀體。據(jù)稱,手術后他能看到紫色光,因此他重畫的睡蓮比之前有更多的藍色。
藝術界有不少傳世畫作出自色盲畫家之手。
約翰·康斯太勃爾出生在英國薩??丝ぃ瞄L畫風景畫,尤其是畫他家鄉(xiāng)周邊的風景。有學者認為康斯太勃爾是紅綠色盲,因此,他的畫作中大多只用過黃色系和藍色系,而紅色系和綠色系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
美國當代畫家彼得·彌爾頓也是紅綠色盲。但對他來說,紅色的缺失為他打開了黑白世界的大門——雖然他依舊能夠辨認黃色和藍色,但他決定摒棄所有的彩色,只用黑白色作畫。
愛德華·蒙克的《吶喊》是名作,然而他有一幅自畫像讓人不寒而栗(見左圖)。這幅畫中的蒙克一臉愁容地躺在病床上,一只手無力地捂著眼睛,深藍色的異物在淺色背景中格外突兀。他的恐懼來源于自己的眼疾——玻璃體積血。玻璃體內(nèi)的血絲會讓人看到網(wǎng)狀異物,大量的積血可能對視力產(chǎn)生致命的影響。
1930年,66歲的蒙克發(fā)現(xiàn)自己得了這種眼疾,血塊以各種不同的形狀和斑點出現(xiàn)在他的視線內(nèi),有的看起來像鳥,有的看起來像同心圓。他決定用畫筆將眼疾讓他看到的世界記錄下來。在另一幅名為《受傷的眼睛》的自畫像中,異物以鳥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視覺范圍中。他在自己的記錄中寫道:“當我仰望天空時,這些暗點以鳥群或烏鴉的形狀出現(xiàn)在我的視線內(nèi)。這些應該就是累積在玻璃體邊緣的血塊。”
對大部分人來說,眼疾只是給生活帶來純粹的不幸。而對藝術家來說,這些視覺上的異常和缺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