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蓮
(蘇州市立醫(yī)院東區(qū),江蘇 蘇州 215002)
先兆早產指的是妊娠時間在28~37周之內,孕婦出現規(guī)律性的宮縮,并帶有宮頸縮短、擴張等癥狀,孕婦在此階段存在著較多負面情緒,影響妊娠的正常進行[1]。分析先兆早產保胎期間孕婦的心理特點,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保證妊娠安全,本文對此進行相關研究,總結如下。
本次護理研究選擇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診治的先兆早產保胎治療孕婦94例,孕婦均確診為先兆早產,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入院進行保胎治療,入院時間在3~16d,孕婦中63例為初產婦,31例為經產婦,孕婦意識良好,可以自主溝通和交流,同意參與本次護理分析。根據護理方法的差異將孕婦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7例,研究組孕婦的年齡在24~32歲之間,平均(28.8±0.4)歲,孕婦的妊娠時間為28~34周之間,平均(31.5±0.6)周;對照組孕婦的年齡在23~33歲之間,平均(29.7±0.7)歲,妊娠時間為29~34周,平均(30.8±0.5)周,兩組孕婦的年齡、妊娠時間等數據可比。
研究組孕婦給予全面、系統(tǒng)化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和??谱o理等,對照組孕婦進行常規(guī)保胎護理。健康教育:護士要了解孕婦的詳細信息,評估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特點,并根據其文化程度和溝通能力等為孕婦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對孕婦進行連續(xù)性的知識宣講。教育內容主要有??浦R、用藥指導、運動方法、心理護理、保健方法和飲食護理等,提升對孕婦家庭的健康教育,讓孕婦的丈夫和家屬多關愛孕婦。孕婦要對自身的妊娠有正確的認知,積極參與到護理過程中,主動消除心中的疑慮和不安,緩解保胎期出現的負面情緒。心理護理:護士要耐心告知孕婦和家屬先兆早產的出現原因,回答孕婦提出的問題,告知孕婦不必過于擔心,良好的治療可以保證妊娠的正常進行,提升孕婦的護理信心,并讓家屬知曉家庭支持對孕婦情緒恢復的重要性。鼓勵孕婦說出自己的顧慮,多與孕婦溝通和交流,穩(wěn)定情緒,保持孕婦心情的舒暢,為保胎治療奠定基礎,促進孕婦的早日康復[2]。??谱o理:孕婦入院后要保持足夠的休息,臥床姿勢以左側臥位最佳,從而增加子宮胎盤的血液循環(huán),避免宮內胎兒缺氧發(fā)生危險事件。用藥護理:孕婦期間的用藥要謹慎,明確了解其體質特點和治療需要,控制藥物的服用劑量,若孕婦在服藥期間有任何不良反應均要立即給予對應護理。護士要耐心聽取孕婦提出的護理意見,及時改進,講解服藥治療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提升孕婦的服藥依從性。護士要為孕婦營造清靜、舒適的護理病房環(huán)境,保持要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在許可條件下可播放一些舒緩音樂,緩解孕婦的焦慮情緒。
統(tǒng)計兩組孕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主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以護理總滿意率來評價護理效果,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
研究數據所采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9.0,計數資料用(n,%)表示,X2檢驗數據差異,只有P<0.05表示數據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孕婦中有45例懷孕周期延長至37周以上,對照組孕婦有32例延長至37周以上;研究組孕婦中18例護理非常滿意,26例滿意,3例不滿意,總滿意率為93.61%;對照組孕婦中有13例護理非常滿意,19例滿意,15例不滿意,總滿意率為68.08%,兩組孕婦護理總滿意率相比,X2=15.48,P<0.05,研究組孕婦對護理的滿意度更好,數據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下表1
表1 觀察兩組孕婦護理滿意度對比(%)
先兆早產屬于負面妊娠時間,會對孕婦和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嚴重影響,由愉快轉為焦慮、不安等,持續(xù)性的負面情緒給孕婦的精神造成危害性刺激,嚴重會影響妊娠的正常進行。不同年齡、文化程度、生產次數的孕婦心理狀態(tài)存在著差異,因此要根據孕婦的個體情緒特點給予護理。研究發(fā)現,先兆早產保胎期間孕婦的心理特點主要有抑郁、憂郁、不安等,部分孕婦帶有強烈的自責心理,需要盡快予以舒緩,保證妊娠安全[3]。
本文分析了先兆早產保胎期間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特點和護理干預效果,研究發(fā)現,文化程度低、年齡高的孕婦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負面情緒,主要表現為焦慮、緊張、悲觀、絕望、逃避現實和依賴性過重等,持續(xù)性的精神刺激會影響妊娠安全,需要及時給予孕婦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保證妊娠安全。研究組孕婦給予護理干預,孕婦的妊娠周期明顯延長,對護理滿意度好,取得了積極的護理價值。護士要針對性的評估孕婦的情緒特點,對孕婦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和專科護理等,緩解孕婦的負面情緒,延長妊娠周期,提升妊娠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先兆早產保胎期間的孕婦進行心理特點分析和護理干預能夠緩解孕婦的不良情緒,延長妊娠時間,孕婦對護理滿意度好,值得推廣。