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明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宗旨,教師是德育工程的建造師,我們在實施智育的同時,更要加強德育,教育學生崇德善美。德育如同植樹,“德善課程”是催萌道德種子的沃土,為道德之樹輸送營養(yǎng)。德育是一門育心的藝術,德育的路徑有千萬條,班(隊)會是德育的主陣地。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筆者基于德善課程,立足班(隊)會平臺,指向育德于心,追求崇德善美。
一、拋磚引玉——創(chuàng)境激引
“德善課程”班(隊)會教學模式建立在“德善課程”的背景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優(yōu)秀品格的塑造為目標。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摸索,筆者構建出一套“德善課程”班(隊)會教學模式,該模式是一種穩(wěn)定的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具體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拋磚引玉”,第二板塊是“群策群力”,第三板塊是“雛鷹展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班(隊)會需要一個精彩的教學導入?!暗律普n程”班(隊)會的第一板塊是拋磚引玉,旨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有機引入德育主題,啟航育心之旅。創(chuàng)境激引要基于學生立場,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fā)學生對話題的探究欲望,引發(fā)學生對情境中的事和人的感知,通過情境為學生拋磚引玉,引導學生展開情和理的感悟。我們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優(yōu)化問題情境,以精美的動感畫面刺激學生感官,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開展“學會寬容”主題班會時,我首先利用學生愛看動畫的心理,為學生播放了《草船借箭》的動畫片段,有趣的動畫吸引了學生興趣,我趁機拋出話題:“諸葛亮不僅聰明而且大度,周瑜的百般刁難沒能擊敗他的寬廣的胸懷,而周瑜卻嫉恨諸葛亮的才華超群,最終卻被活活氣死,你們知道周瑜為何會被氣死嗎?”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因為周瑜心胸狹隘,妒忌心強。”“周瑜是被自己的小肚雞腸氣死的?!薄叭绻荑び幸活w寬容心,就不會被氣死?!薄斑@個故事對你有何啟發(fā)?”我繼續(xù)提問,“做人要心胸開闊?!薄拔覀円袑捜菪摹!蔽以趯W生的回答中揭曉了課題:“學會寬容”。趁機將學生引入對“學會寬容”的探究。
二、群策群力——體驗明理
睿智的教師在德育教學中善于凝眾心、借眾力,依靠學生集體來提高德育實效。我在“德善課程”班(隊)會教學中,著力打造“群策群力”板塊,即以學生為德育主體,組織學生在合作性活動中相互交往,在交往過程中群策群力,通過合作性學習達到體驗明理的功效。
群策群力板塊形式不拘一格,或集體辯論,集思廣益;或組際競爭,同心協(xié)力。通過豐富多彩的小組合作活動,激勵學生學生廣泛參與到體驗活動中,學生之間展開互動交流,相互感染熏陶,人人獲得情感體驗和道德認知,明晰道理,提升道德境界。例如,在教學《學會寬容》中,我在動畫情境中引出“寬容”話題后,拋出一系列問題:“我是一個寬容的人嗎?”“我身上有不寬容的影子嗎?”“假如時光倒流,你會怎樣做?”我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圍繞上述問題集體討論,接著,我組織全班互動,共同交流,組織開展寬容實踐活動,針對如下情境進行即興表演,“當別人錯怪你時”“當別人不小心弄臟了你的作業(yè)本時”“當你弄壞了別人的玩具時”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實踐體驗,在交往合作中感受寬容,理解寬容,學會寬容,明白了“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p>
三、雛鷹展翅——踐行德善
“行動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品格”。優(yōu)秀品格表現(xiàn)為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在言談舉止中自然流露。德善品格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在長期的行動中歷練內(nèi)化。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習慣,要給學生提供實踐的舞臺,激勵他們展翅飛翔,讓他們在實際行動中修德懷愛,弘揚德善精神。
“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薄半r鷹展翅”是“德善課程”班(隊)會教學模式的第三板塊,旨在讓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善事,宣揚善德,讓一只只小雛鷹在德善的天空展翅翱翔。例如,在教學《學會寬容》時,我除了在課堂內(nèi)為學生搭建展示舞臺,組織學生在課內(nèi)實踐體驗,還布置學生回家搜集家庭成員寬容事例,到社區(qū)調查并宣傳寬容的價值和方式,倡導人人學會寬容,營造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在每次班(隊)會活動中都會為雛鷹搭建并拓寬踐行的舞臺,從書本舞臺到生活舞臺,從學校舞臺到社會舞臺,帶領學生從教室走向社區(qū)、街道,在一次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涵育道德素養(yǎng),凝聚德善品格。
“道德能彌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為了學生的德才兼?zhèn)?,讓我們基于“德善課程”教學模式,開展有效德育教學,為造就學生優(yōu)秀品格筑起道德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